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说说我学摄影的那些事(二)
(2015-12-11 08:49:05)
没想到随便说说自己学摄影的经历,也会对很多人有帮助。那我再说一些吧。也不是说有什么成就了就可以有成功者的口吻,而是比较轻松的分享一些学习过程中的经历,希望对初学者有所帮助吧。
经常有新的朋友来问我是不是学美术出生的。被这么一问还是挺开心的,觉得我是学艺术出身的(偷乐)。
其实我是学日语出身的。留学的研究方向是比较文化学,跟美术、艺术几乎不沾边。小学美术课只会临摹,高中画素描也很吃力。大学选修了半年国画,结果请美术系同学帮画了作业😅
学语言、文学对美的感受应该是有帮助的吧。光是那些名著的书名就能让人有美的向往和联想,《雪国》、《伊豆舞女》、《细雪》……
日本文化和文学中的细腻、细节,都能让人感到心动。再加上日式美学的侘び寂び,感受四季的细微变化,敏感地感知周遭的一草一木。说到敏感,有时候会困惑,
如果在人际关系上比较敏感的话,有的时候能做到体贴人,为别人着想,但有的时候就容易变成玻璃心。然而“敏感”在美的感受上却能给人带来很大的帮助,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禀赋。
那我是如何把握摄影中画面的构成、色彩的运用、意境的把握的呢?其实简单说就是凭感觉。而促成这种感觉的可能有很多因素吧。
首先还是技术问题。摄影刚入门,肯定会接触到光线、构图和色彩这几方面。那就有针对性地一一去学。我自学过一点色彩学,日本有这个资格考试,本来想往那方面走的,没想到也能运用在摄影上了。人类的审美有一些共性,也有一些特例。比如黄金分割法、三分法、黄紫对比色,这些已经是定律的部分可以多多学习、吸收。人们经常说要有创意、要有突破,那从哪里突破呢?没有基础知识的打底就无所谓突破了。
平时出门就可以留心阴天、下雨、阳光下同样场景、事物的不同感受。早晨的阳光给人朝气蓬勃的心情,而傍晚的阳光则给人温暖、留恋的情绪。光本身的质感有所不同,人对时间感受的心境也是不一样的。
除了看枯燥的知识点,当然还有很多有趣的方法可以学习美、感受美的知识。比如鉴赏大师的经典作品;看电影,观察主题与色调的呼应,构图的变化;看广告、看海报、看包装……审美的体验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只要留心观察,就能看到,用眼睛用大脑记录下来,成为日后的素材和参考。这是说明有好的记忆力就会在这方面加分吧。
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想象力。看书、听音乐、聊天,都能激发人的想象力。现在的流行语“脑补”就是这个意思。想象力怎么运用呢?比如留白、局部、营造氛围、联想、白日梦……
现在摄影入门越来越简单了,到了人人都会捏两张,到处都是摄影师的时代。想要提高却需要很大的耐心。个人风格的确立也是一个长期积累、蜕变的过程。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也是还在学习、摸索中,一起努力吧^_^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