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少女嫉恨同学漂亮将其杀害肢解折射啥

(2013-05-08 09:47:10)
标签:

情感

女生

杀人肢解

教育

校园

分类: ◆随意校评
 

 少女嫉恨同学漂亮将其杀害肢解折射啥

文/随意

 

 

少女嫉恨同学漂亮将其杀害肢解折射啥   【导读】  一名未满13岁少女,尚在就读小学六年级,因不满同班同学比自己长得漂亮,遂怀恨在心,......少女因妒嫉杀人肢解个案的背后有着社会背景与根源,所谓“之殇”,也绝非是某一机关独立可以承担的,因为作为青少年犯罪治理这样的宏大命题,必须要整合各种社会力量包括国家的、社会的、个体的力量进行综合治理才能取得切实的成效。

   新闻链接:http://news.qtv.com.cn/system/2013/05/07/010438347.shtml

  【概述】13岁的周某在南丹县里湖瑶族乡仁广小学读书,与不满13岁的覃某是六年级同班同学,平时两人关系比较好,覃某因同学们喜欢与周某玩耍,并曾议论她长得胖、不及周某漂亮,而对周某心生嫉妒并怀恨在心。2012年4月10日傍晚,覃某邀请周某到家中玩耍,周某到覃某家中后,两人在家中看电视时,覃某乘周某低头玩手机之际,用木凳砸周某头部并至其晕倒。因害怕周某醒后告诉老师和家长,便从家中找来菜刀、啤酒瓶、割纸刀、剪刀等凶器,对周某行凶,至周某当场死亡。后覃某还将周某头颅、手臂砍断,装进塑料袋,并清理案发现场血迹。

  【量刑】广西公安机关认定被告覃某故意杀人,因其作案时未满十四岁,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决定对覃某收容教养三年。少年犯罪的诱因

   【随意评说】一个未满14岁女孩,因妒嫉对方长得漂亮便杀人并肢解,让人听起来就毛骨悚然。也许是过于血腥,也许是担心事件本身会起到负面效应,因此笔者注意到有些知名网站相继删除了该报道。其实此时讨论对该少女如何量刑已经不重要,只因她是未成年,但是少女杀人事件所暴露出的问题是严重程度,深刻的教训,所以亟待正视这一事件以及折射出的问题。人们为那个倏而逝去的年轻生命而唏嘘,也为那个鲁莽而凶残的杀人少女而叹息。

 这个少女为什么会对同学痛下杀手?面对这起令人痛心的血案,但愿我们的学校能够反思一下自己缺失的责任。妒忌心人皆有之,而女生的妒忌有时表现的更强烈,会癫狂、会发疯以至最后生恶念。因妒嫉向闺蜜下黑手,已经不是鲜见,女孩为什么忌妒心强?我们时常会听到“孩子你是最棒的”话语,它不仅用在孩子成功时夸耀,在孩子失败、受到挫折时也作为鼓励或勉励之语,笔者不止一次地疑惑过,这究竟是好、还是不好?但始终没有答案,不过笔者总觉得有些不面对现实不能正视自己看待别人之嫌。家长要懂得赞美孩子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学会赞美是必要的,但是夸大其词、不实际或不有的放矢也会适得其反。所以在家庭教育环节拿捏好如何赞美还真是一门艺术。

    而对于女孩子来说,时时刻刻都希望自己是大家观注的焦点,似乎外在的东西她们更重视。今天的中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尤其是女孩被他们的父母视为掌上明珠。但是,相当多的父母只知道给孩子吃饱穿暖,即便有时也会赞美,却没有能力进入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事实上家庭教育的缺失使父母与孩子的隔膜越来越严重,而少女变冷血杀手,而面对自己孩子表现出的这种人格缺陷,他的父母不应该毫无知晓,女孩的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把妒忌别的女生,有时孩子会想家长诉说,但是糟糕的是我们的家长自身既没有摆平心态,不是用“你就争口气”用来搪塞,就是共谋如何更充分的表现自己成为焦点,证明这一点并不难,只需问自己、看家人、看同事,就有结果。

  少年是人生的开端,对漫漫的人生应该充满好奇和想像,何以凶残至此,只因别的女生漂亮,成为男生的焦点,因妒嫉置他人于死地?其对生命的冷淡令人心寒。一个花季少女的心态为什么如此扭曲?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那些空洞的理论说教对一个少年良好性格的形成到底有多少作用?笔者对此表示怀疑。而由于缺少了“润物细无声”的生命教育,少年们看不到生命的可贵,和对真善美的基本认知,而轻易地剥夺他人的生命,笔者只能说社会对生命伦理的轻慢,正在对少年的心灵产生严重的污染。

  少女杀人肢解事件的发生,是他们所在的学校之痛,也是当事少年的家庭之痛,但更是一种社会之痛。作为旁观者的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唏嘘和叹息之上,而是应该真切地感受到这种痛,把这样的事件当作一本血淋淋的教材,用它来审视我们的失误。每一个少年都是一棵正在成长中的树,他们需要成人世界的关注,只有给他们以合适的空气、阳光和水分,他们才有可能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而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正是这种养料的共同组成部分。给我们的下一代提供什么样的空气、阳光和水分,这是面对这起惨痛的少女杀人事件,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回避的一个严肃的问题。

    少女杀人肢解事件是教育之失。笔者以为,健康的教育方式才是引导孩子健康发展的有效办法,

  •    首先,家长不能让孩子产生厌恶感、逆向心态,顺着他们的思维去引导发现偏差要及时修正。但前提是我们的家长要补足功课,
  •    其次,时间合理性安排让孩子劳逸结合。目的是让孩子心情舒缓平静,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平心静气的思考问题,亢奋中是非探讨是没有好结果的,我们惯用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来教育孩子发奋图强。但是在树立孩子自信心方面,还要学会用自己之长窥他人之短的做法,帮助孩子善于发现自己身上特有的长处。别总用孩子“你是最棒的”来敷衍孩子和宣泄家长自己感情。
  •    再次,学校需要构建一个正确的教育视角,以发展孩子身心为主,而不是单纯追求表面的成绩。 
  • 最后,社会要培育一种和谐的环境,主动让青少年远离网络垃圾,远离犯罪。

  【结束语】少女因妒嫉杀人肢解个案的背后有着社会背景与根源,所谓“之殇”,也绝非是某一机关,一所学校独立可以承担的,因为作为青少年犯罪治理这样的宏大命题,必须要整合各种社会力量包括国家的、社会的、个体的力量进行综合治理才能取得切实的成效。文/随意【原创】

感谢新浪草根首页推荐 

少女嫉恨同学漂亮将其杀害肢解折射啥少女嫉恨同学漂亮将其杀害肢解折射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