标签:
日本名古屋有松丰田馆德川美术馆 |
分类: 亚洲Asia |
- 日本三大都市圈的之一,“名古屋都市圈”的核心;
- 日本的五大国际贸易港之一;
- 日本人口第四大城市;
- 日本战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 日本中部商业、工业、教育和交通中心;
- 升龙道上的名城。
从旅游资源的角度,名古屋也自有特色,在这里传统技艺被传承得很好,现代技术也是发展超前。在我眼里,名古屋就是一个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科技、日本与世界兼容并蓄的城市。
有松扎染,古老文化技艺的传承


从名古屋乘坐名铁,半小时不到就可以抵达有松地区,这是一个干净小巧的地方。


蓝染川缓缓流过有着几个世纪历史古老的有松町,这里以扎染闻名日本。和日本中部其他的古街一样,这条有松古街不长,但是充满着怀旧的色彩。

有松扎染起源于江户时代,距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我们来到曾经接待过日本天皇和皇后的“鸣海绞会馆”进行别有特色的扎染体验。


有松·鸣海绞会馆是为了保存和发展这个地区独特的绞染(扎染)文化而建成的。所谓绞染(SIBORI)就是运用缝、绕、捆、绑等技法纺染,图案部分因挤压、推迭,染液无法渗透等产生的纹样效果。。。。想来学习扎染的人,可以在会馆一楼选择自己心仪的图案及扎染的布。

然后到2楼的学习室里学习扎染前的缝绕捆绑等技法,偌大的教室几乎坐满了学生,老师开始会有一段演示,然后就是学员开始自己练习。


别小看这些捆绑绕结,要做好可不是那么容易。我也是经历的几次“返工”才捆绑好自己的手帕。我在教室里看到了有一半以上的学员都是男性,觉得很诧异。

因为在中国,这种纯粹的“手工活”一般都是女人做,我还专门问了几个男士,他们来学习扎染竟然是公司组织的,他们在有松的公司希望自己家乡的这些传统文化不要流失,所以会定期组织员工前来学习。这还真值得我们借鉴,如果让老百姓喜欢并学习传统,那么好的传统文化不仅不会流失反而会发扬光大。


二楼有扎染成列室,在楼道上也有技艺娴熟的老师示范表演。



走出鸣海绞会馆,我们在路边偶然发现了一个卖扎染制品的小店,店里的物品都是店主亲自设计。扎染的围巾、T恤,甚至耳环,都让人耳目一新。我忍不住,败下一双很有特色的手绘鞋子。
在德川美术馆,看日本的历史


在德川园内的德川美术馆建于1935年,收藏的是江户幕府德川家族世代相传的物品。去的时候运气比较好,这个美术馆平时一般不允许拍照,但是那天我们获得特许,进去参观时也拍下很多照片和视频,这些图片影像简直就是相当珍贵的素材。



第五展室:优雅的生活物品。这里展示的都是将军和他的夫人曾经用过的私人物品,有不少是修养身心的道具和首饰等。所有物品做工之精美,设计之巧妙,每一件都能让人看到日本所传承的那种精致与细节的生活状态。


第六展室:王朝传统的精华---源氏物语绘卷。
《源氏物语绘卷》是代表日本传统美术的最著名手绘。这里展出它的复制品,从中可以比较详细的了解这个日本传家宝中所述故事的来龙去脉。
丰田产业技术纪念馆




从机械馆走向汽车馆的途中,从落地玻璃窗望出去,可以看见对面的一排排斜尖天窗,原来这里是丰田公司最早的纺织机械厂厂房。
丰田产业技术纪念馆

走入丰田产业技术纪念馆,映入眼帘的是一台巨大的”环状织机“,据说这台机器是丰田发明并见证了丰田产业的开端。以前,我也不知道丰田竟然是从”纺织机器“起家的。


在纤维机械馆里,参观者仿佛走入了一个巨大的纺织工坊。走道的两边,摆放着外国机械和丰田机械,并可以按照时代的变迁相互对比。馆里有很多演示可以让现场观众亲眼见到纺织的过程,也有一些是可以体验、互动和参与的环节。

从机械馆走向汽车馆的途中,从落地玻璃窗望出去,可以看见对面的一排排斜尖天窗,原来这里是丰田公司最早的纺织机械厂厂房。
通过接触、学习、体验,以实物体验“研究和创造之精神”及产品制造的重要性---这是参观完丰田技术馆给我留下的切身感受。
名古屋中部机场,跨入日本中部的桥梁
敞亮的机场大厅里购物店多而富有特色,是各国游客闲逛休息的好去处。我们坐飞机回国的时候,适逢机场自行举办的“都市购物展”,在名古屋的机场内就能将日本各地最有特色的产品一网打尽。
登上屋顶观光台,可以看到各国飞机起降的样子。离开的时候,和当地的朋友say
goodbye,来一张合影记录下他们的友好,也纪念一下5天充实而愉快的升龙道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