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登大连地区百座名山(19)西大山

(2013-01-03 09:18:28)
标签:

杂谈

http://www.daliuhuwai.com/discuz/attachments/forumid_55/13010308227cb1e60736e3af16.jpg

西大山海拔高度260米,又名“莲花山”“海螺山”。

    位于大连森林动物园二期的西面,白云山景区中南部,山
顶有西山览胜景观,塔高36米,沿着顶部木栈道可以到达观景
台。由于白云山景区独特的地貌,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
发现填补了我国地质考察的一个空白,称其为“莲花状构造”,

并写进了他所著的《地质力学概论》。从此,这片青山便又多
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莲花山。

    此山是市内最高的山峰,明清时期为防倭寇的入侵,山上
设有烽火台。站在山顶的观景台望去,小平岛、星海湾、傅家
庄和正在修建的跨海大桥一览无余,市内大部分的风光尽收眼
底,东西两面的山下分别是动物园一期、二期。登山的路线有
多条,柏油路、石阶路、羊肠小路任你选择,春秋季节乘观光
缆车可直达山巅。这里是市民休闲游览、徒步、登山锻炼的好
地方。







    希望大家积极参与评论,踊跃提供图片和文字资料,不断
充实、完善、丰富其内容,使这项活动更具有广泛性和参与性。


    大连地区的烽火台
  大连地区的烽燧墩台一小部分始建于唐代,大部分建于明
初。据《柳边纪略》记载:辽东境内筑有边台、路台等1558  
座,其中边台1330座、路台228座。《全辽志》载:金州卫台墩
架95座、复州卫29  座,共计124座。据《南满洲旧迹志》记  
载:辽南的烽火台主要有两种类型、四种样式,即中国古代型

和近代型。古代型分圆形和方台形,圆形多为砖或砖石砌筑,
高而大,类似望楼;方台型多为土或土石堆垒。近代型分为石
砌和砖砌两种,砖砌又分为台形和圆形。近代型多分布在辽南
渤海湾沿岸一带和复州城西海及其以南沿海岸边。古代型多分
布在腹地及黄海沿岸一带。复州城西海岸由复州河东、西到二
道岭入海口处,俗称五湖嘴,向西南经长店铺到金州,沿海岸
设有边台,沿驿道、腹地设有路台,每10里设一堡台,5里设一
墩架。堡台多设于沿海村落之前,墩架多设在山岗、丘岭之顶
部。
  辽南烽火台以金州卫本城台为中心,北经石河驿台、盐场
台、岚崮台、复州卫本城台、盖州太平台等台抵辽阳;南经卫
南南关岭台、木场(牧城驿)台、旅顺台达牧羊城(老铁山)
台;东经亮甲店望海埚台、红嘴(今普兰店皮口镇)台、归服
堡(今城子坦)台、黄骨嘴岛(今庄河)台、九连城台达安东
(今丹东),计三条辽南烽燧通信干线。
  金州本城台辖7座分台,分别是北庙台(位于四十里堡老爷
庙)、兔儿岛台  (位于兔岛)、和尚岛台(位于柳树   
屯)、望城岗台(卫北十里望城岗)、善山台(城南南山)、
大黑山台(大和尚  山)、二十里堡台(二十里堡东山);墩
架3座,分别是红崖子架(卫西北土城  子)、黑风楼架(华家
后关)、陈家岛架(卫西北陈家岛)。
  木场台(位于金州卫西南60里)辖11座分台,分别是南关
岭台、双庙山台、青泥凹台、鞍子山台、罗家口台、泉水山台、
平岛台、沙河口台、牛心山台、营城山台、雁(盐)岛台;设
墩架4座,分别是木场山架、虎狼山架、独山架以及石门架。
  旅顺台辖22座分台,墩架3座,分别是双岛湾的北丰岛台、
老虎尾西山马苏岛台、黄金山的黄井(金)台、英歌石的盘山
洞台、羊头埚(洼)的西顶山台等。旅顺沿黄海岸至金州一带,
烽火台、墩架较为密集,仅铁山镇、黄金山一带即有分台、墩
架七八处之多,分别为中眼台、左眼台、右眼台、南门台等,
形成辽东半岛最南端的烽火台群。明代今大连市城区尚未形成城市,但因
地处大连湾南岸,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故在今市区四周高地建有5处烽火台:一在小平岛山顶
部,二在沙河入海口西部台山,三在今劳动公园电视塔山,四在今傅家庄西大山,五在今甘井
子老龙头
。这几处烽火台南通旅顺,北接金州,是沟通旅顺与金州的重要海防线中段,在防
倭斗争中曾起到重要作用。
  复州本城台辖龙王山、老鸦岛、松山、流星岛(交流岛)
等15座分台;岚崮驿台辖古城堡、岚崮山、麻河铺、横头山以
及野猪山等8座分台;瓦房店台辖磊山、西林、太阳沟、老皮铺
等8座分台;杨家台辖大四川、台子前、双台山等5座分台。
  ●驼山烽火台  驼山台也称排石台,为复州本城台老鸦岛
分台,位于今驼山乡石排村北海岸的山岗上。烽台为六角形,
周长36米,围墙长96米,由石块垒砌而  成,附近有驻守了望戍
兵居住的房基遗迹。   该台东北距将军石台8里,西南有古老岛  台,经双山台、西台子腹里接火台可将警报迅即传至复州
城。清诗人张俸《登骆驼山》诗云:“万丈云霄外,登临意豁
然。沧海千寻浪,荒村数点烟。东南遥望处,城郭如小掌。”
诗中描绘了烽台所在骆驼山的高峻,山海城郭尽收眼底的景象。
  ●革镇堡烽火台  革镇堡烽火台是木场驿台罗家口分台,
位于南关岭和周水子火车站西北部。日俄战争时,该台被日军
毁坏。台为乱杂石所造,东西长29米、南北宽24米、高1.8米,
为海陆联络的狼烟台,现今仍留有残迹。
  ●永安烽火台  永安烽火台位于今普兰店赞子河西北新台
子村,台高8.5米,周长3 1米,砖砌圆形。据《辽东志》记载,该台为明代所建,称“永安台”。当地人称其为“古塔”,也称
“新台    子”。至今主台基本保存完好。
  ●孛兰烽火台  孛兰烽火台为石河台分台,位于金州城北
80华里、普兰店火车站东北4华里的孛兰山上。据《关东州案内
(响导)》记载:该台为明初所建,石筑方形。现今东南两面
遗址尚存,南门上部刻有“孛兰铺”字样。

望海埚烽火台与抗倭大捷

望海埚台位于金州卫城东60里,今金州区亮甲店镇东金顶山上,台基为石砌,高100尺,是金州

东部的中心“边台”,辖海青岛、芦家口、豹子山、老鹳嘴、马雄岛、丁家洼、半拉山、望海

山等13座分台和曲旗屯、清水河、何旗屯等4座墩  架,距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
  明朝初年,辽东半岛南部沿海屡受倭寇的侵扰。据《辽东志》记载,明洪武二十至二十八年

(公元1387—1395年)的8年间,倭寇就4次袭扰辽南。朝廷为抗御倭寇的侵犯,任刘江为辽东

总兵官,坐镇金州卫。刘江到任后,进行实地考察,集中全力加强烽火墩台建设,在辽南沿海

和腹地修筑众多的烽火墩台,其中在金顶山修建了望海埚中心城堡和中心烽火台(此处可南望

常江澳、东眺盐大澳),增派斥侯(侦察兵)、戍卒守护,监视敌情。明永乐十七年(公元

1419年)六月十四日,刘江接报东南海岛(王家山岛)有狼烟,发现大批倭船来犯。遂下令所

部一路伏兵于望海埚台山下,另一路人马赴马雄岛  (今大李家镇)待机焚敌船断其后路。倭

寇1500余人共乘31艘大船,自今长海县广鹿岛沿马雄岛至清云河入海口处登岸,向西北方(亮

甲店一带)进犯。刘江亲临望海埚指挥作战。众将士个个争先恐后,奋勇杀敌,使来犯的倭寇

先败于望海埚,再败于樱桃园(今亮甲店柳树村),共击毙倭寇741人,生俘857人,一举全歼

来犯之敌,取得名垂青史的“抗倭大捷”。从此至19世纪初的400余年间,倭寇销声匿  迹,

未敢来犯。后人于金顶山北土丘建得胜庙(后改为真武庙)塑像立碑以示纪念,并在二十里堡

东建广宁寺(刘江被朝廷授广宁伯),“得胜乡(镇)村”名称至今尚存。

摘自《大连历史文化丛书》
                            登100座山资料介绍小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