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冶与薛涛、鱼玄机、刘采春并称为唐代四大女诗人。李冶诗以五言为长,多酬赠遣怀之作。宋代计有功《唐诗纪事》云:“刘长卿谓李季兰为女中之‘诗豪’。”宋代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李季兰集》一卷,已经失传。今存诗十八首,《全唐诗》录诗十六首,补遗两首,句四。
试把四人诗章注解语译出来,与众博朋网友共赏。不妥之处敬请指出。
四人依照其生年先后顺序排列。(1)、李冶(730——784年)(2)、薛涛(768——832年)(3)、鱼玄机(844——868年)(4)、刘采春,生卒年不详,排于末。
(二)、《唐才子转.李季兰》注译
季兰,名冶,以字行,峡中人,女道士也。美姿容,神情萧散,专心翰墨,善弹琴,尤工格律。当时才子,颇夸纤丽,殊少荒艳之态。始年六岁时,作《蔷薇诗》云:”经时不架却,心绪乱纵横。“其父见曰:”此女聪黠非常,恐为失行妇人。“后以交游文士,微泄风声,皆出乎轻薄之口。夫士有百行,女惟四德,季兰则不然。形气既雄,诗意亦荡,自鲍昭以下,罕有其伦。时往来剡中,与山人陆羽、上人皎然意甚相得。皎然尝有诗云:”天女来相试,将花欲染衣。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归。“其谑浪至此。又尝会诸贤于乌程开元寺,知河间刘长卿有阴重之疾,诮曰:”山气日夕佳“,刘应声曰:"众鸟欣有托”。举坐大笑,论者两美之。天宝间,玄宗闻其诗才,诏赴阙,留宫中月余,优赐甚厚,遣归故山。评者谓“上比班姬则不足,下比韩英则有余,不以迟暮,亦一俊媪“。有集,今传于世。
注解——
以字行:“以字行于世”的简称。在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其名反而不彰。如明代著名首辅杨寓,字士奇,世人通常只知其字”杨士奇“,这就叫“以字行”。
神情:
精神情致,精神意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唐)姚察、姚思廉(梁书.傅昭传》:"(袁)顗(yi)......叹曰:'此儿神情不凡,必成佳器。‘“
萧散:闲散。(汉)刘歆《西京杂记.百日成赋》;”司马相如为《上林》
、《子虚赋》,意思萧散,不复与外事相关。“(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范侪(chai)恶衣粗食,萧散自得。“
翰墨:(1)、笔墨。(汉)张衡《归田赋》:“挥翰墨以奋藻
,陈三王之轨模。”(2)、代指诗文书画。(三国.魏)曹植《与杨祖德书》:“吾虽德薄......岂徒以翰墨为勋绩,辞赋为君子哉!”
格律:诗词曲关于对仗、平仄、押韵等方面的格式和规律
。古典诗歌中的近体诗特别讲究格律严整,故称作格律诗。白居易《编集拙诗成一卷......戏赠元九李十二》:“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
纤丽:
纤秀美丽。(晋)潘岳《西征赋》:”卫(子夫)鬒(zhen)发以光鉴,赵(飞燕)轻体之纤丽。“陆游《入蜀记》卷四十八:”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
殊少:
极少,特别少。殊:极,特别。《诗经.魏风.汾沮洳》:“美无度,殊异乎公路。”(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孔璋(陈琳)章表殊健,微为繁富。”
聪黠:聪明非常。黠(xia):聪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或问顾长康(顾恺之)”引用宋明帝文章》注:“顾长康体中痴黠各半。”(唐)李大师、李延寿《北史.后妃列传(下)》:“惠黠
,能弹琵琶,工歌舞。”
百行:多方面的品行。《诗经.卫风.氓》:“士之耽(dan)兮,犹可说(tuo,通“脱“)也。”《笺》:”士有百行,可以功过相除。“(晋)陈寿《三国.魏》王昶《戒子书》:”夫孝敬仁义,百行之首。“
四德:东汉扶风安陵人班固、班超之妹班昭,字惠班,史学家、辞赋家,继兄班固完成《汉书》未成之八表及《天文志》。屡受召入宫,为皇后及众贵人当老师,号曰“大家(gu。大家,对妇女的敬称)”,因其夫为曹世叔
,人称“曹大家”。她在《女诫.女行》中说:“女有四行:一曰妇德,二曰妇言,三曰妇容,四曰妇功。”
形气:形色气质
。(唐)高仲武《中兴间气集.李季兰》:“士有百行,女唯四德,然季兰则不同,形气既雄,诗意亦荡。”(宋)沈辽《寄题野翁无闷堂》:“想见野翁形气古,少年词华奋瑰玮。”
鲍昭:应是南朝宋代诗人鲍照之妹鲍令晖。钟嵘《诗品》云:”齐鲍令晖歌诗往往崭绝清巧,拟古尤胜。“
罕有其伦:很少有人能比得上她。伦:伦比,匹敌。(汉)扬雄《剧秦美新》:"拔擢伦比,与群贤并。“韩愈《论佛骨表》:”神圣英武,数千百年来,未有伦比。“
剡中:剡(shan)县一带。故址在今浙江嵊(sheng)县西南。(南朝.宋)谢灵运《登临海峤......见羊何共和之诗》:”瞑投剡中宿,明登天姥(mu)岑。“李白《秋下荆门》:”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
山人:山居者,多指隐士。(北周)庾信《幽居值春》:”山人久陆沉,幽径忽逢春。“
(唐)王勃《赠李十四》:"野人思茅宇,山人爱竹林。”
上人:佛教称具备德智善行的人,亦作对僧人的敬称。(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今小品犹存。”《注》引《裴氏语林》王羲之谓支道林曰:“且己所不解,上人未必能通。”
相得:互相投合;合得来。《周易.革卦》:“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汉书.汲黯传》:"上曰:‘君薄淮阳邪(ye)?吾今召君矣。顾淮阳吏民不相得,吾徒得君重,卧而治之。’“
谑浪:戏谑(xue)放浪
;耍笑过度。《诗经.邶(bei)风.终风》:“谑浪笑敖,心中是悼。”李白《寻鲁城北范居士......摘苍耳作》:“风流自簸荡,谑浪偏相宜。”
诮(qiao)曰:讥讽,调侃。
(南朝.齐)孔稚圭《北山移文》:”列壑争讥,攒峰竦诮。“鲁迅《答客诮》:”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疯狂啸者,回首时看小於菟(wutu.老虎别称)。“
赴阙(que):
入朝。(唐)房玄龄等《晋书.鲁芝传》:"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宋)沈括《梦溪笔谈.乐律一》:“有旨令召此人入阙。”
故山:旧山,喻家乡。(汉)应玚(yang)《别诗》其一:“朝云浮四海,日暮归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之一:“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班姬:西汉人,东汉人班固、班超的祖姑母,少有才学,工诗赋,汉成帝刘骜时选入宫为婕妤(jieyu,女官名),世称“班婕妤”。(南朝.梁)钟嵘《诗品》:“汉婕妤班姬《团扇》短章,词旨清捷,怨深文绮,得匹妇之致。”亦称班姬。王维《早朝》:“方朔金门侍,班姬玉辇迎。”
韩英:南朝齐韩兰英,能诗,齐武帝萧赜(ze)封作博士,教六宫学书。
迟暮:暮年,老年。屈原《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南朝.梁)何逊《赠诸游旧》:“少壮轻年月,迟暮惜光辉。”
语译——
李季兰,名冶,人们与她交往行事一般称其字李季兰。住在三峡一带,是位女道士。姿容美丽,神情闲散,专心笔墨,擅长弹琴,特别精通作诗。当时的士人才子,非常赞赏她的诗章纤巧美丽,绝少荒唐艳情意态。
方才六岁时所作《蔷薇诗》中有句”经时不架却,心绪乱纵横“,父亲看到后说:”这个女儿太聪明了,长大后恐怕成为失去操守的妇人。“
后来,她在与文朋诗友的交往时稍微泄露了一点儿这事,于是便在那些轻薄放浪者口中有些风传了。男士有诸多方面的品行,女子只有四德,而李季兰却非这样,形色气质既有男子雄风,诗意也十分豪爽激荡。自鲍昭以来,很少有人能与她匹敌比肩的
。
她时常在剡中一带山水间往来游赏,和隐士陆羽、僧人皎然意气甚是相合。皎然曾经写诗道:”天女来相试,将花欲染衣。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归。“他们之间的玩笑就浪谑到这程度了。她还曾在乌程(今浙江吴兴县)开元寺和众位贤达诗友聚会。得知河间(今河北河间县)刘长卿患有疝气,就开玩笑道:”山气日夕佳。“刘长卿接过话头道:”众鸟欣有托。“在座众人哄堂大笑。评论的人说两个人都引用他人诗句恰好巧妙。
天宝年间,唐玄宗听到她有诗才,诏清她到朝廷,留她在宫中住了月余,优待赏赐十分丰厚,送她回到家乡。
评论家说她”上比班婕妤则不足,下比韩兰英却绰绰有余。如若不是年迈,也够得上是一位才貌俊美的妇人了。“有诗集流传至今。
2025年3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