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何香港医生也会开错药治死患者?

(2011-07-14 11:28:33)
标签:

医疗事故

医生

医院

医德

治死

患者

健康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

    香港《文汇报》7月14日报道,香港某公立医院发生一起医疗事故。一名医生在给患者开处方时,误把其他患者的药方“合并”到这名患者的处方中。患者用药后病情急剧恶化,不治身亡。

    这事如果发生在中国大陆,就很好解释了。按照人们的“常识”,大陆医生是缺少责任心、缺少医德的,因此很容易给患者乱开药、开错药。如果在大陆发生这种事,只要把当事医生拉出去毙了,再在各大网站、论坛、博客、微博和电视上痛骂医生一番,最后让医院赔偿死者家属几百万,问题就解决了。可是,这件事偏偏发生在香港,而香港的医疗一直以质量优良著称。这就不免让人“费解”了。那么这起医疗事故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经调查,当事医生是一名实习医生,本来不应单独处置患者。但由于医生人手不足,只好安排他值守夜班,承担治疗工作。截至开错处方的时候,他已经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了。

    看到这些信息,假如不是对医生怀有特殊的成见和仇恨,那么应该可以得出比较客观的结论了:当事医生本人应该负有一定责任;但是,医生人手不足、安排实习人员单独值班处置患者、让医生超时间工作,是导致医疗事故的不可回避的原因。

    在大陆医院,实习和进修医生承担正式医生的工作,医生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甚至二三十个小时,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医疗事故与当事医生自己有关,但与工作强度、工作时间、工作条件、工作安排也不无关系。有人说,医生掌管着人的生命,就应该拥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要求自己,确保不出差错。说这种话的人,大概心里还抱着“人定胜天”的理想主义,却忽略了客观规律。人不是机器,不可能不出差错,不可能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连续长时间工作,身体和心理状态不佳,疲劳倦怠,都会导致记忆力、判断力、观察力、反应速度下降,进而引发工作事故。这是客观规律,不是靠医德和责任心就能解决的。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宣扬“牺牲奉献”。让劳动者无偿加班,违背健康原则和安全原则,超时间、超强度劳动,似乎成了好事,甚至是光荣。但实际上,这种做法不但是在践踏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是在放任和催生工作事故的发生。通过少雇佣医护人员、强迫医护人员超时间、超强度劳动来降低医疗成本、压低医疗价格,表面上看是在恩惠患者,其实是在坑害患者。一旦发生医疗事故,直接受害人就是患者。

    在民航领域,为了保证飞行安全,往往要给飞行员较高的待遇,并安排充裕的休假,提供公费疗养。同时,还要限定飞行员的最大飞行小时数,原则上不允许超时飞行。假如哪个航空公司强迫飞行员超时疲劳飞行,乘客一定会斥责这家公司为了省钱而不顾乘客性命,并且不敢乘坐这样的航班。然而,在医疗领域,加班加点、疲劳工作却成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常态,节假日、公休日、休班、休假都成了水月镜花,名存实亡。

    每次发生医疗事故,人们在谴责肇事医生的同时,有没有思考过:该医生的生存状态如何?身心健康如何?昨晚睡眠如何?午饭是拖到下午几点才吃的?截至发生差错的时候,已经连续工作了多长时间?医院是否制定了周密并且切实可行的制度,并配备了足够的人手,实施核对、检查、复核,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差错?

    对于医德败坏、责任心差的医生,当然该骂该罚。但是,医生是工作在特定的医疗体制之中的,是医疗体制在引导医生的行为,是医疗体制在根本上决定了医疗的质量和安全。如果总把眼光盯在一线医护人员身上、总把板子打在一线医护人员身上,而不去审视和变革医疗体制,那么,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问题就永远得不到解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