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胡菜──乍一听,这是个稍覚生僻的名字。其实,在我们大连周边的山坡地埂上,随处都能看他的身影。论长相,他的嫩苗和蒲公英有点相似,都是基生叶从莲座处向四方伸出,叶两侧有裂口,不同的是:蒲公英的叶片翠绿,泥胡菜的叶片上面灰绿,下面色泽发白,就像上面落了一层灰一样。要不,人们怎么给他起了一个别名叫石灰菜呢。
别看泥胡菜其貌不扬,其实他可是个好东西,他不但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的功效;还是一剂治疗痔漏、乳痈、淋巴结炎、外伤出血、风疹等病患的良药呢。对我们普通市民来说,泥胡菜的魅力,不在于他的中药材身份,而在于他是一种早春餐桌上的美味山野菜。泥胡菜是菊科二年生植物,每年的三月下旬和蒲公英相伴率先出土,四月上旬长成莲座状形似蒲公英的幼苗,这时采挖最好吃(就是我们第一次去水泉村挖荠菜的时候);泥胡菜四月下旬抽花茎,五月育蕾开花(花是球型紫红色的和刺菜的花一样)。这时期采的泥胡菜叶片柔软,茎杆脆嫩,气味纯正,幼苗和花蕾都可食用。
本周三(5月9日),我就在劳动公园内,顺便采挖了几棵。回家后洗净,用沸水焯了两分钟(实践证明焯的很了,稍焯一下就可以),又在冷水中浸泡了一晚上(实践证明这完全是多余的,浸泡一下去去苦味就可以了),捞出来炒了一盘鸡蛋,感觉很好吃。我想炒鸡蛋的过程就不用详细介绍了,大家都会做。后来,我在网上又查到了另外一种吃法,我觉着很有道理。具体做法是:把焯好的泥胡菜粗粗切两刀装在盆里,趁着热乎劲放姜沫、味精、糖(因为泥胡菜味辛有苦味,放糖可以减少苦味)、加醋后凉拌即食。我想,这样做出来的泥胡菜一定别有风味。等到明天(5月11日)我们上九里采山蚂蚱时,我一定再顺道采一些泥胡菜回来,照这个办法再做一次。
时不我待,泥胡菜很快就会变老不能吃了,想结识泥胡菜的山友,赶快拿起小铲子来,抓紧时间去大连周边采挖吧。
附文:这篇短文发出后,我又专门采了一些带花蕾的嫩茎杆和叶食用,用上面的办法做了一盘凉拌泥胡菜。不好吃,苦味太大。看来还是得按老办法来,只采没抽葶的嫩苗,在沸水中焯2分钟以上,放在一盆凉水中浸泡一宿,这中间最少要换三次清水,才能去掉苦味,做为食材备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