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8月27日《解放日报》发《读书当有光芒》

(2020-08-27 19:54:24)

读书当有光芒

2020年08月27日 08:05   来源:解放日报   

  刘诚龙

  袁枚说过一个读书故事,说有个老学究,夜行乡间小路,星月皆隐,时不时几点萤火,忽明忽灭,埋头走路间,忽见一人影影绰绰在前面走,老学究抵近瞧去:这不是死了好多年的阿明吗?阿明也认出了老学究。老学究胆子挺大的,明知遇到了鬼,也并不害怕,问鬼何往,鬼曰:“吾为冥吏,至南村有所勾摄,适同路耳。”

  老学究恰好也要去南村,人鬼结伴而行。行至一间茅屋,鬼吏突然对老学究说:轻点走,别惊扰人家。老学究问:干吗要放轻脚步?鬼吏说:“此文士庐也,不可往。”咦,怪了,你如何知道这间茅棚里住了一位大学士?鬼说:人啊,白天忙得天昏地暗,便精神涣散;到了夜晚,人睡着了,什么念头都不乱生,精神便归于一处。这时候啊,书读得好的,就在脑顶上大放光,“字字皆吐光芒,自百窍出,其光缥缈缤纷,灿如锦绣”。读书好与坏,光芒不一样。读得好的,光芒万丈,读得可以的,“亦荧荧如一灯,照映户牖”。鬼吏说,我到得这里,“此室上光芒高七八尺,以是知为文士”。

  读书会让人自放光芒?说着说着,快到老学究家了,老学究好奇,指着自家屋宇问鬼吏:“睡中光芒若何?”这个屋主人啊,哎呀哎呀,别让我说好不。老学究鼓劲,但说无妨,但说无妨。好吧,既然叫我说,我就说了啊:“见君胸中高头讲章一部,墨卷五六百篇,策略三四十篇,字字化为黑烟,笼罩屋上。诸生诵读之声,如在浓雾中,实未见光芒。”

  袁枚的鬼故事,更可以当寓言来读。老学究读书少吗?不少。环橱皆书也,环床皆书也,环桌皆书也,埋在书籍中,如埋在书山里。然则,他读那么多书,不是黑云压城,便是浓雾锁乡。读书几十年,心无所悟,不是乌烟瘴气,便是乌七八糟,全无读书人该有的精神明亮。

  读书多,是不是就读书好呢?明朝谢肇淛曾经谈过,读书人有三病,第一病是,“浮慕时名,徒为架上观美,牙签锦轴,装潢炫曜,骊牝之外,一切不知”。买了新房,有些人要以示风雅,专辟书房;房有了,书也花钱买了,买的都是精装书,可是,一本也没读过。第二病是,“广收远括,毕尽心力,但图多蓄,不事讨论,徒污灰尘,半束高阁,谓之书肆可也”。其实与第一病类似,都是求书多,舍得投资购书,稍有不同者,书他还是读的,并不全然当摆设,只是一个人读啊读,从不与人交流,从不与人讨论,从不把所学用于生活与社会。书读完,就完,然后把书束之高阁。这般人,不是读书人,不过是装书的书柜。第三病是,“博学多识,矻矻穷年,而慧根短浅,难以自运,记诵如流,寸觚莫展”。这个就是我们所说的知道分子。天文地理,化学物理,医护生理,天南地北,无所不知,古今中外,无所不侃。跟人聊天,没有他所不知道的,却有一样不知道:您对这事怎么看呢?知识有一万,见识无万一。

  患上读书三病者,“睡中光芒若何”?指定是“字字化为黑烟”,指定是“如在浓雾中,实未见光芒”。

  读书三病,其实是一病:无思。一个根本不读,自然零思考;一个是读是读了一点,读后就扔,读之十,思之一,也接近零思考;一个是读了很多书,并不融会贯通,并不与实际挂钩,他之读书,纯粹是为了卖弄知识,赢得博学之名,纵使有一二思,依然是离及格线的思考,相距甚远。

  袁枚谈读书,与谢肇淛谈读书,两人貌似各谈各的,实则殊途同归,谈的是一个事,读书要读,读要有所思。两人正是从不同角度,来证孔子所说的读书观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了那么多书,什么观点都提不出,什么见识都贡献不了,白读了。学必须有思,学而不思,好像是开花而不结果。

  袁枚说,读书有光芒,光芒有等差,“上烛霄汉,与星月争辉;次者数丈,次者数尺,以渐而差”。这光之等差其实是思之等差。思者,一者是思考,读一本书,读完后,要合卷想一想。这就是思考。然后,是思辨,所读其书,事实站得住脚吗?观点站得住脚吗?与历史与现实合拍吗?此比思考更进了一步。比思辨更高层次的是思想,树立自己独特的观点,更进一步是建立系统化的理论体系。

  思想,思辨,思考,读书所呈现出来的光芒,是有等差的。若建立了思想体系,那可是“上烛霄汉,与星月同辉”;成不了思想家,努力当一位思想者,人见之,则其散发出来的光芒,也是“次者数丈”;思想提不出来,也可以有思辨嘛,也至少要有思考嘛,只要你读书在思考与思辨,或者说,只要读有所思,则肯定都会有光芒。

  什么都看了,什么都忘了,一点儿也不去思考,则其读书,恰如老学究,读了那么多书,都“字字化为黑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