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湖北省实验小学校长张基广翻阅学生毕业留言册后,直言“目瞪口呆”,留言中那些庸俗、功利的价值判断让他担忧。《北京青年报》
此事引发不少的争议,有些人和张校长一样表示担忧,更多的人则认为没必要小题大做。在笔者看来,这些小学生毕业留言只不过是鹦鹉学舌罢了,真的没必要那么多人为此“目瞪口呆”。也许作为教育工作者觉得这事挺尴尬,但仔细想来,孩子们说的也没错,这不证明老师天天在向孩子们灌输金钱至上的思想,况且“为人民币加油”又不那么庸俗,更何况这这说的又是心里话,真实意思的表达。
现在的孩子对钱的理解可比70后的少时我们深刻得多,随着他们手中的压岁钱,零花钱剧增,自己对钱的掌控力越来越大,支配权也越来越多,所以他们对人民币的理解与我们不同可以理解,再者现在所有的载体无不透着金钱的铜臭气味,我们的言谈话语已经到了没有“钱”就难成句的地步。所以在这种大背景下,孩子们的思想中融入了金钱观念实属正常。
说小学生留言中没有什么梦想,看上去很还有些消极,似乎与老师平日里一本正经,灌输远大革命理想有些格格不入,事实上老师们自己空喊理想口号都觉得乏味了,难道这本身就不消极?或许我们该看到这些孩子们在打磨掉做伟人、名人、英雄空想之后觉得还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工作着普通人更为现实。一样为人民服务,为国家服务,而也只有人民币可以衡量自己的业绩和成绩,所以为人民币加油也没有什么错。
当我们从道德的高低缓步走下会发现“梦想将来有很多钱”也是一个不错的理想。因为,现实生活中无论是生存还是互助离开了钱似乎寸步难行,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苛责孩子们“为人民币加油”的留言,谈人民币并不是俗不可耐的事,往大了说不但可以做慈善,还可办企业解决人们的就业问题,往小了说保证自己衣食无忧,事实上这两个方面都是为社会作贡献?前者是回馈社会,后者是不给社会添麻烦,靠我们自己的双手,创造辛福生活何错之有?
如果孩子们每一次真实思想表达就视为不健康、不积极,那么还会有孩子今后说出心里话吗?我们不需要被同一规格、模式拷贝出来的下一代,因为我们自身的内存也未必经得起考量,就算远大理想天天喊也会觉得很多已经和苍白,既然如此,又何必过于担忧呢?这对于学校来说,此事未必不是件好事,因为学生们懂得了做出选择。
说实在的“为了人民币加油努力”,不过是说得更加生动直白罢了。因为现实社会太多的关于房子、车子、票子在耳濡目染之下,非要孩子们摆脱这些几乎不现实,如果大环境既如此,我们又怎能理直气壮地给孩子们上纲上线,当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这样的留言也不失是对美好富足生活的追求,对字字句句都不离“人民币”如果有担忧,只能说明我们还懂得需要更多地东西灌输给孩子们,但千万别把人民币排斥 在外,或许值得我们反思,倒不是该不该有这样的留言,而是要看看我们的教育是否真的脱离了现实。只有这样才会对“为了人民币加油努力”赋予更丰富的内容!文/随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