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性“慢火车”谱写出和谐乐章

标签:
时评 |
公益性“慢火车”主要运行在交通不便的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边境地区、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偏远的乡镇,以服务沿线乡村群众出行、赶集、通勤、通学、就医等为主要目标,引导广大旅客在沿线地区开展旅游、购物、游学、商务等活动,服务沿线乡村振兴工作,具有公益属性的非盈利性旅客列车,深受铁路沿线百姓的喜爱。
公益性“慢火车”硬件提质升级,旅客乘坐舒适温馨。近年来,铁路部门着力提升公益性“慢火车”硬件条件,把车厢硬件设施进行更换。比如:把“绿皮车”更换为空调车体,还配备了充电插座、节水洗手台等,让旅客感受到如家一样的方便,更好地满足了旅客需求。可以说,公益性“慢火车”载着老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翻山越岭,驶出深山老林,驶向充满希望的明天。
发挥行业优势助力乡村振兴,让铁路沿线百姓腰包鼓起来。在偏远的乡村地区,公益性“慢火车”搭起了乡亲们致富的“金桥”。铁路部门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优势,以公益性“慢火车”为阵地,开展丰富多样的助农帮扶活动,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贡献力量。不停运的公益性“慢火车”则传递了“一个都不能少”、共同奔向致富路的温情。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时代呼唤着我们,人民期待着我们,唯有矢志不渝、笃行不怠,方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目前,全国有81对公益性“慢火车”覆盖21个省区市,经停530座车站,公益性“慢火车”坚持为民服务的初心,在实现共同致富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作用,载着老乡们满意的方向奔向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湖北 周瑾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