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承担 是每个人的责任

(2009-04-22 14:58:00)
标签:

杂谈

分类: ☆生活健康☆

大洋网-广州日报2009年04月21日:北川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身亡

    4月20日凌晨2时,中共北川羌族自治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冯翔在绵阳家中去世,现年33岁。据公安部门初步勘验系自缢身亡,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之中。20日下午,一股压抑的气氛笼罩在安昌镇北川县党政机关临时办公大楼内,干部们都对冯翔的离世不愿评说。

    几经周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但与冯翔非常要好,堪称“哥们”的钱先生(化名)向记者透露,冯翔是一个内心世界非常丰富的人,但却往往会钻“死胡同”。钱先生称,冯翔这一年来经常开导妻子不要为儿子的离去太过悲伤,最近他妻子情绪已经渐渐好,他们还计划再要一个孩子,没想到冯翔竟先离妻子而去。地震后,冯翔像变了一个人。“地震前他与我们这帮哥们经常出来喝酒打牌,地震后就很难约他出来吃饭,他每天一下班就会回绵阳的家陪他妻子。”冯翔的孪生哥哥在绵阳买了套房,给了冯翔与妻子住。冯翔的妻子在绵阳市某部队小学当老师,那里的学生都来自曲山小学,每天下班他都拒绝饭局,开着“奥拓”赶回绵阳,从安昌到绵阳有四五十公里,他每天都这样来回。“有时约他出来,他经常提到"死亡",挂在口头上的一句就是"人死了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

    冯翔博客 4月20日0时53分——最后一篇日记很多假如
  他在1时12分在博客中跟网友作最后的道别:呵呵,再见,再见,下辈子相逢吧……请原谅我的不辞而别……
  他说,他所有的快乐、幸福、憧憬、梦想和未来,都被在地震中痛失的爱儿带走了;
  这个叫冯翔的羌族男子,北川县宣传部副部长,于凌晨2时,将死神的手揽到了自己的颈上,结束了年仅33岁的生命。

    他一度对生命和未来绝望。 翻读冯翔的博文,每一篇都可以读出他对远在天国的爱儿的泣血之痛。从文章里可以看出,他在地震前是北川县宣传部新闻办的宣传干事,也是《绵阳日报》的驻县记者。他说:“于我而言,在5?12之前的日子,可以用充实、恬淡、幸福等诸多祥和无比的词汇来形容。我对自己的工作喜爱并且胜任,妻子温柔贤惠,儿子乖巧无比,刚刚上一年级……两年前,我东挪西借花费15万元,在县城老街的十字口旁边买下一套140多平方米的商品房。我把所有的热情,都交给了逐步小康的生活。”可是,那场地震,摧毁了他的家,更夺走了他视为生命的儿子,还有另外7名他至爱的亲人。
  他于2008年9月26日重开的QQ空间里写道:“5?12大地震之后,丧子之痛不分白天黑夜,不管晴天雨天,总是无休止地折磨着我。我永远停用了我以前的博客,我永远停用了一个曾经用了7年的QQ号码,并把它送给远在天堂的儿子。”

  但在后来的日子里,他看上去战胜了丧子之痛。在去年9月重开的空间里,他详细记录了他的心理路程。他说:“虽然步履维艰,虽然伤痛满怀,我还是得坚强起来。”
  他开始进行“坚强的回忆”,撰文回忆地震中的人与事,包括自己的儿子。他开始拿起笔,书写这场灾难。3个月内,他写的20万字的第一部羌族乡土风情小说《策马羌寨》完成了初稿。他的另一部反映北川大地震的纪实文学作品《天堂或者人间父母或者宝贝》也进入了写作程序。
  他还给儿子在网上建了一个纪念馆。他甚至还为未来的孩子起好了名字。他说:“以后我的孩子,将取名为冯想墨、冯念墨,以此纪念我的爱子,我的天使。
  一个自称是冯翔挚友、网名叫老党的网友提到,去年10月,他与冯翔就北川农办主任董玉飞自杀事件聊天。冯翔连续发了几个开心的QQ表情说:“党哥,放心!我不会自杀,我会很好地活着,看看北川的未来!”一切迹象表明,冯翔似乎走出了阴影。

  再次抑郁:让爱子在天堂门口等他

  然而,从2008年10月5日他的一篇博文里可以看出,董玉飞的死给他的影响并不像他说的那样。他在博文里写道:“从某个角度而言,玉飞兄的故去提供了一个范本。找到自己的爱子,照顾着他、爱护着他,不弃不离。”
  在纪念儿子的文章里,他不断地回味着亲吻儿子时儿子身上尚存的奶香;他不断地回想儿子留给他的最后的背影……他在一篇文章里对逝去的儿子说:“瀚墨,你要记住,一定在天堂的入口处等着我们,我们要补偿曾经未曾给予你的幸福和快乐……”

是什么令冯翔如此决绝——走上自杀之路?从冯翔自杀事件看男人更容易受伤

    【歌词】其实我想哭,偏不会洒眼泪。人习惯把悲苦藏心里,就算心已尽碎,都借酒、三分醉,扮作潇洒不去想,不叹喟唏嘘。其实你可知,今天我心太累。无奈到此光景难倒退,任我的最爱消散于秋风里,让我担起一切不会恨半句。未怕一生多少波折我傲然独对,但到深宵之中想到你却未能睡。心想与情归去,偏给爱轻轻飘去。瑟缩里共我影呆着相对,是这急急风声规劝我要断情别去;是这苍苍天空鼓舞我永莫流泪。收起了情千缕,撑起了一天风雨,孤身去。没我影踪天地里。

    有人这样解释男人为什么会受伤:在我看来,女人天生就是麻烦。可悲的是男人天生就爱惹麻烦。当他们把麻烦解决了以后,正在享受着成功的快乐的时候,麻烦也消失了,女人不再是麻烦。而女人现在也享受不到被解决过程中的幸福了,他们就会离开男人,所以男人就受伤了。女性代表卓文君甚至写下《天下男儿皆薄幸》这“千古绝唱”给男人“施压”: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叹,万般无奈把君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倚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 欲对镜心意乱。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女人读懂了《诗经》中的“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就说男人的爱情没有定准,感情一变再变。可怜“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人们只能从外表看到一个健壮,潇洒的男人。说“拿得起放得下”是男人的气概。其实,“拿得起”是可能的,但未必“放得下”。尽管在工作和生活中有许多不如意,他也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心底弥漫着的痛楚。就算他告诉你“放下”了,那也是男人的假话。因为担心遭遇嘲笑而不敢去面对所有,他只能选择伪装。

    男人在天冷时,无论自己穿得多么单薄,也会把外套披在她身上;

    男人在疲惫时,自己都不知道明天是否依旧劳累,还是思念着她最近开心与否;

    男人在寂寞时,把自己的心事埋藏在心底深处——只会把泪水洒在自己心上。

    其实,男人真的不像人们想的那么坚强,男人和女人都一样有血有肉,有爱有恨,有快乐有悲伤。所不同的是,女人容易表露出内心世界;男人却是不善于表达,他们大多会采用酒精自我麻痹。

    现实社会对男人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事业有成——打拼出一片天地;需要收入不菲——有钱买房、买车;还能不时陪家人到国内或国外休闲度假……

    不可回避的事实是:冯翔走了,也许是过重的负荷把他压垮了。冯翔网络空间关于工作压力大的文章也被删除了!说“出世”也好,说“脱凡”也罢,反正他离开北川、离开了妻子,去和爱子相聚了。我不知道他的烦恼消除了没有。

    佛家谈出世入世的观点说,“出世”——遁入空门、清心寡欲、万世皆空。对尘世无所眷恋,面对万丈红尘而不乱心;“入世”——步入烦世、宣扬佛法、弘扬文化——是没有体味红尘而到人居住的地方去体味凡心。不离入世,不废出世,首在修心。《红楼梦》中提到的两块玉面上,分别錾着这样的话语:“不离不弃 芳龄永继”;“莫失莫忘 仙寿恒昌”,无不揭示人生于世的正念所在。不离不弃是担当,是来到这世上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出世是真,入世是妄,离开入世,亦无出世。如是一味入世,不知出世,有昧佛法。没有真正的入世去体味人的种种快乐和悲惨,怎么能真正的看破红尘飘然而去呢?正确的出世观是尊重生命、尊重客观规律——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用辨证的观点看待这一问题),既要全力以赴,又要顺其自然。以不苛求完美的心态对事,以平和的心态对人,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只有对一些东西看得淡些,才能排除私心杂念——以这种精神去做入世的事业,自然就会事半功倍。而今,行百里路半九十——功亏一篑。怎不叫人为之扼腕?!行百里路半九十时,也是人最容易产生辟如犹豫、胆怯,甚至放弃复杂心理阶段——这段路最难走啊。也许距离成功只有咫尺之遥,但要想走过去,没有坚定的信念和坚持下去的决心则万万不能!当然,达成功业所需的不仅是信念、知识、思维和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持续的韧劲儿和健康的气魄和胆识。

    巴顿说:“看一个人的成功,并不是看他在巅峰的时候,而是要看他从巅峰跌入低谷时的反弹力。”男人要会平静面对失败,要靠智慧和汗水去拼搏人生。成墙、成房——可以遮风、避雨;成树——就得成荫、成梁。承当社会家庭的责任与义务——虽然苛刻,但做男人的还是会努力的。男人不是超人,当然也会受伤。男人走黑是在受伤后,希望引起注意,渴望关心,更希望有人可以开导他——免误歧途。也许为了逞“强”而折磨自己,强迫自己做一些超乎自己能力的事……其实说,自己究竟是半斤、还是八两?自己应该是心明如镜——那就不要“装”了!男人可以不英俊、不威武,但不能没有男人味。男人,站直喽-别趴下!

    行百里者半九十 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 秦策五》诗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意为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难。常用以勉励人做事,要善始善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