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抬进银行”才能取钱显得很笨拙

(2013-10-17 11:25:08)
标签:

时评

杂谈

    书小落(江苏)

 

    10月15日,广东高州市一老人由于中风无法行动,他儿子代为到高州农信社大路坡分社取钱,信用社说身份证不对,令其到村镇开证明。证明拿来了,信用社又说要老人亲自来,家属就将病重的老人抬到信用社,可是工作人员还是不给。僵持之下,老人死了。(10月17日中国网)

 

    据记者调查发现,银行在此事件中并无违规现象,一切都是按照银行的制度来的,由于老人是无密码存折,本人不到场,银行也不敢随意让他人代取。即便如此,在特殊情况下,银行制度是不是该变通变通?

 

    不妨先来看看整件事的因果关系,再下结论。9月27日9时许,邓某芳的儿子邓汉林带着邓某芳的户口本、两张身份证(一代证姓名为“邓某方”,二代证姓名为“邓某芳”)。由于两证有一字之差,信用社工作人员让邓汉林去村里开证明,证明二者为同一人。当邓汉林出具证明后,工作人员又以需当地派出所盖章为由让其回去盖章,手续齐全后银行又认为取款额3万元,需老人到现场,邓汉林称老人在打针无法到场,工作人员态度恶劣称“打针你就拔了针头让他过来。”这种服务态度实在让人难受,还有人性吗?

 

    从事件发展经过来看,银行有故意刁难之嫌,最近这种“小鬼难缠”的类似事件很多,终其原因无非是“小鬼”高高在上,利用手中的职权胡乱作为,如果你点头哈腰,懂得“尊重”,敬烟塞“好处”,兴许事就好办多了。但,试问,人家等着钱救命,哪有闲工夫来玩“矫情”,就更不要说什么毕恭毕敬了。

 

    再者,虽说银行在制度上没有违规,但制度规则不能凌驾于人性之上,特别是人命关天的大事面前,银行应该先重后轻,先急后缓,而不是紧握着制度一点不能放,如果不放,只能扩大事件的严重性,一旦发生无法挽回的重大后果,不免让人对其失望甚至绝望。

 

    用“打针你就拔了针头让他过来。”的极端方法不仅显得笨拙也寒了人心,人心都是肉长的,如果换位思考,工作人员就能知道自己的失职之处,制度和人性面前,哪者为先,还需所有银行及工作人员好好反思和改进,只要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或许变通一下更为妥善,更能获得人们对银行服务态度的一致好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