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清晨,在荔湾区黄沙大道195号辉洋苑海洋阁,年仅16岁的高二男生蔡某从自家30层高的楼顶跳下身亡。记者经过多方了解获悉,办案民警在调查时从蔡某的房间内找出一本日记本,其在日记中透露了因不堪学习压力而打算寻死的意图。13日《新快报讯》

最近一段时间,"16岁“、“花季少年”是我们提及比较多的关键词,只可惜它没有给我们到来过的快感,取而代之却是阵阵伤痛,因为在90后这个群体中频发的自杀事件足以叫我们警醒。
对于蔡同学的死,街坊说:年仅16岁,现在读高二,父母对他的期盼很高,希望他越来越好,只是没想到被逼得跳楼,真可怜啊!是啊!因为在蔡同学留下的日记中,我们没有找到这个年龄应有的快乐,仿
笔者不愿过多描述蔡同学从高楼纵身一跳的瞬间,因为它太惨烈。但是我们却无法回避事件背后所折射出来的现实问题。在日记中,蔡同学表示自己学习压力太大,已经无法承受。打算寻死解脱,但最终他真的这样做了。对于他来说这个过程有多么痛苦和艰难我们不得而知。
我们或许要明知故问,究竟90后他们有什么压力?其实“压力”已经是能引起现代人类关注的词眼。因为,它随着经济的飞速的发展,社会的竞争的愈演愈烈,“压力”已经成为现代人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对于当代高中生而言“压力”已经让他们喘不过气来,他们随着一天天长大、高考的临近,种种压力也越来越大。然而在“压力”这种人与环境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当人感到的环境的需求已经超出了自身可以承受的能力,或者已经威胁到自身的心理健康,在此基础上源自环境的任何物理的和心理的的需求必然发生冲突与矛盾“压力”也随之而来。
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面临多方面的压力,不仅面临着学习成绩给我们带来的困扰。而且家长老师乃至于学校也会给他们带来空前的压力。对于日益成熟的高中生,即将要步入社会,经受更严格的考验,这也是成为他们压力源之一。
在社会变革过程中,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对于处在价值观形成的高中生来说,往往容易使他们陷入迷茫。社会变革带来的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一些副产品例如社会的两极分化的加剧,失业的威胁、个人保障社会化等各种社会因素,都是当代高中生处于无形的压力之下,况且,正处在青春期的他们。生理、心理发展的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他们开始对周围的一切重新审视,包括对性的理解和认识、与异性朋友的交往与父母关系的,社会交往圈子的扩大等都是当代高中生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但是问题总是要看两个方面,“压力”的积极面在于,适当强度的压力可以转化为个体前进的动力。但“压力”的消极面在于,处于高压力下环境下的个体容易产生健康问题,蔡同学的事件便是典型的一例。它包扩生理上的疾病和心理上的困扰,他在所面临的种种压力,如得不到正确的调节,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种种不良后果。关于家庭压力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表明,来自家庭内部的压力,已经成为青少年秦旭困扰的主要原因,来自学业方面的压力更成为中学生心理适应不良的关键诱因,甚至有些人因巨大的压力而选择轻生的道路。
蔡同学的纵身一跳,毁了一个家庭,彻底破灭了父母16年的含辛茹苦和希望。但是,在这里我们不得不说生命教育的缺失这一老话题,眼下不能等到大学毕业才进行心理干预,已经太晚了。况且这方面工作实在是太差,我们实实在在的呼吁,学校不能只告诉学生如何“冲刺”,却不告诉他们失败后如何面对。家长更不该把“爱”挂在嘴边,实际做法却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孩子身上,当自己在不断接受和吸收外界事物自我丰富的时侯,对孩子呢?便把“成绩”当成了一切,对孩子的“爱“也变得变得狭义和吝啬。
回头看看,反省一下!家庭,学校、社会,我们每走过的每一步,对孩子哪一点才是真正的“爱”?文/随意【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