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凉山乡村振兴贡献着铁路力量

标签:
时评 |
公益性“慢火车”成为百姓奔向致富车。访友、赶集、务工,票价低廉的公益性“慢火车”始终是老乡们的首选。春运期间,5633/5634次“彝乡情”公益性“慢火车”保持常态化开行,沿途停站多,车票最低2元,早已成为沿线百姓生产生活的重要出行工具。近年来,为满足当地百姓的需求,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持续提质升级管内开行的公益性“慢火车”。例如,他们将部分车厢的座椅拆除,为老乡们腾出农副产品存放空间;改造行李车,让老乡们方便携带猪、羊等牲畜。
公益性“慢火车”给百姓带来满满幸福。今年初,5633/5634次公益性“慢火车”再次升级,外部涂装醒目的“彝乡情”服务品牌标志和独具特色的方向牌;在编组的14节车厢中设学习主题车厢、健康驿站车厢、成昆风采车厢、交旅时光车厢、流动集市车厢等。其中,流动集市车厢将座椅改为两侧边凳,进一步拓展了载货空间;学习主题车厢设置了阅读区,配备一体式书桌和书柜,方便学生阅读学习;健康驿站车厢配置了医疗点,邀请医疗人员免费义诊。
公益性“慢火车”温暖着百姓的旅途。在公益性“慢火车”途经的沿线小站,越来越多的老乡享受到了铁路服务的温情与贴心。越西县普雄镇盛产的苹果由于日照时间长、早晚温差大,口感脆甜、糖心足,深受市场欢迎和好评。春运以来,5633/5634次公益性“慢火车”上的客运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功能持续完善,给老乡们带去希望和温暖的同时,也为大凉山乡村振兴贡献着铁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