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牛膝菊
牛膝菊 - 作用
牛膝菊以嫩茎叶供食,有特殊香味,风味独特,可炒食、作汤、作火锅用料。牛膝菊全株可入药,有止血、消炎之功效。牛膝菊全株可入药,性平味淡,有止血、消炎之功效。主治扁桃体炎,咽喉炎,急性黄疸型肝炎;外用治创伤出血。牛膝菊(菊科牛膝菊属)
牛膝菊是外来入侵品种,生命力极强,是荒地田间常见的野草。花极小,细看也是小清新。话说有年我在昆明城郊某厂务工,日子清苦难捱,别有忧愁暗恨。气场不好,导致养的盆栽也活不长。一株薰衣草暴卒后,花盆里原地长出牛膝菊如转生。某日百无聊赖画起了牛膝菊,突然想,是时候离开了……
牛膝菊喜冷凉气候条件,不耐热。广州10月播种,11月采收,可连续采收到翌年5月。夏季温度高时整株枯死。生长在庭园、废地、河谷地、溪边、路边和低洼的农田中,在土壤肥沃而湿润的地带生长更多。草药用,有止血、消炎之功效,
菊科牛膝菊属一年生草木植物,别名辣子草、向阳花、珍珠草、铜锤草。一年生草本,生于海岸附近到3680m的山坡草地、河谷、疏林下、旷野、河岸、溪边、田间、路旁、果园或宅旁。花果期7~10月。种子繁殖,繁殖力极强。不分枝或自基部分枝,分枝斜升,叶对生,卵形或长椭圆状卵形,头状花序半球形,有长花梗,多数在茎枝顶端排成疏松的伞房花序,花序径约3厘米。总苞半球形或宽钟状,宽3-6毫米;总苞片1-2层,约5个,外层短,内层卵形或卵圆形,长3毫米,顶端圆钝,白色,膜质。舌状花4-5个,舌片白色,顶端3齿裂,筒部细管状,外面被稠密白色短柔毛;管状花花冠长约1毫米,黄色,下部被稠密的白色短柔毛。托片倒披针形或长倒披针形,纸质,顶端3裂或不裂或侧裂。瘦果长1-1.5毫米,三棱或中央的瘦果4-5棱,黑色或黑褐色,常压扁,被白色微毛。舌状花冠毛毛状,脱落;管状花冠毛膜片状,白色,披针形,边缘流苏状,固结于冠毛环上,正体脱落。花果期7-10月。牛膝菊须根发达,根系分布于20-30厘米的表土层,近地的茎及牛膝菊喜冷凉气候条件,不耐热。广州10月播种,11月采收,可连续采收到翌年5月。夏季温度高时整株枯死。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1915年在云南宁蒗和四川木里采到标本。该种是一种难以去除的杂草,适应能力强,发生量大,对农田作物、蔬菜、果树等都有严重影响。易随带土苗木传播。【佤药】向阳花,铜锤草:全草治扁桃体炎,咽喉炎,急性黄疸型肝炎;外伤出血《中佤药》。rib Kraox日楼《滇药录》。【僳僳药】辣蓼草,那子俄:茎、叶治扁桃体炎,咽喉疼痛,急慢性黄疸型肝炎等症《怒江药》。【白药】辣子草,向阳花:全草治扁桃腺炎,咽喉炎,急性黄疸性肝炎;外用治创伤出血《大理资志》。【蒙药】牛膝菊:主治扁桃体炎,咽喉炎,目赤,急性黄疸型肝炎,外伤出血《蒙植药志》[1]
全草(辣子草):淡,平。消肿,止血。用于乳蛾,咽喉痛,急性黄疸,外伤出血。 花序(向阳花):腥、微苦、涩,平。清肝明目。用于夜盲症,视力模糊及其他眼疾。辣子草 - 食用价值???蔊菜、水芹菜、鸭儿芹、积雪草、野韭 菜、黄花菜、蕨、楤木、益母草、堇菜、匍匐堇、紫云英、马兰、山褶脉叶马兰、鼠曲草、鬼针草、牛膝菊、糯米团、珠芽景天、艾、廊茵、羊蹄、蘩缕、龙葵、苦 菜等,但要都能识别还真是很难。???龙牙草 别名仙鹤草、瓜香草。富含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味道苦涩。春夏季节采摘嫩叶,经开水焯后,清水漂洗数次,减其苦涩味,适合炒食。全国各地都有分布。
http://s11/mw690/65045ce7gx6Cwe3FQ5c3a&690
http://s14/mw690/65045ce7gx6D6MEPrqZdd&690
http://s2/mw690/65045ce7gx6D6MEYcSZ21&690
2013、10、2日拍于由家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