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包:中小学告别纸笔
(2011-04-29 16:24:31)
标签:
李易易周刊大参考教育 |
分类: 数字出版 |
2011年04月29日 来源:扬州晚报
昨天,首届国际电子书包应用峰会在扬州迎宾馆正式开幕。与以往不同,此次扬州峰会专注于电子书包。业内人士期待,电子书产业发展的春天将因电子书包的发展而来临。
这一天,等了10年
尤为难得的是,此次电子书包峰会聚集了近20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
“接到邀请函之后,很多业界人士感慨万千:等了10年,终于等到这一天。”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电子书包应用峰会论坛组委会秘书长李易如是说。
10年的飞速发展,电子书已走入寻常百姓家。然而,对比每年数亿部手机、几千万台笔记本的国内市场规模,年销量仅100万台的电子书市场规模显然不能令业界满意。
李易说,“出席本次峰会的业界名人就有100多人。能得到这么多名人的热烈响应,表明大家都希望通过本次峰会会聚一堂,共商电子书市场发展突破口。”
学生可随时随地学习
电子书与电子书包,尽管仅有一字之差,但业内人士认为,电子书包是当前电子书最前沿的创新应用,其生命力将比电子书更为持久。据介绍,电子书包能储存所有的课本、笔记本和作业等数据资料。
“电子书包是一个移动的互动互联平台,在这一平台上,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主动学习,实现自我管理;老师便于备课,可以随时随地与学生互动交流。”全国青联教育界别秘书长、中文在线总裁童之磊介绍。
“电子书是一个大众消费品,但电子书包不是。”广州“易博士”董事长杨洪认为,与电子书相比,电子书包的目标受众更为明确,即众多中小学生,这一特点决定了电子书易受到Ipad等平板电脑的冲击,而电子书包却不会。
与液晶屏相比,电子纸没有背光源,不伤眼睛不费电,这对消费者并没有太大说服力,他们需要的或许就是能够体现多媒体效果的液晶屏幕。但在9年制义务教育中,是否伤害眼睛、是否环保就有战略性的意义。
对于电子书包发展前景,童之磊表示,全国有1000万教师,两亿学生,如果每位师生拥有一本电子书,其所提供的市场需求将无比巨大。
扬州经验可全国复制
“到2015年,全市电子书产业年产值将达1000亿元。”峰会上,市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季允丰介绍,为打造有竞争力的电子书产业集群,将重点打造“一园”(电子书硬件制造产业园)、“一城”(国际一流电子书城),并与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扬州移动互联网教育产业基地”。
中国教育电视台空中频道总监徐锦培表示,检验电子书包对教育水平的影响,不能仅仅以卖出了多少产品为衡量标准,学生成绩、教师水平有无提高,提高多少,才是核心问题,因此,这需要在实验中对比,在此背景下,扬州的实践为电子书包应用提供了一片“新的蓝海”。
据了解,去年6月,上海市教委宣布在全市率先推广电子书包。目前部分试点项目率先在上海虹口区启动。
但李易认为,上海信息化程度很高且财力雄厚,一些在上海能做成的事,在全国其他地方不一定能做成,而“扬州属于二三线城市,扬州经验可以复制的可能性大。这也是我们将扬州选为首届电子书包峰会举办地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