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某在服刑时认识了王某,出狱后王某想拉着刘某重操“旧业”。为了不让儿子犯罪,刘某年过六旬的父亲竟代替儿子去和王某盗窃。日前,王某与刘父因涉嫌盗窃被批捕。(2014年10月30日《京华时报》)
【事件】今年4月的一天,王某打起了盗窃消防水龙带的主意。王某找到一起释放的狱友刘某,商议共同盗窃。刘某不想再去盗窃,但碍于与王某关系十分要好,不好意思拒绝。得知此事的刘父担心儿子再次误入歧途,又不想儿子在朋友面前“失面子”,便主动答应王某,愿意与王某共同盗窃。之后,王某与刘父多次在丰台区某小区盗窃消防水龙头。
至案发,两人共盗窃居民楼内消防水龙带66个、枪头57个,价值人民币17670元。
【随意评说】首先笔者认为这条新闻上不了头条,同时还认为老人也许会享受“法外施恩”只被拘留不会判刑。但是小事件一样能折射出大背景,老人六旬想必儿子也应该在30岁左右,至于他是不是第一次进监狱被释放,笔者不得而知。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个儿子在服刑期间并没有得到彻底改造,所以才会在狱友的唆使下跃跃欲试。
其实时下与刘某儿子的期满释放人员不在少数,没改造好有自身的原因,更主要的是公安部门对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流于形式,服刑人员根本起不到被教育被改造的作用,反而通过服刑与他人交往使自己“技能”更上一层楼,有的在狱中就结盟,出狱后一起搭伙上路重操旧业。另外许多服刑人员出狱后受到社会的歧视,他们的生存状况岌岌可危,由于缺少人文关怀,社会救济措施不到位,很多释放人员选择走老路。所以他们二进宫、三进宫的不在少数。
当爹的亲自出手,是怜惜儿子,又担心怕他再进去,所以才不得已而为之,用牺牲自己来挽救儿子,结果是什么他当然知道,不过他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阻止儿子参与其中。试图通过自己以身试法唤醒儿子痛改前非,其心可赞!其行可叹!因为以错误的行为证明自己对儿子的爱护本身就是错,实在不可取。
但这件小事件也告诉我们,对服刑期满的人员社会的包容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重要是帮他们解决再就业,自食其力,尽量别出现,逼得这样糊涂的爹,做出这样糊涂的事!文/随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