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性文化展拒绝中学生参观做法欠妥

(2012-09-14 08:36:54)
标签:

两性教育展

谢绝中学生

声音

校园

杂谈

分类: ★随意时评
   

 性文化展拒绝中学生参观做法欠妥

文/随意

 

 

 性文化展拒绝中学生参观做法欠妥
    体验十月怀胎,看古代性文物……昨日,武汉市首届人口文化节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开幕,18个展馆同时亮相,其中两性情趣和孕育体验馆最火。

  首届人口文化节一共设置了18个展馆中,两性情趣和孕育体验馆最为火爆。两性情趣馆既有反映中国古代性文化的文物、书籍,还有消除两性生活的障碍,传播避孕节育、生殖健康和性病、艾滋病防治的书籍和画册。孕育体验馆中,举办方还引进高科技手段,形象展示孕育过程,护理专家演示照顾新生儿的技巧。

  昨日下午,记者注意到,来参观的既有男士,也有女士,看到展示的性器官模型、以及古代的房中术示意图,很多80后年轻男女很坦然。为便于市民准确理解性文物表达的内容,现场还有解说员详细讲解。但是,下午3时许,一群穿着校服的学生也走进会展中心一楼的两性情趣馆,正在看古代性文物时,被工作人员礼貌地“请”了出来。(12年9月14日 长江商报》)

新闻链接:http://news.sina.com.cn/s/2012-09-14/021925168846.shtml

   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认为人口文化节很有意义,可以让更多的人正确理解性文化。借人口文化节推动两性教育,帮助人们正确的了解性文化,做法是值得肯定的,适合什么人群的考量也不为过,但是限制中学生参观无疑是欠妥的。与其说是主办方有顾虑,倒不如说主办方没有理解举办本次展览的的实际意义,更不了解对中学生开展性教育的重要性。本来性文化展览可以是学校展开性教育的补充,可惜由于自身的认识上的偏见。不能将此文化展推向极致。对此,工作人员解释说,主要是考虑到他们未满18岁,对性认识模糊,而且他们正在上学,担心因为看了两性情趣馆的展览影响了学习。笔者以为,这样的担心有些多余,然而这也正是当下社会的普遍现象,始终在中学生开展两性教育无法走出认识上的误区。

     大家都知道,中学生正处于生命的春季——青春期。青春期又是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它朝气蓬勃,充满活力。进入青春,人的性别特征越来越明显,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变化使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对两性问题充满了新奇和神秘,此时对他们进行两性教育正当时。但是由于教育者自身的认识浮浅使得这一项教育处于半推半就,却由于对两性认识不多,面对两性时充满疑惑。

  目前,表面上看对两性问题的教育在一些大中城市已经普及,但由于中考等因素也常常被各种辅导所冲击或被挤兑,更令人遗憾的是有些地区、别是在广大农村中学,对中学生的两性教育还仍是谈 “性”色变,其中原因:一是,封建思想的残余使教师有意无意地回避对性认识的内容及话题;二是,由于条件的局限性缺乏一些相关的教学设备,如生命孕育的认识需要电化教学,加上父母难以启口的的性教育,使许多中学生对性的认识仍然处于茫然和无知。这样的原因必然造成个别地区和农村中学生走入性心理误区。

  通过拒绝中学生参观两性展馆暴露出对中学生开展两性教育还是没有被社会所广泛接受的这一现实,原因有三。

   第一,性教育应与高尚的人格相联系认识不足.

  在性教育的内容上,通过介绍性的解剖生理结构与功能以及有关生理变化和身体发育卫生常识,使他们对自己的生理现象有一定的准备,不致于产生顾虑,陷入情感误区,陷入谜惑,恐惧,焦躁不安的不良的情绪之中,从而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在性心理方面通过学习适当的性别角色,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异性的礼节,态度和观念,让其明白性既是自然的也是社会的,性不是为一时之乐,而是永久幸福,性应与高尚的人格联系起来。可惜的是教育工作者往往缺少这方面的认识。

  第二,对于男女生的交往重于防而忽与疏.

   其实,同学之间有亲昵的行为,这是成长中渴望被爱的必然行为,然而老师与家长在面对学生恋爱,往往是无端指责,不仅自己没搞明白,也没有效地疏导孩子,所以极容易让学生对自己的性倾向有混淆不清之感,在面对情感困惑时不好轻松地面对,此时家长,老师也都不是他们的倾谈对象,常常独自懊恼。

  第三,缺乏进行两性育是互爱、互尊、互助,消除恐惧感用健康的心理去纠正不良的思想观念认识。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两性教育刻不容缓,这对提高青少年的认识水平和清除心理误区有着深远的意义和重要影响,人类是自然的产物,男女两性本来同属自然,与自然一体,两性之间的神秘感确定应该彻底消除。我们应该以正确的态度认识两性的差别,

   其实,武汉市首届人口文化节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的性文化展,旨在通过文物展示,消除历史偏见;通过对古代性文物的宣传与展示有利于破除性的神秘感。想法确实不错,同学们可以通过看展览所看到的和接触到的东西又是学校自身无法做到的。所以对中学生开放有利而无害,展览本来就是教化民众的一种形式,何苦半遮半掩,原本就该是广而告之非要办的神秘兮兮。笔者以为,至于有什么负面影响的顾虑,首先是主办方自己还不够阳光。文/随意【原创】

  

感谢新浪草根首页推荐  

感谢新浪博客首页(校园)推荐

性文化展拒绝中学生参观做法欠妥性文化展拒绝中学生参观做法欠妥性文化展拒绝中学生参观做法欠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