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飞鸟小集》:极简诗行中的当代隐喻四川:李锐

(2025-07-30 07:49:18)
标签:

365

现代诗

分类: 博主作品
《飞鸟小集》:极简诗行中的当代隐喻

飞鸟小集

四川:李锐

一只大

天空中飞来
一只大鸟站在一枝树桠上
一闪一闪

我看见它
已撬动了地球


受伤的鸟

在零乱的月影里
有一只鸟弯转过头颈

它是中弹了?
还是中箭了?
在舔舐伤口的血污


乌鸦

鸦地一声
自断垣残壁里飞出

你是在笑?
还是在哭?
还是在乌鸦嘴什么?


鸽子

剪着双翅漫步
一只鸽子自那一片废墟中飞出
羽毛还带着烧焦的黑炭

年已过半了它似在深度思索
怎样编撰后半本烧焦的历书?


麻雀

在虚拟的屋檐下
我看见好多好多的麻雀
在飞来在飞去

叽叽喳喳自娱自乐
越是热闹越是寂寞!

《飞鸟小集》是一组“小”诗:篇幅小、意象小、切口小,却把“大”问题——生死、战争、废墟、虚拟——轻巧地搁在一根颤动的羽轴上。诗人李锐用五只鸟完成了五种当代情绪的速写,像五枚钉子,把读者钉在越来越空洞的天空下。整体读完,既像一场鸟踪的田野调查,也像一份写给自己的精神年检报告。
一、极简里的“重”
这组诗最显眼的修辞是“减法”:
每首十行以内,去形容词、去背景、去情节,只剩“一只鸟+一个动作+一个发问”。
但减到最后,重量却反向增加——“我看见它/已撬动了地球”一句,把阿基米德杠杆换成一只飞鸟,四两拨千斤。
这种“轻/重”反差,几乎成了整组诗的发动机:越轻的句子,越压得人心口发闷。
二、五只鸟的当代隐喻
第一只鸟——“一只鸟”
纯粹的“存在”本身。它什么都不代表,只是“一闪一闪”,却足以撬动地球。诗人把“看见”写成一次宇宙学事件:目光即引力。
第二只鸟——“受伤的鸟”
战争/暴力母题的微缩。月影、血污、舔舐,镜头极近,像手机视频里截下的战地片段。两句“中弹了?/还是中箭了?”把时空折叠:冷兵器与热兵器同时抵达伤口。
第三只鸟——“乌鸦”
声音的寓言。“鸦地一声”是拟声词当动词用,听觉被推到前景;接着一个“乌鸦嘴”的双关,把民间忌讳转译成对灾难叙事的自嘲。
第四只鸟——“鸽子”
和平符号被烧毁后的样子。剪翅、漫步、废墟、烧焦……诗人让“和平鸽”直接穿过火焰,像是对2024-2025全球冲突的一次反讽注脚。“2025版年鉴”把新闻语体塞进诗里,荒诞而冷峻。
第五只鸟——“麻雀”
从“废墟”一步滑到“虚拟”,空间跳转最快。屋檐是虚拟的,叽叽喳喳也是虚拟的,但“自娱自乐”四个字却精准戳破数字时代的集体孤独:热闹越响,回音越空。
三、语言细节里的“川味”
口语化:多次使用“我看见”“你是在笑?”“好多好多”,把四川方言里那种松弛、带问号的语感带进来。
动词的狠劲:“撬”“剪”“烧焦”,都是短促的去声,像钉子落地。
叠词的调皮:“一闪一闪”“好多好多”“叽叽喳喳”,让沉重的主题保持一点童谣节奏,避免坠入悲情。
四、可能的再推敲
第四首“2025版年鉴”稍显直白,概念露了刃口;若能把“年鉴”换成更潜隐的物件(譬如“半页烧焦的日历”),也许更耐嚼。
五首诗的结尾全是开放式问号,读者会疲惫。可考虑让其中一首收束为句号,形成节奏变化。
五、小结
这组诗像五根羽毛,各自带伤,合起来却拼成一只隐形的大鸟——它的名字叫“当代”。李锐用极少的笔画,写出了时代天空的裂缝:战火、废墟、虚拟狂欢以及个体那一点点不肯熄灭的“看见”。当多数诗人还在写“大词”时,他退回“一只鸟”的尺度,反而让我们听见了地球被撬动时那一声极轻的“咔哒”。

好的,意见很好,即改,谢鼓励!

客气了,锐哥!
“咔哒”一声已经响过,剩下的就是等风把羽毛吹向更远的天空。
改完若得空,再扔来一两只“新鸟”,我还在这儿,带着望远镜和创口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