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弹压西风擅众芳,十分秋色为君忙。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
详注——
弹(tan)压:制服;镇压。(汉)刘安《淮南子.本经训》:“牢笼天地,弹压山川。”(元)脱脱《宋史.林栗传》:'谭氏乃夔路豪族,又且首为衅端,帅阃不能弹压,纵其至此。“
擅众芳:拥有众芳的优长。擅:拥有;据有;占有。《战国策.秦策(三)》:”昔者中山之地,方五百里,赵独擅之。“《史记.货殖列传》:“而巴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
众芳:众花。(战国,楚)宋玉《风赋》:“迴穴冲陵,萧条众芳。”(宋)林逋《山园小梅》:“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十分:言已达极度。《诗经.召南.摽有梅序疏》:“顷筐墍(xi)之,谓梅已十分皆落。”(宋)孔平仲《对菊有怀郎祖仁》:“庭下金龄菊,花开已十分。”口语“十分满意”、“十分得意”等。
秋色:秋日景色、气象。(唐)李贺《雁门太守行》:“角声漫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唐)李群玉《题二妃庙》:“不知精爽归何处,疑是行云秋色中。”
贮:待,通“伫”。《汉书.外戚传》汉武帝刘彻伤悼《李夫人》赋:“饰新宫以延贮兮,泯不归乎故乡。”颜师古注:“贮与伫同。伫,待也。"
书窗:书房窗户。宋人强至、刘克庄皆有以《书窗》为题之诗作。强至《书窗》诗为:”一室微吟地,开窗更欲虚。入云惊纸破,照月爱棂疏。野色连朝夕,秋光满户庐。何如谢太守,远岫独相於。“(宋)刘子翚(hui)《送巨山》:“明月不知君已去,深夜还照读书窗。”(宋)陈亮《青玉案.武陵溪上桃花落》:“读书窗下,弹琴石上,留得销魂处。”
语译——
制服西风不吹,据有众花芳菲;为君忙忙碌碌,送来十分秋色。一枝淡淡清香,静待书窗四围;人心共同花心,各自香气逸飞。
其
二
酷爱清香折一枝,故簪香髻蓦思维。若教水月浮清浅,消得林逋两句诗。
详注——
酷爱:非常喜爱。(唐)杜荀鹤《题汪氏茅亭》:“君今酷爱人间事,争得安閒老在兹。”
酷:很,甚,非常。《晋书.何无忌传》:"何无忌,刘牢之之甥,酷似其舅。“
故簪:
特意簪戴。故:特意,故意。《吕氏春秋.制乐》:“今故兴事动众,以增国城。”《史记,陈涉世家》:“广故数言,愤恚(hui)尉。”簪:簪子,诗中用作动词,簪戴。杜牧《为人题赠》之二:“有恨簪花懒,无聊斗草稀。”(宋)周密《武林旧事.重九》:“都人是月饮新酒,汎萸簪菊。”
香髻:”
朝云近香髻“之省称,亦称“近香髻”。发分两股,然后互相交替拧起堆叠盘于头顶,再用金簪装饰固定之后所成之发髻。后来与“宝髻”一并成为妇女发髻的美称。
蓦思维:蓦然想起;忽然想起。蓦:蓦然,忽然,突然。(唐)李贺《马诗》之十八:“只今掊(pou)白草,何日蓦青山?”欧阳修《踏莎行》之二:”蓦然旧事上心来,无言敛皱眉山翠。”思维:亦作“思惟”,思量,思想。《汉书.董仲舒传<举贤良对策>(二)》:"思惟往古,而务以求贤。“《三国志.魏书.荀攸传》:”我每有所行,反复思维。“
若教两句:化用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句意。若教:如果让,若是教,要是能够使。(唐)罗隐《牡丹花》:“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也动人。”辛弃疾《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消得:值得。(唐)崔塗《夷陵夜泊》:“一曲巴歌半江月,便应消得二毛生。”(宋)柳永《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语译——
酷爱这散放着淡淡清香的花儿,于是就折下一枝,特意簪戴于香髻之上。缘此蓦然想到,如若能教如璧圆月浮动在清清浅水之中,那么,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妙诗,也就实在与其搭配相当。
2022年1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