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5日《齐鲁晚报》报道了济南市第二中学9名高一学生不久前接到学校通知,说他们因为“男女生混合待在女厕所”,严重违纪,学校决定给予劝退处理。学生们不服,家长们多次找校方交涉。25日,学生家长致电记者,称学校同意先由学生写出检讨书,待学校研究后再决定如何处理。
9名学生是在1月10日晚自习时间,聚集在女厕所吸烟并传出女生“我们是美女,我们扒光腚”。此事被巡校保安发现并及时报告了校领导。于是校方根据事情的严重性做出了《关于1月10日晚自习学生严重违纪事件的调查及处理决定》,济南市第二中学认为:学校作为一个教书育人的神圣场所,以上9名学生入校不到半年,出现如此重大的违纪行为,实属罕见。看来此时出现在这所重点中学,问题是相当严重的。
根据该处理决定所述,“这是一起严重的在校学生违纪事件,是迄今为止最严重的违纪行为,反映了这些学生毫无规则意识和纪律观念,胆大妄为,对严格的校规校纪置若罔闻,语言低级污秽庸俗。为严肃校风校纪,挽回由此事带来的恶劣影响,保证学校教育工作的正常进行,经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给上述9名学生做出劝其退学处理。”
报道还称,接到劝退通知的6名男生3名女生学生整日郁郁寡欢,或是关在屋里不愿多说话,一名女生甚至服安眠药自杀,幸亏医院及时进行了抢救。对此,有些家长认为校方处理过于严厉,被处理的学生也太残酷了。
笔者注意到,长期以来关于学校动不动就采取“劝其有问题的学生退学”这一现象社会多有诟病,认为这是学校不负责任的表现,往往是校方以为了维护学校自身的荣誉,以损害学校利益,对其他学生造成不利影响为由,采取的虚则“劝退”实则“开出”通用手法。结合本案例,我们不难看出此做法显然这与济南市第二中学,所提倡学校严格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的办学理念存在距离,也与秉承“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的济南市第二中学办学宗旨相去甚远。没有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要与家庭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教育活动。另一方面《处理决定》也恰恰反映了,校方在与学生家长密切联系,掌握学生思想、品德、行为,对学生实施思想品德教育这一工作的缺失。所以“劝退”过于草率,不仅对那些被“劝退”学生今后的人生产生极坏的后果,同时在维护或修复学校荣誉也极为不利,因为“劝退”或者“开除”与我们的学校育人思想有些格格不入。再者这样的《处理决定》,最终能否得到法律的支持还另当别论。
目前,学生家长还在与校方交涉过程中,或许事态会向好的方面发展。但是家长此时是否也要深刻地反思一下,为什么孩子身上已经出现的坏习惯,究竟是我们没有察觉?还是我们视而不见?家长难到没有意识到处于高中生孩子正是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我们只会不断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不断地给孩子加压冲击高考。是否意识到家庭教育少了思想品德教育的关键一环。家长在指责学校过于残酷的同时思考自己在对孩子教育中也要自责。9名学生虽然在深刻检讨。其实在这个时间段家长不需要再摆出家长之威,当中虽然少不了对孩子的斥责,但是笔者更希望家长此时曲下身来,学会耐心聆听,学会平等交流,因为这时的真诚沟通要比当头棒喝重要得多。有些错不在孩子,家长要学会当着孩子面检讨自己,这会很难吗?为了孩子健康的成长,家长这样屈尊又算什么呢?
说到9名学生近来日夜寡欢,笔者以为并非是件坏事,他们远没有到无药可救,最起码他们知道了错、知道了痛,知道了这次违纪的严重性,知道给这所久负盛名的名校抹了黑。虽然这个跟头跌得不算轻,有什么呀?!爬起来掸掉身上尘土勇敢的承认错误,面对现实,千万不要失去美好年华。
笔者在评析这起事件中努力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因为我不相信济南市第二中学“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的“三满意”只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幌子,简单的把“问题学生”推向社会;我也不相信家长还只会指责学校,对自己家庭教育出现的问题浑然不知;我更不相信9名同学就此萎靡不振、破罐破摔,而坚定地相信他们一定会爬起来,朝着人生目标继续前行。难道这不是我们众多围观者所期待的吗?
对待教育话题的讨论,当我们把指责变为建言,当我们把调侃变为真诚交流,那是多么美好一件事情,虽然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现阶段无法使学生中出现的“极端事件”得以根除,但它一定会越来越少。当我们一旦跳出针对教育指责与谩骂的语境圈子,或许真的会感觉天地之宽。教育不仅仅是话题,它凝结人们对教育未来的美好期待。
文/随意【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