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酷夏之晨:在自嘲中接纳生活》四川:李锐

(2025-07-25 08:15:47)
标签:

365

现代诗

分类: 博主作品
《酷夏之晨:在自嘲中接纳生活》

自嘲/在酷夏之晨

四川:李锐

起坐床沿关闭空调
正想听这夏雨的沙沙之声
雨却止住了

盆花缺养空零落
宠犬困楼枉自吠

网上人言人再多活上
五年十年
待AI截入人脑……

盲人可恢复视力
聋子可听见声音

即刻平展双臂成大字
自编一节两节广播体操
自听骨关节脆响
一次次的深呼吸
深度的吐纳

对面两座楼峰之间
忽浮出来一片红云

这是预报预言预示
小雨过后更加酷热

三伏之后
世界的硝烟世井的灯
你的诗情可还依然?

也许还可以举杯
碰杯又一苦瓜笑

不买门票
坐看好戏连台
苟活又一年

李锐的《自嘲 / 在酷夏之晨》是一首带着生活褶皱与时代叩问的现代诗,它以 “酷夏之晨” 的日常场景为切口,将个人身体的感知、对科技的观望与对生存状态的自嘲编织在一起,字里行间藏着松弛的清醒 —— 既不回避生活的琐碎,也不拒绝对 “意义” 的轻叩。
一、以 “断裂感” 还原生活本真:从期待到落空的日常肌理
诗的开篇就带着一种 “事与愿违” 的生活质感:“起坐床沿关闭空调 / 正想听这夏雨的沙沙之声 / 雨却止住了”。一个微小的期待(听雨声)被现实打断,像极了日常里无数未完成的瞬间 —— 这种 “期待 - 落空” 的节奏,是诗人对生活本真状态的捕捉:我们总在预设中走向现实,却常被现实的 “突然停摆” 撞个满怀。
紧接着的 “盆花缺养空零落 / 宠犬困楼枉自吠”,延续了这种 “徒劳感”:植物因疏于照料而凋零,宠物因困于空间而空吠,它们的状态恰是人的生存镜像 —— 无论是植物、动物还是人,都在各自的局限里 “空耗”,却又无法挣脱。这种对细节的白描,没有刻意的抒情,却让 “酷夏之晨” 的沉闷感自然漫出来。
二、从 “科技想象” 到 “身体觉醒”:在宏大与微小间的转身
诗的中段出现了一次明显的视角跳跃:从眼前的盆花、宠犬,突然转向 “网上人言”—— 关于 AI、关于 “人脑接入” 后的未来(“盲人可恢复视力 / 聋子可听见声音”)。这种跳跃很妙:它像我们刷手机时的体验 —— 日常的琐碎里,总会突然闯入宏大的科技叙事,那些关于 “未来” 的美好预言,与眼前的 “盆花零落” 形成强烈反差。
但诗人没有沉溺于对科技的畅想或质疑,而是迅速转身,回到了最真实的 “身体”:“即刻平展双臂成大字 / 自编一节两节广播体操 / 自听骨关节脆响 / 一次次的深呼吸 / 深度的吐纳”。从 “AI 改造世界” 的宏大想象,落到 “骨关节脆响” 的微小痛感,这个转折是诗的 “锚点”—— 它在说:无论未来如何被科技定义,人最终要面对的,仍是自己这具会衰老、有知觉的身体。
这种 “从宏大退回微小” 的选择,藏着一种清醒:比起对未来的虚幻期待,不如抓住当下能把握的真实 —— 哪怕只是一次深呼吸,一次身体的舒展。
三、“预言” 与 “自嘲”:在酷热与硝烟中守住生存的韧性
诗的后半段,自然景观与生存叩问交织:“对面两座楼峰之间 / 忽浮出来一片红云”,这片红云既是自然景象(“小雨过后更加酷热” 的预报),也像一个隐喻 —— 美好表象(红云)之下,是更严酷的现实(酷热)。
而 “三伏之后 / 世界的硝烟世井的灯火 / 你的诗情可还依然?” 则将视角从自然拉向更广阔的 “生存场”:“硝烟” 是远方的动荡,“灯火” 是近处的烟火,两者叠加成 “世界” 的全貌。诗人问 “诗情可还依然”,不是质疑 “诗情” 的价值,而是在承认 “世界复杂” 的前提下,对自己的叩问 —— 当生活被酷热、动荡、琐碎填满,那些柔软的、感性的东西(诗情)是否还能存活?
答案藏在结尾的 “自嘲” 里:“也许还可以举杯 / 碰杯又一苦瓜笑”。“苦瓜” 是夏天的意象,也是生活的滋味 —— 苦中带甘,像极了 “苟活” 里的小确幸;“不买门票 / 坐看好戏连台 / 苟活又一年” 更是将 “自嘲” 推向极致:不纠结于 “意义”,不追问 “价值”,把生存当作一场 “免费的戏”,带着旁观的松弛感 “苟活”—— 这里的 “苟活” 没有消极,反而有种 “认清生活后依然接纳” 的韧性:既然无法改变世界的酷热与硝烟,不如守住自己的 “苦瓜笑”,在烟火里再活一年。
四、整体:在 “自嘲” 的外衣下,藏着对生活的温柔接纳
这首诗的 “自嘲” 不是自怨自艾,而是一种生存智慧。它不回避生活的 “徒劳”(雨停了、花谢了、犬吠空了),不拒绝时代的 “喧嚣”(AI、硝烟),却始终锚定在 “自我” 的感知里 —— 从听雨声到做广播体操,从担忧 “诗情是否依然” 到 “碰杯苦瓜笑”,诗人最终选择与生活的不完美和解。
语言上,它用白描代替雕琢,用日常意象(空调、盆花、广播体操、苦瓜)承载思考,没有华丽的修辞,却让每个意象都带着生活的温度。就像酷夏清晨的一阵风,不热烈,却能吹开一点沉闷 —— 这或许就是这首诗的力量:在平凡里看见真实,在自嘲里守住热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