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四]柳蒿芽馅包子丝丝苦味满口香

(2013-06-19 03:59:44)
   http://s11/mw690/65045ce7gdf31e149d4da&690

http://s9/mw690/65045ce7gdf31e35ddf68&690

http://s14/mw690/65045ce7gdf31e29c307d&690

 
   诺大的山谷间,只有我们一群人散坐青石上吃午饭,虽然有阳光“照顾”,却也清幽得很。看到“家在海边”走了过来,我爱人老周顺手递给她一个包子:“给你尝尝!”我说:“给你三次机会,看你能不能猜出来是什么馅的?”“家在海边”咬了一口包子,品了品说:“有一丝丝苦味,挺好吃的─是昔田谷馅的?”我说:“不对。”“家在海边”又连着猜了两次,都没有猜对。我又对一人手中正拿着半个包子吃的“言午许”和“踏山行”说:“你们俩再猜猜,同样给你们每人三次机会。”“言午许”又猜了三次,也没有猜对;还是“踏山行”机灵,一言中的:“柳蒿芽馅的!”我说:“让你猜对了,这是上次登山时,在鞍子岭采的。”
    柳蒿芽这东西在我们大连周边很少见,我只在三架山下的小河边发现了一片;鞍子岭的这一片是我去年发现的,当时怕绝了根,我告许同去的老伴和“静心”要只掐头千万别拔根。果然去年没拔根的柳蒿芽,因为今年春天的雨水旺,长的更加旺盛了。柳蒿芽是一种著名的山野菜,盛产于大兴安岭一带。生活在嫩江流域及松花江流域农村的人,几乎都喜食这种山野菜。我儿时在依兰县三道岗新民屯住时,一次最清晰的记忆,就是挎着个大柳条筐,在村后的坡地上采柳蒿芽。直到六十多年后的今天,我还能记得那片柳蒿芽,约有半尺多高,稍有点发黄,长势并不太好。我站在那片柳蒿芽中间,不停地用一双小手掐尖打头。回家后,我把采回的柳蒿芽交给大人,大人倒进开水锅里焯好后,泡了一大盆。因为有这样的经历,也因为近年来我又通过自学,了解了早在明末清初,我国居住在黑龙江北岸的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少数民族群众,就有了采食柳蒿芽的习俗。据现代科学分析测定:在每百克柳蒿芽鲜品中含蛋白质3.7克、脂肪0.7克、碳水化合物9克、粗纤维2.1克、胡萝卜素4.4毫克、维生素B20.3毫克、烟酸1.3毫克、维生素C23毫克。每100克干品中,含钾1960毫克、钙950毫克、镁260毫克、磷415毫克、钠38毫克、铁13.9毫克、锰11.9毫克、锌2.6毫克、铜17毫克。此外,柳蒿芽还是一味重要的中草药,具有清热解署、消炎解毒、健脾开胃、通便利尿、强身健体、美容保健等多种药用功效。所以,我对柳蒿芽这种山野菜,就更加情有独钟了
     然而,不如人意的是,几年来我几乎走遍了大连周边的群山,也没有见到过柳蒿芽的影子。去年五月份,我队去成山登山路过鞍子岭,我想现在正是黑龙江人采摘柳蒿芽的时候,因为端午节前采的柳蒿芽嫩,不苦。过了端午节后,柳蒿芽的枝干会老化,变硬不能再食用。我今天能不能碰到柳蒿芽呢?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当我无意间走在一条流水沟旁时,忽然看到土堆上长着一簇绿绿的东西,咿?这不是柳蒿芽吗?柳蒿芽的蒿杆绿中透白,叶子披针型长的像细细的柳树叶,与周围的蒿类植物截然不同。因为附近的柳蒿芽不多,“静心”把她采的也送给了我老伴。回家之后,先用沸水焯过了,又放进凉水里泡。我让老伴特意用鸡蛋加葱花,炸了一碗黑龙江宝泉岭生产的豆瓣酱,然后把拧干了水份的一盘柳蒿芽端上桌。还是当年的老吃法─柳蒿芽蘸大酱,第一次吃到了大连本土长的柳蒿芽,心中那份高兴,口感那个好呀…
     今年我老早就惦记上了鞍子岭的那一小片柳蒿芽,上次登山又要在鞍子岭集合时,我和老伴特意赶了个早,我老伴手脚快,又掐了一大把柳蒿芽。这次,我们是包的柳蒿芽馅的包子。先用作料把肉“喂”好了,我又把老伴切碎了的柳蒿芽放进肉盆里,搅匀。我感到馅还是太干,又接着加水倒油,直到搅成粘稠状。包子出锅后,老伴说:“有点苦头,不如去年的柳蒿芽好吃了。”我说:“柳蒿芽就是这个味,也可能是今年采的有点晚了。”自然忘不了带几个包子让山友们尝一尝,只可惜轮到“静心”时,半只包子的半拉的半拉─只剩下一点点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