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实现互利共赢合作共享局面

标签:
杂谈 |
中欧班列为经济发展发挥着大作用。受疫情的影响,在空运、海运直接受影响的情况下,中欧班列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比如:新疆铁路部门围绕“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落实口岸地区防控责任,坚持不懈抓细抓实铁路口岸防疫工作,优化口岸过货生产组织,保障中欧班列畅通运输,为服务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出应有贡献。
中欧班列朋友圈越来越广。中欧班列是指按照固定车次、线路等条件开行,往来于中国与欧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班列。自2011年3月从重庆发出开往德国杜伊斯堡的首趟列车至今已是第十一个年头。2022年6月6日,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提到,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3个国家的185个城市。中欧班列开创了亚欧陆路运输新篇章,铸就了沿线国家互利共赢的桥梁纽带。
中欧班列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中欧班列更是推动“双循环”相互促进的重要力量,对于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循环畅通以及国内外统一大市场的构建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中国铁路在信息技术应用、智能化标准等多方面开始向沿线国家不断推进,保障货运运输秩序与增长的同时,也让中国的“软件”和信息应用科技系统在海外获得广泛认可,让早年间人们口中的“夕阳产业”充满了“勃然生机”。新技术的广泛推展,产生了巨大的涟漪效应,为中欧班列的持续发展和中国在5G应用、智能化、云端化以及大数据等多方面保持了旺盛的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