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hlhw随意
hlhw随意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02,274
  • 关注人气:5,58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寒假里最多报5个以上培训班说起

(2013-02-04 09:00:24)
标签:

寒假补习班

学习压力

校园

教育

分类: ◆随意校评

从寒假里最多报5个以上培训班说起

文/随意

   从寒假里最多报5个以上培训班说起
   “我的寒假没想到比上学还累!”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孙坤芃这样评价他的第一次寒假生活,英语口语、思维训练、书法课程几乎占据了所有时间。由此,本报日前对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记者统计123份有效家长问卷发现,这并不是个例。在寒假“加餐”的孩子中,8岁的孩子最忙活。孩子所参加的兴趣补习班中,英语班是最受青睐的。教育专家表示,兴趣班可用作有针对性的知识补充,建议家长不要盲目为孩子报班。(13年02月03日  法制晚报

   让孩子过一个怎样的假期?最近一段时间来成为话题,媒体之所以关注也是要检验一下减负进行时实际效果。我们常喊减负,不仅要看平时的教学质量,还要看孩子们的假期如何度过。而后者更能直接反映同学们减负的实际状况,同时它也可以反映社会对严禁办各类补习班的执行力到底如何?结果令人失望。在记者最近的一次问卷调查数据中显示,寒暑假和周末全给孩子报班的家长最多,占到了调查的34.15%。周末有班的孩子占到了被调查的28.46%,而周一至周五晚上和周末都有班的孩子也有16.18%。由于这想调查直接,又不涉及他人,家长算是实话实说。

   或许给孩子在假期内报什么班?报几个班根本不是问题,因为大家都在做同样的事,对此也都心照不宣,况且家长总站在“为孩子好”的至高点来说事,没有人过多考虑他是否公平,对孩子有何不利影响从来就不是考量的要素,因为,孩子们对此没有发言权,他没只有服从的份。其他地区笔者了解不多就从北京市的实际状况看,从假期补习班看现在与之前相比没有什么改观,甚至越来越多,“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几乎是人们的共识。所以家长是强拉孩子站到起跑线上,孩子们没得选不跑也不行因为不跑的结果是被后面的人“踩踏”,有些地方煞有介事提出“重视寒假,领先一步,辉煌六月”也让许多家长跃跃欲试。至于孩子们的心愿家长可以忽略不计,

  “绝大多数孩子希望寒假能和父母在一起,希望能有时间好好玩,而不是去补课。”孩子们这种想法成为奢望,虽然物价上涨让许多人苦不堪言,但是为了不让孩子寒假荒废,家长心甘情愿掏钱,也很乐意;社会办学机构更乐意。只有孩子不乐意,但是孩子不乐意没关系,他们没有话语权,就算有话语权,也没有决定权。因为在家长和教育机构“双赢”的合同里,不需要孩子的签名,尽管最后需要他们用自己的时间和快乐为这份契约买单。

对于长期处于紧张是容易导致精神奔溃。影响身体健康,要适度的放松和调整,家长对己都懂这个理,然而人们却把孩子们的当成“永动机”。对此,家长们会找出种种理由加以掩饰,孩子们的寒假被无情占用固然是有很多无奈的原因,但更普遍的情况是,在许多家长眼里,只有成绩才是“硬道理”,先进更先进,落后赶先进成为寒假补习的动力。一个孩子假期报5个补习班不是最多而是普遍。所以各种假期学习班一边背着舆论的压力,一边成了家长群体的主流选择,也就不难理解了。

给孩子减负家长要做明白人,这个问题的提出,笔者以为减负不是空谈,我们不能总是埋怨教育体制,埋怨学校和老师,其实更重要的是家长要通过更多的付出改变自己。创造轻松愉快的家庭环境是家长的责任。轻松愉快的家庭环境不仅指给孩子独立的学习空间,更重要的是家长要陪孩子一起学习,在他有困惑时能给予耐心解答,对他的缺点和错误能宽容地对待。不仅过去现在也一样“劳动最关荣”是我们一直给孩子灌输的基本思想,但实际上家长却通过各类补习班填充了他们所有的时间,事实上让孩子们与家长一起做家务的时间都没有,

    在学习问题上,笔者有时认为孩子学什么不重要,学了多少样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坚持下来。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十项全能,让叶诗文离开水面成为百米栏健将。成为朗朗似的钢琴高手或成为马云一样的ceo未必准行,也不现实。所以在面对给孩子减负的问题上,别指望在舆论压力下各类办学机构可以收敛因为他们不会闭上吸金的血盆大口,或许对教育体制改革有预期的同时,恐怕家长首先要求变,永远不能迷失方向在减负问题上要做个明白人。文/随意【原创】

感谢新浪草根首页推荐  

感谢新浪博客首页(校园)推荐
从寒假里最多报5个以上培训班说起从寒假里最多报5个以上培训班说起从寒假里最多报5个以上培训班说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