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折梅花插鬓端,韭黄兰茁簇春盘。泼醅酒软浑无力,作恶东风特地寒。
简注——
春盘:古俗,立春日取韭黄兰芽之类的生菜和水果、饼、糖等堆簇盘中为食,取迎新之意,谓之春盘。杜甫《立春》:”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白居易《岁日家宴戏示弟侄等》:”岁盏后推蓝尾酒,春盘先劝胶牙饧(xing,麦芽糖)。“
茁:植物初生长出来壮盛的样子。《诗经.召南.驺虞:”彼茁者葭“(在那茁壮出生的芦苇中)
泼醅:即”醱醅(popei)“,重酿二次以求酒劲大而未过滤之米酒。李白《襄阳歌》:”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醱醅。“
白居易《初冬夜得长句》:”最恨泼醅新熟酒,迎冬不得共君尝。“
酒软:酒味柔和劲力不够。软:柔和,弱小。(唐)元稹《送岭南崔侍御》:“火布垢尘须火烧,木綿温软当綿衣。“白居易《普池上旧亭》:”软火深土炉,香醪小瓷榼(ke,古时盛酒器)。“
特地:特别,格外。韩愈《夕次寿阳驿题吴郎中诗后》:"风光欲动别长安,春半边城特地寒。"也写作”特底“,王维《慕容承携素馔见过》:”空劳酒食馔,特底解人颐。“
浅释——
宗懔《荆楚岁时记》有云:”立春之日,悉剪綵为燕戴之,帖‘宜春'二字。“是说立春这一天,荆楚一带人们都会用五色彩绸剪做春燕形状,戴于头上,并且于绸条儿上帖上”宜春“两个字。其实,重视于立春日进行祝贺,是普及神州各处的。才女朱淑真当然也是非常重视的。这一天,她从园中折枝乍开艳梅,插于发髻鬓边,并且亲手用鲜嫩韭黄、初生兰芽等簇拼出美味可口令人馋涎的春盘,庆贺立春节气的到来。然而,即便是饮着重酿两遍酒劲大增而刚猛的醱醅米酒,依然觉着酒劲綿弱,全然无力。其实,并非酒劲不大,只是由于天气不好。
其
二
嘉胜春幡袅凤钗,新春不换旧情怀。草根隐绿冰痕满,柳眼藏娇雪里埋。
简注——
嘉胜:即华胜。(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綵为人,或镂金薄(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相遗;登高赋诗。“华胜,即”花胜”(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注》卷六引《释名》:“华象草木之华(花)也。胜言人形容止等一人著(着)之则胜。”。苏轼《章钱二君见和复次韵答之》:”分无纤手裁春胜,况有新诗点蜀酥。“
春幡:春旗。古俗,立春日挂春幡,以为春日来到的象征。亦剪綵为小幡插鬓边发上,或挂在树枝上为戏。(南朝.陈)徐陵《杂曲》:“立春历日自当新,正月春幡底须故。”(宋)吴自牧《梦粱录.立春》:“街市以花装栏,坐乘小春牛,及春幡、春胜,各相献遗(wei,赠送)与贵家宅舍,示丰稔之兆。'
凤钗:凤凰形状的妇女首饰。(五代.后唐)马缟《中华古今注》:”钗子,盖古笄之遗象也。......始皇以金银作凤头,以玳瑁为脚,号曰凤钗。“(唐)李洞《赠入内供奉僧》:”因逢夏日西明讲,不觉宫人拔凤钗。“
袅:轻晃微动貌。(南朝.梁)沈约《十咏.领边绣》:”不声如动吹,无风自袅枝。“通”嫋“。白居易《答元八宗简同游曲江后明日见赠》:”水禽翻白羽,风荷嫋翠茎。“
柳眼:早春初生柳叶如人睡眼始展,因以为称之柳眼。(唐)元稹《生春》:“何处生春早?春生柳眼中。”李商隐·《二月二日》:“花須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具有情。”
浅释——
立春这一天,朱淑真不仅插春梅,食春盘,饮春酒,而且还巧剪华胜,妙做春幡,发髻云鬓簪插的凤钗轻摇微微晃,庆贺立春节气。尽管春到人间,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然而新春却不能换回女诗人旧时美好的情怀:眼瞧窗外,春日应有的嫩绿草根颜色,依然隐埋于满是冰冻之中;抬头树梢,娇嫩的柳眼依然深裹于雪封里面。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才女朱淑真婚姻不如意,多是望月长叹,看花落泪,心中苦悲。这两首《立春》绝句,所写亦是。以喜衬悲,更见其悲。
2022年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