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何罪之有?(下)
(2013-06-24 22:07:30)
标签:
砸手机教育暴力 |
分类: 一诺千金 |
手机何罪之有?(下)
编导:忆梓
2013年6月27日
【导视】
手机进入校园已是不争的事实;
是“堵”?是“疏”?双方各抒已见。(柳平:那你这不是强迫人家爱你吗?我爱爱爱,爱你不够,可是你就是不知道享受,这个时候我给你一耳光。每个家长把手机都砸了,还到你国华去干吗?我只要砸手机就上大学了,不到国华去啊。刘绍阳:高考的升学率,也是考量学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
两种不同处理方法,效果截然不同;学校砸毁手机的背后,说明了什么?
《手机何罪之有?》,《一诺千金》马上播出!
(主持人)在昨天的节目时间里,我们跟大家聊到了关于手机进入校园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那么今天的节目当中,我们先看一看上次节目的主要内容。
【上集精彩回放】
柳平:我想一般的老百姓,如果背后有那么一排尸体,他绝对不会感到心里暖和,他肯定是透心的凉。为什么凉呢?因为展示的是尸体,这尸体来源于你们学校。
刘绍阳:关键是想给学生起到一个警示作用,在高考之前。
柳平:手机有何罪?学生就算有错,手机该死吗?张三有罪,李四该死吗?除了判它的死刑,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刘绍阳:所谓矫枉必须过正,重症必要猛药医。
柳平:还有一句话,过犹而不及。
刘绍阳:为什么国家还有死刑?
柳平:对。
刘绍阳:对啊,如果说跟他们做思想工作,能够解决问题,终身收监不就完了吗?
柳平:也有是迫于你的淫威,你的压制,你的打击,你接二连三无以复加的这种侮辱。你在以暴施政,是暴政啊。
主持人:柳律师,我们给刘校长一点说话的权力。
刘绍阳:柳律师他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
【短片】街头测试大家看见手机被摔的反应
(解说)砸手机别说学生了,大人都不一定能接受。不信,我们去做个试验,也别那么重口味,咱们就摔手机,看看大家有什么反映?
街头采访1:(我不知道水货,你看一下这个,你按一下。你怎么了?你摔的?)这个当然不是我摔的。(不是你摔的,我们去修怎么样?)去修呀?兄弟,你这个讹人也太那个了吧?(这个,这个。)
街头采访2:(你了解吗?我这个最近出了点问题,你帮我看一下。你帮我按一下这个。)吓死我了。(没事,再来一次。你接着行不行呀?逗你玩的。)
街头采访3:(你听了那个新闻了吗?就是课堂上,那个老师把学生手机给砸了。怎么样,你觉得?)我觉得这个有点太过了。(是吧?)没有必要。
街头采访4:我觉得从个人角度来说,我觉得是老师做的不对。
街头采访5:我觉得老师毕竟是为人师表,我觉得就算有情绪,也不应该发泄在学生面前。
【访谈】
(主持人)其实我们还做过一个调查啊,就是调查了二十名初中生,还有高中生,大约有半数的学生,就是我们这有个数据,就是对学校内是否可以使用手机持中立态度;然后有一部分的家长发现,就是有十名(接受)家长采访发现,有超过半数的家长不支持孩子带手机。刚才通过我们的短片,大概也是一半对一半,也就是说刘律师跟刘校长打了个平手,就是支持柳律师的和支持刘校长的,基本是一半对一半。
柳平(著名律师):那我就告诉你,我要多说两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是因为我们还是一个封建残余比较强大的国度,家长、师长都是可以左右学生命运的人。可是我们(不应)忘记,受教育者他也是一个人,他应该受到尊重。
(主持人)这牵涉到我们国家教育体制的问题。
柳平(著名律师):理念,最主要是理念。你不能以暴政之方法,你不能以强制之方式,去这样去磨造我们的人才。昨天的高考终于落幕了,那么昨天考场上走出来这些学生们,不一定都要走向大学。你不就是国华是个复读学校,你就是为了重新进入大学校门而设的学校。
(主持人)人家就是为了读大学而准备的。
柳平(著名律师):对,我尊重你们这样一种约定的取向,但是切记不要忘记教育机构的根本的职责。你既要培养我们的人才,像园丁一样,你又要考虑培养园丁每一阶段的任务指标的完成,有多少升学率。你更要看到这种教育模式和理念造就下的人,能不能成为真正的人才。像这样强制、暴力引导出来的严重后果,不是一年两年就能显现,它可能是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会显现出来。到那个时候,当他们又成为了一个家长,成为了一个师长的时候,也以暴政施教,会是什么一个结果?
刘绍阳(国华复读学校校长 “砸手机”事件当事人):我现在也是个小孩的家长,我想柳律师谈到的可能是一种理想,是种理论的状态。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它就会碰到很多难题。刚才柳律师打了个比方,老师是园丁,那么园丁在种花、在照顾花草的时候,他需要给他修剪,他需要剪掉一些长歪了的,你要给他掰正,对吧?这也是其中一个手段而已。还有呢,砸手机只是我们学校的其中一个手段、一种教育方式,我们更多的是在用赏识教育,我们去欣赏他、鼓励他,鼓励他的优点,我们也会用温情去感化他,我们老师对学生是非常好的。
柳平(著名律师):很好嘛!
刘绍阳(国华复读学校校长 “砸手机”事件当事人):非常好的,对吧。那么当这些方法都不奏效的时候,对于那种极个别的、极少数的学生,我们就等于是通过砸手机这种方式,让他吸取点教训。
柳平(著名律师):那你这不是强迫人家爱你吗,我爱爱爱,爱你不够,可是你就是不知道享受,这个时候我给你一耳光。
刘绍阳(国华复读学校校长 “砸手机”事件当事人):那也谈不上。我们确实作,为我们来讲压力很大,小孩的压力也很大,家长的压力也很大。我们只有,最多只有十个月的时间,那么如果他在前期还花了一两个月的时间,你来给他去谈一些大道理,有时候语言是苍白的,行动才是有利的。
柳平(著名律师):你现在终于承认了,你是要用行动来实现你的目的。而这个行动是要用这种暴力的手段,这就是你的错误。
刘绍阳(国华复读学校校长 “砸手机”事件当事人):我们的目的是一种良好的心愿,我们的目的也是学生的目的,也是家长的目的。
(主持人)柳律师,我在这里啊,暂且我帮刘校长说句话。我们现在所有的,不管是小学、中学到高中啊,这个升学率的问题啊,我们原来一直我们在媒体经常说,不能老是以升学率啊,有多少初中到高中,高中到大学,我们向来经常宣传不要教育体制老是宣扬这些东西。但是,在我们现实的生活当中,可能,比方说你的高考率、升学率,好像就作为这个学校能继续办下去,比方说刘校长的学校,今年没有人复读读大学,明年又没几个读大学,可能再办个若干年以后,他这个学校的生存就出问题。
柳平(著名律师):在这一点上我和他没分歧。他这个复读学校,就是为了追求上大学。我反对的是他这种治理、教育的手段。
(主持人)我是在说,您可以同情同情他。
柳平(著名律师):不,这个我在某些方面是理解、是支持。这不是用情来解决问题的地方,我们现在讨论的是一个法理的问题。
(主持人)律师是讲法的。
柳平(著名律师):最严重的问题,我再小结一下好不好,不然我们争论半天你不知道我到底反对你什么?我反对你是以这种没有法律依据的、暴力手段,去处理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这是一个;第二个,你这种处理不一定就能达到你的目的。你能说这个升学率是砸手机砸出来的吗?你有没有这样科学的统计告诉我?否则的话,人家不到你那去读复读学校。每个家长都把手机砸了,还到你国华去干嘛?我只要砸手机就能上大学了,不到国华去啊。
刘绍阳(国华复读学校校长 “砸手机”事件当事人):砸手机不一定有效果,但是不砸手机,对他的影响一定是非常严重的。
(主持人)那么根据你们两位所说的问题,其实在我们的记者调查当中,也不是刘校长他们学校一家采取这种过激的手段。在湖北以外的地区呢,我们也给大家看一个短片。同样一个城市,对学生(使用手机)有两种做法,我们来看一个短片。
【短片】
(解说)记者来到了广西贵港市平南县实验中学,找到了该事件校方的相关人员刘全领主任,他向记者讲述了事情发生的经过。
(采访)平南县实验中学高一年级主任 刘全领:下课之后,也就铃声刚响,我结束自己的课,迅速到隔壁的班,看到这个张同学,靠近窗户那里坐,她神情相当紧张。我走到她跟前说,我说你先起来,离开座位,一部非常醒目的,给我的印象很深刻的,就是黑色的带红边的手机,放在书桌里。因为这个书不是太多,在书桌里面相当的醒目,我拿在手里一看,正处在QQ状态。
(解说)刘主任说,张同学的行为不仅影响到了她自己,还严重影响了周围同学的学习及老师的教学,所以学校才决定立即开除张同学的。到目前为止,学校因为手机问题,已经开除了19人,校方认为,为了学校的学习环境,这种做法合乎情理。
(解说)记者在平南县采访时发现,在同是平南县的环城高级中学也有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入学校的规定。但是从2007年规定制定以来,校方主要以教育为主,从来没有为此开除过任何一名学生。
(采访)平南县环城高级中学校长 林发枝:学生如果带了手机来,第一个,我们先让他把手机交上来,我们代他保管,你可以先把手机关掉,我们不看你的东西。我们叫他写一份说明书,一般会叫家长来学校,进行家校共教。你家长先把这个手机拿回家,不要给他使用。
(解说)教育专家认为,做为现代信息社会的一个工具,学校不必视手机为洪水猛兽,而是应该正确引导学生科学合理的使用手机。学校在制定这一校规的同时,应该考虑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单方面制定的校规仅仅因为使用手机就被开除,被开除的学生很可能会产生心理问题。
(采访)广西师范学院教科院心理学系主任 曾玲娟:开除这个事情,对学生心理上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他会背上一个污点,会影响他的自信心,甚至是人生路上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解说)教育专家认为,学校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教育学生,甚至感化学生,对学生使用手机要进行有序管理,引导学生注意节制。
(采访)广西师范学院教科院心理学系主任 曾玲娟:一个人的成长首先他要成为一个人,然后才是人才。中学生的可塑性还是非常大的,从他的思想转变上入手,而不仅仅是强制性地改变他的行为,就像一个急刹车一样。
【访谈】
(主持人)我们看过这个广西的平南县的短片之后,很有意思的就是,契合了你们两位刚才所说的个人不同的观点。正好有两个学校,也是对学生使用手机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办法。比如说对于刘校长的砸手机和广西的开除,您觉得哪一个更厉害?
柳平(著名律师):那我首先说,开除显然是比处分物要更重,他涉及到人的爱教育权利。作为一个法律人,在这里要旗帜鲜明的说,义务教育法下的教育,要受国家法律的制约。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违反制度的学生不得开除。如果那个学校的学生是义务教育年限的学生,那你开除是违法的,是违法的。那比较起来,他这个个砸手机似乎比开除学生要来得轻一些。那他能开除吗?他是要学生来复读,升学率张扬它的教学水平,然后交的学费得满足他们的收入,所以他一般他不会选择开除。他折中而处之,但这种折中处置里头,仍然有违法的问题。要比较,这样去比较。说到这来,有人说你站着(说话)不腰疼,他刚才说了,我站着(说话)不腰疼。站着,有时候是必须的,腰疼也得站着。为什么?他要树立一个榜样。
(主持人)姜文说的,站着就把钱挣了。
柳平(著名律师):老师站在三尺讲台,以他的言行传道、传教、育人,告诉你怎么站直了走,不要走歪了。不要选择一些错误的手段,将来犯罪了,说我手段是为了好目的,那你手段还知道有一个过失杀人吗?还知道有一个过失伤人吗?
【导视】
手机进入校园已是不争的事实;
是“堵”?是“疏”?双方各抒已见。(柳平:那你这不是强迫人家爱你吗?我爱爱爱,爱你不够,可是你就是不知道享受,这个时候我给你一耳光。每个家长把手机都砸了,还到你国华去干吗?我只要砸手机就上大学了,不到国华去啊。刘绍阳:高考的升学率,也是考量学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
两种不同处理方法,效果截然不同;学校砸毁手机的背后,说明了什么?
《手机何罪之有?》,广告之后,继续播出!
【访谈】
(主持人)您对刚才这个片子啊,我想刘校长应该是深有同感。特别是对这个开除的啊,您可能觉得我比他还好点,是不是有这种感觉?
刘绍阳(国华复读学校校长 “砸手机”事件当事人):他作为一个高中学校,把小孩的学籍给开除了,等于是剥夺了学生的权利,我们不存在这样一个问题。
(主持人)那您分析一下啊,刚才柳律师说的,他觉得我们国家的教育制度首先应该保护孩子的身心健康,身心健康是最重要的,然后才是你的学业。您分析一下,其实很多人都是这么想的,但是为什么在现有的体制下,我们的教育就像你们这样,往往要(采取)一些过激的手法,让孩子得到更多的实惠,就是考大学啊,升高中啊,等等这些。为什么会出现跟您学校一样的做法?他是出于一个什么心理在影响呢?
刘绍阳(国华复读学校校长 “砸手机”事件当事人):作为现在这个阶段来讲,尽管我们大家都在提倡素质教育,但是最终高考的升学率也是考量学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尤其作为我们来讲,升学率就是我们学校的生命。小孩到我这里来读书,他考不上大学,他就不会再来了。最终学校要出升学率,这个学校的名气才会好。尤其出名校,清华北大的学生,你看哪个学校考了清华北大,大家说那个学校好。但是有的学校它素质教育做得再好,他不出名。
(主持人)那我们想听一下,你们学校的升学率到底是一个什么情况?
刘绍阳(国华复读学校校长 “砸手机”事件当事人):我们学校在复读学校里面来讲,升学率应该是名列前茅的。
(主持人)有一个数据吗?
刘绍阳(国华复读学校校长 “砸手机”事件当事人):一本的升学率在20%以上,一本,这个线比省线就高多了。那么到这里来复读的学生呢,平均提升大概在60分以上,最高的可以提高到200多分。
柳平(著名律师):广告之嫌,广告之嫌。
刘绍阳(国华复读学校校长 “砸手机”事件当事人):数据可以到查阅,欢迎到学校来查,我们所有的成绩在网上是可以查到的。
(主持人)刚才刘校长说的这些,就是为他已经发生的行为在进行铺垫嘛。
柳平(著名律师):首先不能求证。
刘绍阳(国华复读学校校长 “砸手机”事件当事人):有求证的办法,可以到学校来查。
柳平(著名律师):我也不求证。因为你是复读,你是半成品,甚至本来就是精品到你那去来复读。但这些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绝对不会有过被砸手机(的经历),否则他来了,他不会再用,那不是砸出来的。我坚决反对砸手机能够砸出升学率的点的这样一个观点,这个是错误的。即使有这种可能,那也不能采取这种办法。
(主持人)我想问一下刘校长,为什么要采取这种连你自己都认为这是一种过激手法的一种不得已的办法,来提高学生的成绩呢?
刘绍阳(国华复读学校校长 “砸手机”事件当事人):其实我觉得这个有点以偏概全了。我们今天在谈论砸手机的问题,砸手机只是我们学校管理的其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我们更多的是一种,首先你看要请优良的老师,高水平的老师;第二呢,在平时的学习过程当中,老师的一种督导,老师的一种责任心。
(主持人)就是你的传道授业还是有的。
刘绍阳(国华复读学校校长 “砸手机”事件当事人):那是前提、那是基础。但是呢我们考虑的就是什么呢?要想保证学校学风的纯正,我们其实想达到一个什么呢,我们想达到一个理想状态把,想把手机给禁绝掉,就是这样子。
柳平(著名律师):千万不要这样啊,你不要想到禁绝。
(主持人)他有点一厢情愿。
柳平(著名律师):别别别,禁绝掉了吗?你曾经作过学生,在校期间不得谈恋爱,你就没爱过?当然你可以说没有。在校期间,不得吸烟,你就没吸过?你可以不承认,那都是错误的行为。我现在要说的是什么呢?在校期间,不能穿奇装异服,他穿了他就坏了吗?不一定。这个我暂且不说,你是手法无能,我只能说你的心太不无奈。但你心太无奈,你要想想怎么造成的?你要向现行的那些不良的做法挑战,包括自身。其实我今天已经感觉到,在这个问题上,你有那么一点谦虚。这个谦虚很好,你既然已经承认了砸手机在你所有的管理手段当中,只是那么很小很小的一点点。既然那很小很小的这一点点,也有不少的人不接受,你干嘛就不坦坦荡荡的说,我今后不这样做了呢?你已经砸了的就砸了,我希望你以后不要再砸。
刘绍阳(国华复读学校校长 “砸手机”事件当事人):您听我说,您听我讲,就像您说的,学生你禁止他吸烟,他还在吸烟;你不想他谈恋爱,禁止他谈恋爱,他还在谈恋爱。
(主持人)禁止吸烟,把烟烧了。不谈恋爱怎么办?
刘绍阳(国华复读学校校长 “砸手机”事件当事人):作为老师来讲,我们得去努力、去争取。尽管来说,可能最后的效果我们无法控制,但是我们得往好的方向去努力。如果你连努力都没有,那就没有希望了。
柳平(著名律师):我举双手支持你的努力,我只是不同意你采取禁而求到绝。告诉你吸烟我也反对,学生期间恋爱我也不赞成,但是期望你不要给自己定一个不可达的目的,不要靠尽去绝,要导、要疏。
【短片】街头采访上学犯错会受到什么惩罚?
街头采访1:(你上学的时候乖吗?)蛮乖的。(是吧,那有没有出现这种情况,肯定不是你,因为你乖嘛!就是说你同学,玩手机、看漫画,反正干不该干的。老师怎么办?怎么惩罚?)高中的时候,老师肯定会让罚站,把你叫出去;大学的时候,老师就视而不见了。
街头采访2:老师一般就是会把你叫起来回答一个问题,然后会让你上课注意听讲。如果回答不出来,就正好跟你说,你要上课注意听讲;如果回答出来的话,老师就说,就算你懂了,上课还是要听讲啊。
街头采访3:(你课堂上有没有玩手机、看漫画什么的?)有的。(老师看见了怎么办?)看见了可能没收,应该会的。(没收是吧?)没收和罚站吧。(叫家长,是吗?)差不多。
街头采访4:(你出现过这种情况吗?)我倒没有。(我信吗?)啊?(我信吗?我。)你应该信的呀。(你看你朋友都不信。)我朋友都很信的。(那他们是学生的时候,有吗?这种情况。)这种情况,应该多多少少都会有的。(那老师怎么惩罚?刚才你没说的特别清楚。跑操场呀,还是?)例如让你站起来,站在教室的后面罚站,然后让你站出去。
【访谈】
(主持人)还有一个,柳律师啊,我觉得是不是咱们刘校长的学校啊,是不是就是因为适应了我们当下的教育体制,而出现的这种所谓的高考复读学校?所以才出现了这么一种情况?
柳平(著名律师):这是显而易见的,但它是合法存在的。
(主持人)还是我们的(教育)体制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吗?
柳平(著名律师):我们的体制 ,你只能说现在问题具有普遍性。它千百年来,中国大陆就流传、就沿袭着这样一种科举制度。而科举当中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考试;考试里面最关键的成分,分数;而分数的得来,就是十年寒窗,闭门苦读,禁绝一切娱乐。可是这样的人,出来未必就是人才,有木头的、有石头的,有连木头、石头都没有变成而跳了楼的,他刚刚说跳楼的。我现在担心的是什么呢?你如果再这么下去,你这种逼、你这种压,未见得最后就不会出现被逼疯了、被逼跳楼了,你别砸了。
(主持人)可能这个另外那不同意你的50%的家长,还是觉得你站着说话不腰疼。
柳平(著名律师):还有千万别心存侥幸。过去有那么些家长支持你砸,甚至他举例,有个iphone5被砸的来感恩戴德。这个学生也许将来进了清华北大,他去砸汽车,对不对?但是我想,他来感恩,你应该理解,他是理解你的良好初衷,理解你的正义的出发点,他未必就接受你砸他的手机。如果这个时候你教育他,老师当年收你的手机,是让你集中精力好好学习,现在你成年了,进入大学了,老师把当年收的iphone5还给你,让你从中去想想当年老师的之难,老师的之爱,同时希望用好iphone5,有利于今后的学习,这不是两相都好吗?
刘绍阳(国华复读学校校长 “砸手机”事件当事人):我们也在以疏导为主。
(主持人)还有就是我想问一下柳律师,我还是在为另外同意他的50%的家长想。这些家长可能还是觉得你多管闲事了,我就爱到刘校长那个学校去,我就喜欢他砸手机,然后送我儿子去读大学。
柳平(著名律师):喜欢刘校长,我不反对;喜欢国华,我也不反对。你说这50%的家长,当时投票赞成的他,我也可以考虑是真的。但是这些家长们,他们未必就真的不心疼那被砸的手机。
(主持人)他肯定心疼,就像他刚才说的,跟考大学,手机的价值比起来,可能家长可能就忍疼了。
柳平(著名律师):对。现在是有50%的说不该砸,对吧?现在有50%的说你砸是物有所值,但他是物有所值,他是把他自己放到一个与学生的所谓高考成绩上去比较,他并不是说必须砸就砸。而且校长也承认,他这只是他的手段中的一点点,他们绝大多数不是砸出来的,那既然绝大多数不是砸出来的,那证明还是有好的手段。
(主持人)还有一事,我觉得很奇怪,我们在片子当中看到,比方说孩子手机被砸一个,然后家长又给买一个,你说这家长不是傻冒儿吗?
柳平(著名律师):不傻。家长这个时候可能就要鼓励这个学生与不当的压力、与不当的管制抗争,这是民主进步的精神。
(主持人)是这样的吗?
刘绍阳(国华复读学校校长 “砸手机”事件当事人):柳律师谈的呢,我刚才讲,很多是从理论,理想状态。从理想、理论上来讲,我的想法跟柳律师是一样的,对吧?那么这个小孩,现在尤其是独生子女,从小在家里就是小公主小王子,家长也是很无奈。当学生犟起来的时候,家长也没办法,有的时候你看,有时候买个手机是为什么呢?哄着他去学习。作为我们来讲,这就是我们的苦衷了。事实上,我们也希望学生能够自觉,能够更好的去学习。但是呢,他养成的那些坏习惯,确实不是我们在短期内能够去解决的。另外刚才柳律师谈到说,我们今天砸了他的手机,将来他可能成才了,他去砸汽车。我觉得这有点风马牛不相及。
柳平(著名律师):同样一种手段、同样一种理念,以暴施政。
刘绍阳(国华复读学校校长 “砸手机”事件当事人):我举一个例子,很多学生在小时候上学的时候,可能班主任看他不认真,一巴掌打过去,这种小孩可能将来成才了,他当领导之后,他会看到我的下属怎么样,会一巴掌打过去吗?两码事情。小孩子有时候是没有自控力的,这个年龄阶段,他的自控是不够的。其实是什么呢?我们在帮助他建立一种自控的能力。
柳平(著名律师):我再三强调我的观点是,学校应有秩序,秩序应靠制度来形成。对违反秩序者应该予以追究,这个我都支持。我不同意的是,对学生受教育者人格的不尊重,对社会财富的简单的采取毁坏的手段,我更反对的是暴力。暴力,这是我今天最主要反对的。
刘绍阳(国华复读学校校长 “砸手机”事件当事人):当然对于我们来讲,作为学校来讲,也不希望砸手机。
柳平(著名律师):那我就问你,砸手机是不是暴力手段?回答我。砸手机是不是暴力手段?
刘绍阳(国华复读学校校长 “砸手机”事件当事人):一种无奈之举。
柳平(著名律师):是不是暴力手段?显然你是不得不承认砸手机是暴力手段。还是施仁政吧。
(主持人)也算是一个极端行为。
柳平(著名律师):还是怀柔吧,还是施爱吧,还是施仁吧!
(主持人)其实今天这个话题说到这,我觉得这个话题已经很明朗了。我们每个人,不管是我们的柳律师也好,我们的刘校长也好,出发点真的是都是在为孩子着想。但是我们从柳律师的这种从内心热情洋溢的谈话,我们可以看出来,就是说我们全社会最终应该为孩子,为学生营造一个快乐生长的环境。而不是说一天到晚就像他的妈,就像他的爸爸一样,每天想的就是我什么时候能考到大学去。其实我们的教育应该更多的是给孩子一种快乐的成长过程,要培养他们高尚的人格,其次才是给孩子传授知识。说到今天呢,实际上今天我们都是坐着啊,我们也没有站着说话不怕腰疼,我们三个人的腰也都不疼。我们也感谢电视机前的观众,陪着我们度过了30分钟的时间。下期节目,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