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8月22日,在七夕节来临之际,重庆市永川监狱开展了一场名为“情动七夕”的主题活动。10名服刑人员的恋人、妻子走进高墙内,以规劝、帮教、感化的形式,帮助她们正在服刑的爱人获得心灵的慰藉和新生的动力。而最感人的一幕却发生在一对年亲人身上。男的获刑十年,为了不耽误女友的幸福执意要分手,而女孩却表示:“我不管他们怎么看,我一定会嫁给你,你不是一无所有,每个月我给你寄的照片,等你出狱的时候把它交给我,那就是我要的嫁妆,我一定会等你”。(8月23日《重庆晚报》)
新闻链接:http://news.sina.com.cn/s/2012-08-23/053925018655.shtml
笔者在阅读多篇此事报道发现所用名字都不同,虽然是化名但都不是笔者喜欢的,所以在本文中唤他们男的叫王二牛,女的叫李织女,好记,也是为了契合“七夕”读罢雷同的报道起初没让我感到新特奇,但每当读到这对年轻人这段激情话语是,就略感酸楚,难道我真的被感动了?有点,为小王而高兴因为他是幸运的。在大狱之内这样的特殊环境里流出的泪水饱含深情实在难得。它不仅有助于小王在服刑期内能够痛改前非,积极接受改造努力改造倒是也许不用十年这对年轻人就可以喜相逢。更重要的是为小王出狱后重新生活奠定了基础。有利于他出狱后横快的融入社会,重新站立前行。如果说牛郎织女也只能是在银河鹊桥之上短促的相见,更多的时间还是隔岸岸远远相望,那么小王与小李终有日长相厮守,他们也比牛郎织女幸福得多。
无意间的邂逅离奇的恋情。小王与小李的相识是因为小李拨错了号码打给了小王,通常这样的对话不会多也不长,也可能是夙世因缘吧,居然双方都无设防,他们就互换了QQ,并经常用网络和电话联系。小王接下来也经受住了小李妈妈设套骗局卖掉了自己地里所有的花卉,树苗东拼西凑了3万元作为小李妈妈的“住院费”,但是世俗偏见和实际存在的差距,也常常让小王无法释怀,是啊,自己是小学文化,对方是个大学生,况且姑娘家的生活水平又很好,在接触的一段时间里,除了自卑还是自卑。也时常感到一双双鄙视的眼光盯着自己,此时他那海中闪现的就是使自己迅速变为有钱人。似乎只有这样才可以获得尊严。“要致富,走险路”在别人的唆使纵容下做起了贼,还成了惯偷,最终因先后入室盗窃17次,盗得财物10万余元。锒铛入狱。2012年初,被法院以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送入永川监狱服刑。
对于这段恋情笔者没有感到有多少浪漫,相反是充满了虚伪、诡异和欺骗。小王为了爱情不惜舍弃已经拥有的产业,情愿入套被骗,最终还涉法犯险。没什么可推崇和效仿的。倒是应该为小李没有继承她妈妈的衣钵和摈弃家族的偏见义无反顾现代女性的纯真感到庆幸和唏嘘。随然这事有些离奇甚至离谱,而重庆市永川监狱开展了一场名为“情动七夕”的主题活动。真的让这对恋人上演了一出罪犯与公主唯美的童话剧。
但是,笔者这里呜里巴索讲述他俩的恋情绝非感受他们之间的浪漫。而是要通过此事说“两劳”人员又有多少有小王如此幸运,社会上有多少像小李这样的痴情女?其实,像重庆市永川监狱针对两劳人员的亲情活动各地都在搞,但说起效果微乎其微。近年来不仅“两劳”人员重新犯罪问题再次抬头,而且还常做下大案要案。聂磊涉黑案”青岛特大黑社会老大聂磊是这样,不久前被击毙的周克华也是这样,他们曾经都是”两劳“人员,通过改造走向社会却变成了坏人中的”极品“。他们这些同劳动教养或劳动改造的人为什么还要犯罪?
对此笔者不排除有人认为,“两劳”人员重新犯罪纯属个人恶性难改、品性难移所致;还有人认为是两劳人员不能忍受歧视、缺少悔过自新的勇气、破罐破摔等等。笔者认为,这只是表面原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企业改制并轨过程中,“两劳”人员重新犯罪的根本原因应归结为“生存所迫”。理由是:
其一,“两劳”人员释放后,得不到社会的接纳。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的加快,大批企业并轨买断,工人纷纷下岗、失业,大批大中专毕业生回乡待岗,社会剩余劳力大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身上有“污点”的“两劳”人员很难被社会所接纳,势必又重操旧业。
其二,“两劳”人员大多无一技之长,无法生存。如抢劫犯杨某,曾因在海边抓海货与人发生纠纷,把人砍成重伤,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服刑期间,他一直挖了三年地沟、拆墙,什么技术特长也没学到,出狱后,学啥啥不会、干啥啥不行,没有办法又到海边抓货。可是这几年海产品市场不景气,抓货也难,只好铤而走险,持刀拦路抢劫,出狱不到一年就再次入狱。
其三,虽然不都是家破人亡,但基本上也是妻离子散,没有了家庭,无法生存。所以盗窃。抢劫轻车熟路,而且在两劳期间,在接触的特殊群体中他们也会再次收益,积累经验,他们出狱后想的不是想如何开始新的生活,而是想的是何时再被抓。由此可见“两劳”人员重新犯罪并不完全都是主观上的原因,更主要是迫于生活压力,如果他们能有一个稳定的工作,一个温馨的家庭,未必能够重操旧业。而且悲剧愈演愈烈,
小王和小李的恋情,无疑对小王的改造和出狱后的新生活,意义非常之大。看来不是一个亲情会面就可以解决的,他需要真正的情感寄托,有一个退避当社会上邪恶之风再次袭来时的港湾,因此对”两劳“人员的帮教,让他们树立重新做人的 勇气来自于家庭亲友和社会的力量,要大于高墙内的生更训斥冷漠的态度。正所谓人性化的对待“两劳”人员。需要人性化的理念和方法。文/随意【原创】
感谢新浪草根首页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