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8游记 – 苏州

(2010-02-25 10:36:48)
标签:

小夕的随想

拙政园

文征明

苏州

大观园

分类: 游走

从杭州去苏州。

 

小朋友总是把所有的东西分得清清楚楚,谁是最喜欢的,谁是第二喜欢的。我小时候最喜欢的水果是西瓜,其次是香蕉。但因为经济原因家里并不常常买水果,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买,而且每次都又有西瓜又有香蕉。记得那时我觉得特对不起香蕉,因为我总想先吃西瓜,但吃了西瓜以后,香蕉就怎么也显得逊色一些。在从杭州去苏州的路上,我一直想着小时候这个故事。

 

然而苏州却并没有让我心怀愧疚,因为苏州的美和杭州是不一样的。我说杭州是漂亮的,那苏州无疑是美丽的。苏州的美沉静,远离喧嚣浮躁;它虚怀若谷,胜过众星捧月。

 

虽然也有必不可少的商业中心观前街,也有红灯笼满挂的酒店饭馆,还有星巴克这样的西方咖啡文化,但一点也不减少苏州的古典气息。从观前街走出来不过10分钟,已经是简单的流水石桥,一路散步可以走上半个小时。还看见趁着夜色在小河里放莲花灯船的游人,放船的人脸上并不见平常放灯船的兴奋,不知道是不是被这城市的雅致所感染,有了克制的情绪。

2008游记 <wbr>– <wbr>苏州

    由于在杭州比计划中多留了一天,所以在苏州的时间就显得不足。我们先去了最著名的苏州园林-拙政园。

2008游记 <wbr>– <wbr>苏州

    大门是古旧的味道,算不上古色古香,却有一番颓旧却不以为伤的意味。拙政园,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为江南园林的代表作,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拙政园所在地最初是唐代诗人陆龟蒙所居之地,建成后由王献臣命名,取自晋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此亦拙者之为政也”。

2008游记 <wbr>– <wbr>苏州

    最初由文征明设计的拙政园图今天的模样。就算不清楚文征明是谁,也认识与他并称“吴忠四才子”的朋友唐寅--唐伯虎。

         
    其实之所以来拙政园是因为我的《红楼梦》情绪,曾经读了四遍红楼,一走到苏州便想到大观园。虽然我不太确定是否有确凿证据证明拙政园即大观园--若知道的朋友请指点一下--但似是而非若隐若现的“巧合”之处让我不得不进来参观一番。但一进门就看到的,却不是“一带翠幛挡在面前”,而是一条长长的竹子走廊,走过混凝土的走廊,走过木头的回廊,虽然不知道用心为何,这竹廊倒也别具新意。

2008游记 <wbr>– <wbr>苏州

    或许是我的入口不对所以没有看到贾政领着众清客看到的大观园。从竹廊走过,后面便是一律的亭台楼阁,水榭花坛。说不上失望,毕竟这些细致精巧的构造在中国不计其数,所以只有K不时点评上两句。而我只是默然地走在园里,试图体会当年大观园里的感觉。当然,未果。

    因为是国庆期间,游人很多,每个地方都比当年最热闹的“寿怡红群芳开夜宴”还要热闹。总的来说,游览拙政园不算失望,但也算不上什么欣喜可言。倒是应验了K说过的一句话,在中国,凡是被宣称为最有名的,最有特色的,结果大都流于平凡。不能怪这些事物本身,只能说是它们的名气引来太多模仿者,而且模仿者只追求模仿得像,而不用费尽心机重新设计,并且特别是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它们更是遍布各地。当你终于看到真正的经典时,已经被这些模仿者搞得审美疲劳。

 

    欣慰的是这毕竟是经典的源头,苏州才是唯一一个真正浸染着这些经典走过历史的城市,它的内在气质不是任何一个模仿者可以学会的。这或许是唯一可以让我们庆幸的一点,也是支持着我们创造经典的一点。、

    如果有机会去苏州小住半月,大约我才可以更深地体会这份美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