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惨烈的一次抢救”该如何吸取教训

(2012-12-10 08:44:44)
标签:

生命通道

救护车

最惨烈的一次抢救

交通拥堵

无人让道

分类: 时评杂谈

   书小落文

    12月7日晚6时许,北京田村北路一名年过五旬的骑车人不幸被轧成重伤,王医生随车抢救伤者的过程中,亲眼看到一路上鲜有车避让,导致救护车艰难地“爬行”,眼睁睁地看着一个生命在她面前逝去。王医生无奈的说:“从现场到医院不到3公里的路,足足走了40分钟!”(北京晚报)

    现在看来,车祸及交通拥堵同样猛于虎,仅一次救护车的“爬行”救援行动,再次显得“治堵”问题迫在眉睫。该如何从这次“生命通道被堵造成伤者亡命中途”的悲剧中吸取教训警醒未来,值得所有人深思。

    不得不说,交通拥堵的“老大难”问题,一直令人头疼。显然,这次事故发生时,正值下班高峰期,车水马龙,不难预见,因为一个“红灯停”而拉长队伍,造成交通瘫痪的现象,屡见不鲜,但我想,纵然如此,任何人都应当尊重生命为先,自觉让出“生命通道”,共同挽救伤患者。

    只是,该如何让?往哪里让?仍值得有关部门拿出具体意见和措施。如,一名车主坦言,不是不让,而是没有应急车道,前方又是红灯,闯红灯会不会被罚?不难看出,大多数车主存在怕挨罚的焦虑,这种焦虑也形成了大多数车主自私狭隘的行车风格,就算面对救护车时,也食古不化,冥顽不灵。

    其次,从现场到医院不到3公里的路程,车程不到10分钟,因为堵车,足足走了40分钟。这似乎也暴露着部门之间协作的问题。“生命通道”被堵,救护队有无求援交通部门,交通部门有无发现这一现象,若发现了,有无及时采取紧急疏通或警车开道?作为救护队,面对交通拥堵,步步难行,是该原地犯难?还是抬上担架下车奔行,为伤者多争取一秒抢救的时间?

    再者,作为车主,面对抢救伤亡的救护车,是否该人性一点让出道来?让伤患者得到及时的抢救与治疗,让人间多一点真情,让社会多一点爱。毕竟,“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给别人留一条活路”,“也算是给自己留一条活路。”这样,才能问心无愧的做人。

    其实,这起悲剧本不该发生,只要大家都“动一动”,伤者就能得到及时的抢救和生还的希望,纵然,可能无应急车道,前面是红绿灯,闯红灯要挨罚都可以作为无法让道的借口,可是,有没有人想过,在面临切身利益时,人们为何总是先想到自己,而不是别人,甚至连垂死挣扎的人也不例外。这难道还不够令人反思己过吗?

    可见,城市交通拥堵再次迎来了新难题,如何给城市创建“生命通道”,光靠通道本身是完全不够的,要彻底保持“生命通道”的通畅,除了采取硬规定外,对人性冷暖的呼吁,也缺之不可。“最惨烈的抢救”也真的不应该再发生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