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看着《风起洛阳》就要大结局了,尽管豆瓣6.8的评分“尚可”,但是“差评”从一开始就主导着风评,甚至大有烂尾之势。讲真,当初看到该剧又黄轩,宋茜和王一博主演,小编是满心欢喜,尽管其中宋茜的影视作品不多,但从来没让观众失望过,而黄轩和王一博更是有着不错的成绩。要说《风起洛阳》的三位主演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整部戏只看到黄秉烛、百里弘毅和武思月在位神都的安慰跑前忙后,大部分人不是再搞阴谋诡计,就是闲的无事可做,简直就是忙的忙死,闲的闲死,而忙和的人还常常处于危险之中,所以小编认为《风起洛阳》真的沦为“烂尾”也怪不上三位主演头上,别的不说,就是每天上千米奔跑,也够他们喝一壶的。
说到“烂尾”,客观而言,剧情过半时,《风起洛阳》的口碑下滑时,就有不少观众猜到了春秋道的阴谋,利用神都地下的暗涌冲垮天堂大殿,以此达到除掉圣人的目的。以为这与2006年播出的《神探狄仁杰》第二部的剧情几乎一模一样。虽然算不上抄袭,但是着实令观众反感。
要知道,一开始,《风起洛阳》是被赋予了“拯救古装题材市场”的重任上线的。而且还是作为浙江文化艺术发展资金资助项目,以及爱奇艺“一鱼多吃”的重要项目之一,以此来探查出古装题材市场的破与立。要说一开始给观众感觉还真不错,剧情开篇介绍故事背景后,先映入眼帘的是美术置景和风土人情,《风起洛阳》通过影像的力量再现洛阳古都的市井烟火,打造了一场百姓安居乐业、人间极尽繁华的洛阳盛景。同时将洛阳古都的饮食文化、人文习俗也融会贯通其中。然而随着一场“刺杀行动”,将林仲父女、百里弘毅、武思月、高秉烛等主要人物依次引出,所谓的“洛阳小队”也初具雏形,诸多命案的真相将呼之欲出。但由于要集中展示黄秉烛,百里弘毅和武思月个人才能,使得故事进展不够顺畅,甚至有点磕磕绊绊。让剧情回到了俗套的老路上。
虽然,《风起洛阳》的服道化极其精致,多数场景大气而不失细节,而作为一部古装悬疑题材剧,该剧的打戏并非一带而过,也不靠慢镜头渲染,每场打斗戏份的动作都极其真实且细致化,张力十足,让观众直呼过瘾,细节工作已达到古装大剧水准。但是很多观众,对于故事逻辑提出了质疑,小编承认黄轩演的很好,但是男主报仇这条线,真的好让人无语,男主要去给他的几个兄弟报仇,但他几个兄弟不是他自己害死的吗?他自己过于莽撞地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就冲出去拼命了,一帮兄弟为了救他被杀,所以死因主要是男主愚蠢吧。
还有,如果说整个含嘉仓都是春秋道的人或者被春秋道给收买了,就没有必要炸含嘉仓了。完全可以直接将“次粮”乃至石子、沙土打包送进含嘉仓,何必又要费时费力的以次充好呢?除此之外,在含嘉仓被炸之后,春秋道又将偷走的“好粮”一点一点运回神都。利用这些“好粮”诱骗平民加入春秋道,甚至是走上街头造反。要说含嘉仓被炸之前,各级衙门疏忽大意了,勉勉强强能说通。可在爆炸之后,朝廷必定会全力追查,此时春秋道到底是如何把“好粮”运回来的呢?
我们都知道《风起洛阳》是一部推理剧,剧情一定要经得起推敲。因为逻辑和细节的合理性,正是推理剧的最大卖点。一旦合理性荡然无存了,那么整部剧就没了支点,也就彻底没救了。眼下《风起洛阳》只剩最后三集了,诚如一些网友所说,感觉有些“坑”要填不上了。掌秋使利用暗涌冲垮天堂大殿的计划未能实现,掌春使煽动平民造反的如意算盘也落空了,那么接下来春秋道还能玩出什么花样来呢?
另外,后面发生的事还显得与前期迷雾追凶的气氛格格不入。
包括奁山铜、伏火雷霆等等,春秋道接下来的阴谋要么硬扯、要么另起炉灶。原因在于现有剧情早已把先前铺垫的线索几乎给用尽了,再有,小编认为《风起洛阳》虽然有着“借鉴《神探狄仁杰2》其本身不是问题,问题是主创们没把这么精彩的桥段讲到精彩处,关键是由于逻辑的混乱,让观众看得很不舒服。但是即便《风起洛阳》最终还是难逃“烂尾”的命运,但是这锅也轮不到黄轩、王一博和宋茜来背,而且他们三位主演表现得相当不错!(随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