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里逢春想恨浓,故园花木梦魂同。连堤绿阴晴烟里,映水红摇薄雾中。
简注——
春色:春天的景色。南朝.齐.
谢朓《和徐都曹》:“宛洛佳遨游,春色满皇州。“(宋)叶绍翁《游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客里:离乡客居他方别处之地。(唐)牟融《送范启东还京》:“客里故人尊酒别,天涯游子弊裘寒。"(宋)刘一止《洞仙歌.梅》:”行人怨,角声吹老,叹客里,经春又三年。“
想恨:因想念而生的幽怨嗔怪。想,想念,怀想。(汉)李陵《答苏武书》:”望风怀想,能不依依?“恨,怨恨,抱怨。白居易《琵琶行》:”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故园:家园;故乡。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岑参《九日思长安故园》:”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梦魂:梦游之魂。李白《长相思》:”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白居易《梦裴相公》:”五年生死隔,一夕梦魂通。“
连堤:綿长的堤岸。《吕氏春秋.下贤》:”(魏)文侯可谓好礼士矣。好礼士,故南胜荆于连堤,东胜齐于长城......"《宋史.五行志一》:“六月乙酉,汴水溢于浚仪县,坏连堤,浸民田。”
绿阴:浓绿的树荫。也写作“绿荫”。(宋)曾几《三衢道中》:“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实际是“浓绿树荫”之减省。(唐)高骈《山亭夏日》:“绿树浓荫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晴烟:晴日漂浮于空的淡淡烟雾。(唐)钱起《酬长孙绎蓝溪寄杏》:“清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烟。”(唐)韦庄《古离别》:“晴烟漠漠柳毵毵(san),不那离情酒半酣。”(不那,无奈。)
薄雾:轻淡的雾气。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浅说——
客居他乡别处,春日时候,那思念故园家乡的绵绵幽怨情思,更加浓郁;至于家园中的花草树木,更是于梦中不断出现,牵人情怀。为了消解思念故园家乡的轻愁淡恨,迈步郊外,抬眼看去,那笼罩在轻烟淡雾中长长的柳堤沙岸,那在清池浅湾中映照俏颜俊面、摇曳身姿的艳艳红荷,赏心悦目,清欢情怀。
除
日
爆竹声中腊已残,酴酥酒暖烛花寒。朦胧晓色笼春色,便觉风光不一般。
简注——
除日:
农历年末的一天,俗称“年三十”,也称“岁除”。谓新的一年自此始,旧的一岁从此除。(唐)张子容《除日》:“腊月今知晦,流年自此除。”苏辙《除日》:“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
爆竹:古时以火燃竹,毕剥有声,称作爆竹。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后世用纸卷火药,点燃发声,也叫爆竹。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酴酥酒:本为屠苏酒。屠苏,一种草药。(唐)韩谔《岁华记丽》注云:从前有个人住在草庵里,每年除夜就把装有屠苏草的囊袋”浸井中,至元日取水,置于酒樽,合家饮之,不病瘟疫。今人得其方而不知其人姓名,但曰屠苏而已“。后人用屠苏代屠苏酒,杜甫《槐叶冷淘》:”愿随金騕褭(yaoniao),走置锦屠苏。“
烛花:蜡烛的火焰。也作“烛华”。南朝梁元帝萧绎《对烛赋》:“烛烬落,烛华明。”(南唐)李煜《玉楼春》:”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晓色:
拂晓时的天色。(唐)虞世南《和銮舆顿下》:“银书含晓色,金辂转晨飙。”(宋)秦观《满庭芳》:“晓色云开,春随人意,骤雨才过还晴。”
风光:景色,景象。(唐)李益《行舟》:”闻道风光满扬子,天晴共上望乡楼。“(唐)李咸用《同友人秋日登庾楼》:”六代风光无问处,九条烟水但凝愁。“
浅说——
在哔哔啵啵的爆竹声中,腊尽年除;喝着温热浓酽香气扑鼻的屠苏酒,烛花明灭,摇摇晃晃,渐渐冷却。此一时候,东方天际,已现朦胧曙光,并且笼罩上了几缕春日景象气色;于是,就觉着此一时候的风光,实在与前日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