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话说山珍木兰芽

(2014-06-09 05:21:59)
标签:

美食

       何为木兰芽呢?在我们大连,很可能绝大多数山友,从来就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我也一样,第一次听说“木兰芽”,是在河北的金山岭。那天中午,我们从金山岭长城下来,在景区内一个很有档次的饭店用午“膳”。在满桌子丰盛的菜肴中,我发现一盘类似凉拌蕨菜又不是蕨菜的菜肴,吃了一口,感觉有点腌渍香椿的木质感,很好吃。

        同桌的人谁也说不出是什么菜。问服务员,回荅:“野菜。”我们知道是野菜,这野菜叫什么名呀?再问时,服务员转身走了。我还是有点不死心,又问另一位服务员,荅曰:“木楞芽。”

       “怎么?”

        “木楞芽。”

        “这山上有吗?”

         “不知道!”

        这位服务员又转身走了。还是没有问清楚,我想请地导再帮助问一下。一位像前厅负责人似的人瞪起了怀疑的眼睛:“你问这干什么?”我赶忙解释,我是大连来的,想看看这种野菜我们大连有没有。这时,穿白大褂的厨师长走了过来:“怎么回事?”李淑芬、赵泓都帮着我解释。我看这位厨师长还是不想告诉我,猜测他是担心我在探寻他的商业秘密吧?我说:“我和这里没有任何关系,你若告许我这种山野菜叫什么名,我也告诉你一种你不认识的山野菜。”

       交易成功。这位厨师长告诉我,这种野菜叫“木兰芽”,长在树上。我也告诉了他当地有一种叫“二月兰”的山野菜,资源很丰富。原以为知道了名字就好问了,哪知道远非如此。离开金山岭之后,车到马兰峪、狼牙山,几乎一有机会就向当地人打听什么是“木兰芽”?结果一无所获。

       山友们怀疑我记错了名,我也生了动摇。就在这时,又遇到了一个机会。那一天,我从野山坡2800级台阶上走下来,刚坐在一块石头上休息,就发现不远处站着一位巡山人,那一身山里人的打扮,让我认定他准能认识“木兰芽”。腿有千斤重,我还是站起来,坚持着走了过去。一问,那人果然认识木兰芽。不过他说,这眼前没有,要往上走很远,深山沟里才有。远水解不了近渴,何况稍事休息一会,我们就要走了。那位巡山人安慰我说:“你们住宿的三坡镇,附近农民的地边上有的是,你移一棵带回大连栽就是啦!”

        这个办法好呀,因为早晨六点,车就要出发。第二天,我四点多就出门了。旅店周围农户不多,要找到农田菜地边,须要往山上跑。跑出了挺远,没找到,老伴想打退堂鼓,我坚持继续往前走。我发现一些坍塌的老乡用乱石垒的院墙上,长着一种灌木,像木兰芽,采了一把。正好有一位老乡披着衣裳,推门出来。我赶忙上前:“请问,这是木兰芽吗?”老乡摇着头,笑了笑说:“这那是木兰芽呀,这一种才是。”老乡指着眼前墙角处和土崖上到处都有的一种灌木说。啊,原来这就是木兰芽呀,我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高兴。

       我采了一大把,可是怎么移回大连去呢?说来也巧,高基广、王连娣一行早起上山拍日出,返回时正好路过这里。高基广帮着我,晃动着膀子,用力薅下了一棵带老根的幼树苗。带回车前时,司机老齐又腾出了一个纸壳子和铁水桶,把树苗和粗根装在里面。游览清西陵时,高基广又往纸壳里装了不少土。从此,我老伴天天给这棵木兰芽浇水。我给大伙说,若移栽成功了,待生了小苗后,再移到我们大连的山上去,往后,山友们上山时,就能采到木兰芽了。

       十多天的旅游结束了,齐师付把车停在一二九时,纸壳子在铁桶里已经烂成了一滩泥,但幼枝上有一片叶子,还是鲜绿的。老伴把这棵从太行车移来的木兰芽,种在了门前的花坛里。

       几天后,我同孔教授、许云凤路经劳动公园,无意间发现路边半米多高绿篱间,长着几棵眼熟的小树苗:“呀,这不是木兰芽吗!”,孔教授和许云凤有些半信半疑。我弯腰掐了一个发红的嫩枝,放进嘴里尝尝,有点涩,略带苦味,正是生嚼木兰芽的滋味!

        这才想起来查百度,原来木兰芽也叫木兰菜,是栾树早春发出的红色嫩芽。栾树芽采后不能直接食用,须先用沸水煮一下,在凉水中浸泡3─5天,中间最少换3次水。浸泡后的木兰芽没有苦味,香脆可口,有嚼劲,放在冰箱中可存放几个月之乆。据说木兰芽的得名,源于替父从军的花木兰。相传花木兰带兵被困于今北京灵山一带,军中粮绝,就是用栾树嫩叶煮后在泉水中浸泡两日,用盐水拌后食用的。自古以来,凉拌木兰芽,就是京西一带的一道名牌菜肴。目前,已被大小饭店广泛接纳,用木兰芽做馅包饺子、包子,制馅饼…风味独特,且营养丰富。不过,一般人舍不得用它做馅,只是拌上一小盘解馋罢了。采木兰芽的季节性很强,谷雨前后正当时,最晚不过小满,这时采回的木兰芽,梗金黄,叶金红,嫩生生,质量最好。另外,木兰也是一味很好的中药。中医以干燥的花蕾入药,其性温,味辛,有散风寒,通鼻窍之功能,主治头痛,鼻塞和齿痛等疾症。

        啊,原来这木兰芽就是栾树的嫩芽呀,栾树俗名铃铛树,在我们大连到处都能寻到栾树的踪迹,在劳动公园孔雀园边上,就长着好几棵呢。真是不打不相识呀,折腾了半月多,才弄清了木兰芽的真面目。明年春季,山中的栾树发芽时,在我们大连歌友登山队的餐桌上,又会多了一种原自京西的美味啦!

  http://s11/bmiddle/001QH8VNzy6JxTmwFkuda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