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4日晚,湖北孝感一中高三(3)班学生集体在教室挂吊瓶,一张边打氨基酸补充能量边复习的照片,被传上微博后引起网友及媒体的强烈关注,一度被调侃为“史上最牛‘吊瓶班’”。那么,如此刻苦备考的“吊瓶班”,其学生今年高考成绩如何呢?面对这个问题,尴尬的以“一般”二字概括。据介绍,该校今年有近1300名学生参加高考,其中达到一本线者222人,达到二本线及以上者659人。遗憾的是,“吊瓶班”全班50多名学生中,无一人达到一本线。(8月29日19:07 安徽卫视)
从“最牛”的吊瓶班,到全班高考“集体中风瘫痪”真是病得不轻。校方称其要反思,对此笔者不指望校方能找出病根在哪里。因为它本身就已经半身不遂。
记得,5月5日,大孝感论坛官方微博上有网友发了一张孝感市一中高三学生在教室内打吊瓶的照片,称之为“史上最刻苦吊瓶班”。该班的一名学生爆料:近半同学打吊瓶上自习。消息一出顿时引爆网络,人们把他冠名为“史上最牛”
当时众多围观者都感到有点好笑,好笑的是,这种做法,学校、老师、家长中就没有一个具有点营养医学知识的?让孩子们集体打吊瓶?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了解关于氨基酸的一些知识。大家虽然笑了。但还是有些保留,因为人在疑问的同时,也没有全盘否定,认为此法不会一点作用都没有吧?就在湖北的“吊瓶班”的出现并被广为报道后,广州瑞城等地也出现类似的情景。当时氨基酸似乎成了高考考生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不少考生在考前乐此不疲地注射以补充能量。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按此理集体打吊瓶必遭全盘否定,这是必然的的结果。该怎么办呢?所谓反思,又该反思什么呢?笔者以为不急着反思,先抽醒自己再说。从《济公三》播出开始,人们记住了广播操似的“罗汉翻天印”,还记住了贯穿数十集始终的一个动作就是不停的抽嘴巴,是不是受其影响,才导致公交车上抽嘴巴一幕接一幕的上演,不详。但笔者也不妨套用一下,凡是与这次吊瓶有关联的校长、班主任、家长和同学们,都免不了自己掌嘴受罚。可惜了同学们无辜的成了这次吊诡试验的小白鼠。但是,当时就氨基酸本身的话题没有多少人听的进去。只有现在抽醒自己才能静下心来。听上一二。笔者不是专业,也只是围绕事件本身谈些学到的常识。
氨基酸是什么?
可能大家都听说过蛋白质,也知道哪些食物含的蛋白质比较丰富。但对氨基酸可能感到陌生。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简单地说,蛋白质就是由氨基酸组成的。由于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的不同,因此,蛋白质的种类和功能也就不同,比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肌肉中的肌球蛋白、具有免疫功能的免疫蛋白等等。
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余种,其中有9种是体内不能合成或是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所以,必须从食物中或其他途径获取,被称为人体必需氨基酸。
打氨基酸能补充能量吗?
人体所需的能量来源于三大物质,即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三大营养素,其中能量的2/3要靠碳水化合物来提供,蛋白质因为有更重要的作用,所以机体只需它提供约1/10的能量。
从食物中获得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是我们身体的基本功能。只要机体消化吸收功能正常,通过正常膳食不但可以满足机体对氨基酸的需求,同时也能满足机体的能量需求。盲目输氨基酸,可能会超过机体对氨基酸的用量,机体用不了那么多,就得代谢掉,那么在代谢过程中还会产生有害物质,加重肾脏负担,有损健康。
什么情况下用氨基酸注射液?
专家给出的答案是氨基酸注射液主要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大面积烧伤、创伤及严重感染等应激状态下肌肉分解代谢亢进、消化系统功能障碍、营养恶化及免疫功能下降的病人的营养支持;
2、手术后病人,改善其营养状态;
3、蛋白质摄入不足、吸收障碍等氨基酸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患者。
笔者不妨再加一条,现在给这些同学注射氨基酸正当时,理由:突然的挫败必然会意志消沉,情绪低落,阻碍新陈代谢;给校方相关人士注射微量蛇毒溶液,他们是血管阻塞有栓塞的迹象;而治疗教育顽疾则要开肠破肚。中医的望闻问切未必能找准病根,因为察言观色看到的依旧是表象难入肌理。
反观这起事件,追根究底,考前注射氨基酸,其实只是学生临时抱佛脚的一种表现,是急功近利的一种表现。然而,氨基酸不是万能的,顶多只能是在心理上给予学生一点点的安慰罢了,笔者相信此后氨基酸不会再抓高考作为商机,但是笔者也相信人们不会停下寻找补充高考新能量的步伐,因为教育这辆老爷车还在路上,远没有到报废的时候,虽然他的完好率几乎是零,但是没有人让他强制报废。所以氨基酸退下神坛,还会有别的取而代之。因为我们的教育体制依旧,人们的心情依旧。文/随意【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