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火车”向着幸福方向出发

标签:
时评 |

公益性“慢火车”服务功能覆盖全面。为了进一步优化提升公益性慢火车服务质量,打造通勤助学主题车厢,铁路部门将车厢的两侧安装了可以写字读书的课桌椅,还开辟了一个阅读角,摆满了工具书和课外书,全面满足沿途村镇学生的出行需求,为孩子们打造出了属于自己的“学习车厢”。不仅如此,铁路部门还推出“彝乡情”服务品牌,提升车容环境,融入彝族文化元素,打造“学习车厢”“健康驿站车厢”“流动集市车厢”“慢车牧歌车厢”等多功能车厢,让服务学生、服务“三农”的列车越开越多、越开越好。可以说,公益性“慢火车”点滴变化连通着铁路部门的尽职尽责与人民的现实需求。在近年高铁动车事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绿皮车却仍未退出舞台。它依然在慢时光里摇曳,穿行在大山深处,履行着它那最初的“为民”初心。时代更迭中,“慢火车”被赋予了更加深远的意义,它们在社会更多的关注和认可中,也更具“烟火气”。
公益性“慢火车”助力乡村经济发展。激活路网神经末梢,关键是把车开好,把村镇级火车站面对农村农民的服务做好。从务工专列、到铁路小镇等一系列惠民政策,都凸显了铁路精准满足市场需求。无论是主动对接了解掌握需求达峰预判,还是围绕春种秋收等农忙时节编制涉农运输列车开行计划,都是把服务农业农村农民需求落到实处的具体举措,是践行“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使命的责任担当。
公益性“慢火车”悠悠行,作为时下铁道线上的一道特殊风景,“公益性慢火车”承载着人们难忘的回忆与无限的希望。载满着的是铁路部门“多谋民生之力、多解民生之忧”的民生情怀。一列列“慢火车”奔驰在祖国广袤大地上,犹如一支巨笔,将偏远地区描绘进乡村振兴一起奋斗、共同圆梦的美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