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岁钱失去了原本含义

标签:
杂谈 |
压岁钱失去了原本含义
给孩子压岁钱,是中国人过年的一个习俗。
http://postimg1.mop.com/2011/02/04/12968275170909284.jpg
早先的压岁钱,也就是个5块10块,然而,这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压岁钱金额也逐步攀升,由几十元上涨到上百元、几百元甚至上千元。这样一来,给压岁钱就成了一些人心中纠结不已的事情。
压岁钱越给越多,让一些收入不高的家长压力不小。网上曾有一项调查显示,有至少35%的人压岁钱支出超过了年终奖收入,这让收入不高的家长们有点不堪重负。
而拿了压岁钱的孩子,一方面攀比,以得钱多为荣,另一方面乱花,不理解挣钱的辛苦。这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是不利的。更有甚者,压岁钱有时成为一种变相的送礼、贿赂,使原本添喜的压岁钱变了味,其副作用不可小视。
为什么压岁钱变了味?一个是因为“钱”字在作怪,一个是因为“面子”在作怪。钱作怪,钱少了,拿不出手;钱多了,又承受不起,不少人常因此陷入两难境地。面子作怪,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办事情先让人情,再讲事情,没有人情就没有事情,没有人情就更没有面子,讲人情就要讲面子,为了讲面子给压岁钱就得大方,这让某些人有苦说不出呀!变了味的压岁钱,什么时候才能回归其本然呢?
中国人历来讲究“礼尚往来”,但是“礼”代表的不一定就是钱。我周围的很多亲戚朋友送出的压岁钱都在不断增加。对于家庭条件一般的人来说,过年过节让他们感到了一些不必要的压力。我觉得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在压岁钱这个问题上“绷面子”。只要我力所能及地表示出自己的心意,家人应该就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