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去婆婆家就吃过现在比较知名、当时只是农家小菜的“辣丝子”,感觉口味挺特别的。微辣、微酸、爽口。其实就是很普通的鲜辣疙瘩加醋焖成的,辣疙瘩我们这里很普遍,可是别地方没有这么做的,在去婆家之前没见过这种吃法。婆家那里每到秋末家家户户都会储存一些鲜辣疙瘩,闲暇时做下辣丝子,一直到过年都有的吃。开始时候没想学着做,后来做过一次因为技术的原因很失败。往后就一直没做,反正老家有人会做,也不断有的吃。再后来“诸城辣丝”被推向了市场,附近的超市、菜市场都有卖的,就更没想自己做。直到有一次跟婆家人聊天说起辣丝子的做法。没想到竟是如此的简单,而且老师就在身边。今年买了鲜辣疙瘩,打电话咨询了嫂子,吃了近30年、让我一直以为很难做的辣丝子终于在我家诞生了。
原料:鲜辣疙瘩、萝卜、生花生米、白醋。
做法:1
辣疙瘩去皮切细丝,加少许盐、花生米拌一下(3斤多一点辣疙瘩我加了大约8克盐)装在坛子里(我用的玻璃瓶和乐扣的盒子)。
2 白醋加凉开水兑成汁,比例是:袋装的1:2 ;瓶装的1(醋):6(水),根据醋的酸度灵活掌握,口感有酸味就可以。
3
萝卜切片盖子辣疙瘩丝上面,倒上醋汁,密封3天就可以吃了。吃的时候加点香油喝白糖,感觉不咸加点盐。
温馨提示:1 装辣丝的容器不能用金属的,辣丝容易变黑。
2 一定要密封好,否则不辣。
3 里面的花生米吃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它不是一般的辣。
提示:一次不要做多,要随做随吃.从打开开始不要超过5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