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登大连地区百座名山(19)西大山

标签:
杂谈 |
http://www.daliuhuwai.com/discuz/attachments/forumid_55/13010308227cb1e60736e3af16.jpg
西大山海拔高度260米,又名“莲花山”“海螺山”。 顶有西山览胜景观,塔高36米,沿着顶部木栈道可以到达观景 台。由于白云山景区独特的地貌,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 发现填补了我国地质考察的一个空白,称其为“莲花状构造”, 并写进了他所著的《地质力学概论》。从此,这片青山便又多 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莲花山。 设有烽火台。站在山顶的观景台望去,小平岛、星海湾、傅家 庄和正在修建的跨海大桥一览无余,市内大部分的风光尽收眼 底,东西两面的山下分别是动物园一期、二期。登山的路线有 多条,柏油路、石阶路、羊肠小路任你选择,春秋季节乘观光 缆车可直达山巅。这里是市民休闲游览、徒步、登山锻炼的好 地方。 充实、完善、丰富其内容,使这项活动更具有广泛性和参与性。 大连地区的烽燧墩台一小部分始建于唐代,大部分建于明 初。据《柳边纪略》记载:辽东境内筑有边台、路台等1558 座,其中边台1330座、路台228座。《全辽志》载:金州卫台墩 架95座、复州卫29 载:辽南的烽火台主要有两种类型、四种样式,即中国古代型 和近代型。古代型分圆形和方台形,圆形多为砖或砖石砌筑, 高而大,类似望楼;方台型多为土或土石堆垒。近代型分为石 砌和砖砌两种,砖砌又分为台形和圆形。近代型多分布在辽南 渤海湾沿岸一带和复州城西海及其以南沿海岸边。古代型多分 布在腹地及黄海沿岸一带。复州城西海岸由复州河东、西到二 道岭入海口处,俗称五湖嘴,向西南经长店铺到金州,沿海岸 设有边台,沿驿道、腹地设有路台,每10里设一堡台,5里设一 墩架。堡台多设于沿海村落之前,墩架多设在山岗、丘岭之顶 部。 辽南烽火台以金州卫本城台为中心,北经石河驿台、盐场 台、岚崮台、复州卫本城台、盖州太平台等台抵辽阳;南经卫 南南关岭台、木场(牧城驿)台、旅顺台达牧羊城(老铁山) 台;东经亮甲店望海埚台、红嘴(今普兰店皮口镇)台、归服 堡(今城子坦)台、黄骨嘴岛(今庄河)台、九连城台达安东 (今丹东),计三条辽南烽燧通信干线。 金州本城台辖7座分台,分别是北庙台(位于四十里堡老爷 庙)、兔儿岛台 屯)、望城岗台(卫北十里望城岗)、善山台(城南南山)、 大黑山台(大和尚 架3座,分别是红崖子架(卫西北土城 后关)、陈家岛架(卫西北陈家岛)。 木场台(位于金州卫西南60里)辖11座分台,分别是南关 岭台、双庙山台、青泥凹台、鞍子山台、罗家口台、泉水山台、 平岛台、沙河口台、牛心山台、营城山台、雁(盐)岛台;设 墩架4座,分别是木场山架、虎狼山架、独山架以及石门架。 旅顺台辖22座分台,墩架3座,分别是双岛湾的北丰岛台、 老虎尾西山马苏岛台、黄金山的黄井(金)台、英歌石的盘山 洞台、羊头埚(洼)的西顶山台等。旅顺沿黄海岸至金州一带, 烽火台、墩架较为密集,仅铁山镇、黄金山一带即有分台、墩 架七八处之多,分别为中眼台、左眼台、右眼台、南门台等, 形成辽东半岛最南端的烽火台群。明代,今大连市城区尚未形成城市,但因 地处大连湾南岸,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故在今市区四周高地建有5处烽火台:一在小平岛山顶 部,二在沙河入海口西部台山,三在今劳动公园电视塔山,四在今傅家庄西大山,五在今甘井 子老龙头。这几处烽火台南通旅顺,北接金州,是沟通旅顺与金州的重要海防线中段,在防 倭斗争中曾起到重要作用。 复州本城台辖龙王山、老鸦岛、松山、流星岛(交流岛) 等15座分台;岚崮驿台辖古城堡、岚崮山、麻河铺、横头山以 及野猪山等8座分台;瓦房店台辖磊山、西林、太阳沟、老皮铺 等8座分台;杨家台辖大四川、台子前、双台山等5座分台。 ●驼山烽火台 分台,位于今驼山乡石排村北海岸的山岗上。烽台为六角形, 周长36米,围墙长96米,由石块垒砌而 兵居住的房基遗迹。 城。清诗人张俸《登骆驼山》诗云:“万丈云霄外,登临意豁 然。沧海千寻浪,荒村数点烟。东南遥望处,城郭如小掌。” 诗中描绘了烽台所在骆驼山的高峻,山海城郭尽收眼底的景象。 ●革镇堡烽火台 位于南关岭和周水子火车站西北部。日俄战争时,该台被日军 毁坏。台为乱杂石所造,东西长29米、南北宽24米、高1.8米, 为海陆联络的狼烟台,现今仍留有残迹。 ●永安烽火台 子村,台高8.5米,周长3 1米,砖砌圆形。据《辽东志》记载,该台为明代所建,称“永安台”。当地人称其为“古塔”,也称 “新台 ●孛兰烽火台 80华里、普兰店火车站东北4华里的孛兰山上。据《关东州案内 (响导)》记载:该台为明初所建,石筑方形。现今东南两面 遗址尚存,南门上部刻有“孛兰铺”字样。 望海埚烽火台与抗倭大捷 |
前一篇:凤行天下诗:七律·迎元旦舞会
后一篇:为什么要重新分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