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特殊人群就业机制如何建立?

(2012-09-16 19:58:06)
标签:

特殊人群就业

杂谈

分类: 政协论坛

特殊人群就业机制如何建立?

(编导:忆梓  摄像:王凯  高翔  主持:冯莉  制作:芮又铭   编审:桂林)

2012916  武汉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政协论坛》栏目播出)

 

(导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特殊人群就业困难重重。今年4月至7月,市政协围绕探索建立特殊人群就业机制展开专题调研。这次调研都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什么成效?怎样建立特殊人群就业机制?敬请关注今天的《政协论坛》。

 

(主持人)特殊人群,是指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社区矫正人员和戒毒人员。他们是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重点对象之一,也是需要给予特殊关爱的社会群体。做好这部分人的工作,尤其是解决好他们的就业问题,对维护社会安宁和谐、长治久安十分重要。

 

(解说)阿康曾因抢劫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减刑后实际服刑长达17年,剥夺政治权利7年,出狱后在东西湖区司法局接受矫正。

 

(采访)阿康(化名):我们刚出来找工作也很难,/那个时候我就很伤心,我就觉得这个社会怎么还是对我们这种人不能容纳呢?我也感到很失望,也很迷茫。

 

(解说)此时,司法局、司法所、社区矫正组织找到了阿康。针对他长期和社会脱离的情况,从法律意识、回归社会的心态等方面,对阿康进行心理矫治。

 

(采访)东湖西湖区将军路司法所副所长 殷果:主要是促使他融入社会,/有一种社会的认同感和一个回归感,(让他感到)社会、家庭、朋友都没有抛弃他,也没有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而是真诚的在接纳他。

 

(解说)在矫正工作者的帮助下,2008年下半年,阿康在一个小区应聘当上了保安队员。由于他工作努力,待人诚恳,从而赢得了人们的信任,经理也耐心地教他学习物业管理知识。阿康先后取得了电机管理员资格证、消防安全员资格证和物业经理证。去年底,有一个新的小区组建物业,阿康在老领导和同事的鼓励下,全力以赴,最后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功地竞聘为物业经理,开始组建自己的团队。

 

(采访)东西湖区将军路司法所主任科员 普东山在我们的鼓励和物业的支持下,他向目标奋进,最后达到了他三五年可以当经理的梦想。

 

(主持人)阿康是幸运的,不但拥有了幸福的家庭,自己的事业也已经开始起步了。但是对于大多数特殊人群来说,他们就没有阿康这么幸运了。由于社会的偏见,他们在找工作时,会遇到重重阻力。为此,今年4月至7月,市政协围绕探索建立特殊人群就业机制展开专题调研。这次调研都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什么成效?怎样建立特殊人群就业机制?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今天参加我们节目的嘉宾有:市政协常委、市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阮学国先生;市政协委员、市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徐良俊先生。欢迎两位!两位都是亲自并且多次参加这个主题的调研活动,通过多次参加这个系列的调研,目前武汉市特殊人群的基本情况是什么样的呢?

 

市政协常委 市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副主任 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阮学国:目前根据我们登记在册的这三类人员,一共是两万九千多人。其中刑事解教人员是一万一千多人,戒毒人员是一万五千多人,社区矫正人员是两千八百多人。这些特殊人群呢,他们没有竞争的优势。那么从我们调查的情况来看,就是有60%的特殊人员,他的学历是在初中的水平,初中学历,另外有60%以上的没有专业的技能。所以它的竞争能力和岗位的需求,确实有差距。

 

(主持人)市政协这次调研活动持续了三个多月的时间,举办专场招聘会是一大亮点。在调研期间,一共举行了几次送岗招聘活动呢?

 

市政协委员 市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副主任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徐良俊:在市区调研专班的推动之下,各个部门通力协作、市区联动,组织了十多场专场招聘和送岗活动。累积提供的就业岗位有五千多个,最终促成了807名特殊人员实现了就业。在这里我要特别提一下的是,713号,在市政协的大力组织和推动之下,我们在市人力资源市场组织了一场特殊的招聘会,其是有27名政协委员企业家提供了就业岗位。在这次招聘会上,我们进场求职的特殊人员,我们统计有260多人,最终在招聘会上达成了就业意向的有110人,当场录用的有45人。

 

(主持人)除了招聘会以外,这次调研还开展了哪些活动?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取得了哪些成效呢?

 

市政协常委 市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副主任 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阮学国:我们这次调研活动,除了举办专场的招聘会以外,我们还到监狱、劳教场所进行走访调查,送岗位到监狱,送岗位到劳教场所,和劳教场所、劳改场所对接。像我们硚口区、洪山区,都做了这样一些工作。在这个调研活动当中,我们发现了一大批先进的典型,好的事例,包括我们黄陂区,它专门由民营企业家建立了一个阳光驿站,来安置这些我们所说的这些特殊人员来就业,使这些人回归社会以后,生活上有了着落,看到了自己的前途和光明,所以没有一个重新犯罪的。

 

(主持人)725号,中央综治办对武汉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称“武汉的做法,对创新特殊人群管理服务体系,提供了一个重要范例。”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评价?这个示范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市政协委员 市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副主任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徐良俊:第一个方面,通过这次调研活动,促进了对特殊人群的管理,从过去的只重管理,到管理与帮扶相结合的转变。那么这次就把就业的这种帮扶,与管理的帮扶相结合起来,而且把就业的服务,把管理运用到就业的服务当中。第二个方面,它促进了把特殊人员的就业,纳入到全社会就业的统筹规划和管理。那么通过这次调研以后,我们深深地感到,要切实地把各类人群,需要帮扶的人群,都要纳入到整个就业的统筹规划和安排之中,特殊人群也不例外。第三,我觉得它促进了,推动了怎么样建立一个帮扶困难人员就业的一个长效的、相互上下联动、互相配合的一个联动机制。

 

市政协常委 市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副主任 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阮学国:我们这次调研活动,组织了一百多场专题的调研会,形成了14篇质量很高的调研报告,这些调研报告,这次调研活动,受到了中央、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中央综治办的主任陈训秋同志,我们省政协主席杨松同志,都给予了专门的批示,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市委、市政府领导也高度重视,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主持人)调研活动虽然告一段落了,但建立特殊人群就业机制,促进特殊人群就业的各项工作,才刚刚开始。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使调研成果得到转化和落实呢?对于建立特殊人群就业机制,两位嘉宾有什么好的建议?

 

市政协委员 市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副主任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徐良俊:建立特殊人群的就业机制成不成功,我觉得关键是要破解他们就业难的问题。第一项,就是要建立一个特殊人群实名登记的信息台账。特殊人群的每一个人情况都不一样,我们要把这些人进行实名登记,他们的家庭情况、个人的技能状况,以及他的求职意向,和今后的就业去向,要进行实名登记以后,进行随时的跟踪,这样就使我们这种就业帮扶,做到有的放矢,能够有针对性。第二个,就是要加大对特殊人群的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

 

市政协常委 市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副主任 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阮学国:要在政策上给予大力地扶持。比如说医疗、社保,特别是安置特殊人员就业的这些企业,在税收上要给予一些支持,过去我们虽然有税收政策,但是门槛过高,要降低门槛,或者是改变方式。第四个,就是要建立过渡性的安置帮扶的基地,各个区都要把它作为工作目标来完成。

 

市政协委员 市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副主任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徐良俊:要建立一个几个部门,多个部门齐抓共管的这样一个机制。我刚才讲到过,特殊人群涉及到,要把他的就业帮扶到位,它涉及到多个部门。这就需要在信息的提供上,在这些人员基本情况的提供上,需要我们司法部门、公安部门,就能够提供一个比较准确的信息;那么作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就要多收集一些适合他们的岗位,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送岗活动;那么作为民政部门,就要发动社区,依托社区这个平台,搞好他们的各项服务,落实好他们的各项政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