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梦里不知身是客《散文》2012年9期

(2012-06-23 18:22:55)
标签:

杂谈

 一个不成熟的小文字。记录了当时一些芜杂的思绪

 

车厢里的《苏轼诗选》

 生活所以是无边无际的,就因为它容许任何事件的存在。它从来就没有给自己设定过任何一套法则。因此也确保了所有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之前两个毫无厘头的东西,现在偶然间聚到一起。从这以后,通过此可以抵达彼,由彼又可以联想到此。这种偶然间的聚合,让这个世界越来越趋于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无数次从南昌坐夜火车回家。昏暗的灯光,嘈杂的人群中让我根本没有办法摸准火车行驶的速度。假如在白天的话。车窗既可以供我们看风景,又能够被当做一个简单的测速器。但是在夜晚,车厢与外面的世界完全脱开了,如果不是晃动与轰鸣声告诉我它在前进,我甚至很有可能误以为它就是一个静止的箱体。身体里的困倦与升腾起来的睡意几乎是夜火车上难以避免的两样东西。不过在这个基础上。又有许多东西是时刻变化的。譬如对面乘客的面孔与你一些漫无边际的想象每次都可能不同。有时是一位道貌岸然的老者,也有时是一位容面姣好的女子。你与他们之间展开的话题从来都不一样。

 

这一次,我似乎有意要做恶作剧似玩一把,我要让一本《苏轼诗选》与夜火车发生关系。因为是站票,我没有参与周围任何一群人的聊天话题。有意使自己变得孤绝、独立。惟其如此,我的头皮才有可能变得酸酸的,与苏轼贬官时候的心境相一致。我有时觉得人与世界的某种隐蔽的联系——是需要通过这种酸酸的感觉去建立的。我们在热闹与喧腾中,欢乐与忘乎所以中丧失了这一部分感知能力。而唯有在寂寞与孤独里。世界在人的面前,才是清明的,开放的,味道浓郁的,唯独此时此刻,你才能看清楚世界的真实模样。嗅到她内部的体香。

 

在嘈杂的车厢里,读唐诗宋词,你可以想象得出,其中有多么艰辛。可事实上,当你尝试过之后,你就会发现诗词背后——也有一个与夜火车上相类似的心境存在。现在我们对于唐诗宋词的理解,只认为它雅,觉得高山流水,难以附和。说起来雅有时纯粹是因为距离——对于那个遥远的年代,我们已经丧失了抵达的能力,那时候许多东西于今与我们已经慢慢的有了隔阂。所以那时候的一切,无论俚俗高雅。我们都一个劲的认为,那就是雅人雅事。而如此雅致的事物与嘈杂的夜火车环境总是格格不入的。但事实上,只要翻开《苏轼诗选》,读读他的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白干旋拨通红火,卧听萧萧雨打窗。”“三过门前老病死,一弹指顷去来今。”当深情的诵读你就会发现——火车这个环境正是制造类似一些诗词的地方。我们从一座城市赶往另一座,或许是逃离,或许是漫步目的的流浪,也有可能是苦苦的找寻,当然也不排除是久做异客之后的回归。人一旦从某个熟悉环境中分离出来,而前方又完全是未知与陌生的。这个时候你彻底的认识了自己。认清了你与世界之间在以往所建立起来的种种联系。

 

曾经有人在我耳边说,美总是某种悲伤的美,莫要过于贪恋。现在觉得她的话不是没有道理。因为美,使我们不自然的产生了某种情绪,对美好的事物,我们开始采取种种挽留的方式。但确实没有什么东西是能够长久的,苏轼在月亮面前,深深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拿千里共婵娟来作为慰藉。或许换一个角度来说。正是因为美好的事物相对短暂,才让我们学会安静地欣赏。在这种混杂着酸味与苦味的情绪之下,我们与美好的事物之间才因此建立起了一个来往自由的通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