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种元从上苑分,拥培围护怕因循。快晴快雨随人意,正为墙阴作好春。
详注——
王种:皇家栽种的。王,皇帝。商鞅《商君书》:“三代不同礼而王。”《荀子》:"故百王之法不同。“
元从:打一开始就是从。元:开始,第一。《公羊传.隐公元年》:"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许慎《说文解字》:”元,始也。“
从:由。《孟子.离娄下》:”(良人)施施(yiyi)从外来。“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上苑:即上林苑。古代皇家园林。秦始皇时始建,到汉武帝时扩充建成,周围二百余里,内栽奇花异草,名贵树木,蓄养禽兽,并建有离宫、观、馆数十处。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于《上林赋》一篇大文中,极言其富丽堂皇。故址位于今之西安市鄠邑区、周至县一带。(南唐)李煜《望江南》:“还似旧时遊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也作“上林”
。(唐)杨巨源《城东早春》:“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因循:迟延拖拉,疏懒坐误。《史记.太史公自序》:“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世人婚冠未学,便称迟暮。因循面墙,亦为愚尔。”
正为:恰好成为,正好成为。正:恰好;正好。《世说新语.自新》:“乃自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和。”辛弃疾《摸鱼儿.淳熙己亥》:“斜阳正在烟柳肠断处。”为:成为,变作。《诗经.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作好春:制作出让人喜好的春日光景。(宋)虞俦《立春日雪》:“玄冥珍重丰年意,分付东皇作好春。”(宋)王千秋《鹧鸪天.蒸茧》:“比屋烧灯作好春,先须歌舞赛蚕神。”
语译——
本是皇家栽种,开始是由上林苑中移栽剖分,拥土培土,围遮保护,只怕耽延因循。快速天晴,迅疾下雨,全随人意,正好在墙上投影,显示出赏心悦目让人喜爱不尽的美好春日光阴。
其
二
香玉对春未啄花,露根烘晓见红霞。自非水月观音样,不称维摩居士家。
详注——
香玉:
一种带有香气的名贵玉石。泛指美玉。(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上:“肃宗赐辅国香玉辟邪,其玉之香闻数百步。”。《红楼梦》第二十八回:”老太太多着一个香玉如意。“比喻花瓣。(唐)李玖《白衣叟途中吟》:“春草萋萋春水绿,野棠开尽飘香玉。
对春:
面向着春天,面对着春天。对:向着,对着。(唐)韦应物《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怪来诗思清入骨,门对寒流雪满山。“(明)解缙撰写的对联:“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
啄花:衔花;鹐花。(唐)温庭筠《咏山鸡》:“绣翎翻草去,红嘴啄花归。”(宋)秦观《如梦令》:“鹰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
朱淑真诗中指花开。
水月观音:
《妙法莲花经.普门品.观音菩萨》:有观音菩萨示现三十三身之说,画观音像者所画看水之状者,称作水月观音。
露根:晨露滋润花根。露:露水;滋润。”白居易:“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汉)晁错《贤良文学对策》:“覆露万民。”
烘晓:烘染出晓色朝霞。烘:烘染,渲染。欧阳修《渔家傲》:“九月霜秋秋已尽,烘林败叶红相映。”(宋)范成大《春后微雪一宿而晴》:“朝暾(tun)不与同云便,烘作晴空万里霞。”晓:晨。
维摩居士:即维摩诘,也作毗摩罗诘,释迦牟尼同时代人,曾向佛弟子弥勒、文殊等讲说大乘教义。《维摩经.所说经》即他与弥勒、文殊等人问答之辞的整理记录。唐代大诗人王维,字摩诘;名字合而为维摩诘。
语译——
芳香萦鼻温润悦目如同香玉般的花骨朵儿,面向春光,还未开放;荧荧晨露滋润着花根,染烘染出一天晓色朝霞。自个儿明白不是水月观音的形貌影像,所以也就不居于维摩居士隐者之家。
2022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