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救助白血病患儿?
(2015-08-11 20:08:19)
标签:
白血病患儿救治 |
分类: 第一冲击波之《一言难尽》 |
拿什么救助白血病患儿?
编导:忆梓 筱蕖
2015年5月21日
【本期嘉宾】
陈耘:武汉市红十字会 专职副会长
高晶: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高级记者
【导视1】
十万儿童中,白血病的发病率为4-6例;
同期:我以为有钱也没有办法。
一旦患病,几乎所有患儿家庭都负债累累;
同期:算少的话,也得要花个30万到50万左右。
医保补偿,对白血病治疗有何保障?
同期:没钱嘛!没钱过来治,复发了。
拿什么救助白血病患儿?
同期:而且这个保障,是非常有效的。
《一言难尽》,马上播出!
主持人:儿童是人生起航的关键时期,也是生命中最脆弱的时期。在他们理应迎着朝阳茁壮成长的年龄,却有一些孩子在你不知道的角落里、病床上,承受着白血病带给他们的病痛折磨。在他们的背后,则是这些家庭背负的少则十几万,多则上百万元的治疗费用。这些家庭,不管是贫困还是曾经富有,在这样的重症面前,都会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
【短片1】
(配音)“六一”儿童节前夕,记者来到蔡甸区新农街胡博文小朋友的家中。刚刚过完8岁生日的小博文是一名白血病患儿。在别的小朋友和家长计划着“六一”去哪儿玩的时候,他却只能和妈妈呆在家里。
(同期)记者:觉不觉得哪不舒服啊什么的?嗯?没有,是吧!
(同期)胡博文的母亲 梅俊:我以为有钱也没有办法。医生说可以化疗,可以(骨髓)移植什么的,他说移植得七八十万吧。我说那一般家庭肯定承受不了,只有选择化疗。然后又查出基因有问题。
(配音)从2013年10月5号到2014年11月17号的一年多时间里,小博文一直住在协和医院小儿血液科,其间共做了11个强化疗。出院后还有三年的维持期治疗,每个月都要到医院做两次化疗及各种检查。
(同期)胡博文的母亲 梅俊:很多那种什么化疗药啊,一些进口的药啊,都不能报。一些像护心、护肝的药都不能报。这些(药)必须得打,每天在那边打,每天要挂,这一批要挂七八袋药。
(配音)到现在为止,为小博文治病已经花了80多万。除了居民医保报销一小部分外,自己已经花了60多万。现在小博文一家租住在好心人廉价租给他们的房子里。妈妈为了照顾他,辞掉了原来服装厂的工作,全家的生活只靠爸爸一个人打工收入的一两千块钱。
(同期)胡博文的母亲 梅俊:现在就是他爸爸在外面打打工啊,爷爷奶奶救济一下;再借一点了,亲戚借一点;再找我们村上借一点钱。记者:但是你打工的收入,对于治疗的七八十万来说,那简直是……。胡博文的母亲 梅俊:我房子卖了啊!记者:房子,哦!胡博文的母亲 梅俊:房子早就卖了,进医院我就卖了。记者:房子卖了多少钱?胡博文的母亲 梅俊:亲戚借了一点啊。房子卖了三四十万。
(配音)卖房子的三四十万,仅用于小博文服用进口格列卫这一种药上,也只够一年多的费用。
(同期)胡博文的母亲 梅俊:这只是格列卫这个药,一板是2000元。记者:一盒里边6板,一盒一万多。
(配音)因为经济压力过大,小博文的父母经常为此闹矛盾。
(同期)胡博文的母亲 梅俊:我不愿意想多,因为想多了自己精神就会崩溃,受不了。有时候他跟我吵架,觉得活着没意思了,我们想去跳楼。我一想小孩可怜啊,如果没有我,他怎么办?没人管他。如果我不在了,他肯定也一点希望也没有。
【访谈1】
主持人:今天我们请到演播厅现场的嘉宾,是武汉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会长陈耘先生。欢迎你!据我们了解,红十字会对于儿童重大疾病有一个救助项目,这叫什么项目呢?
陈耘:是儿童重大疾病人道救助项目。
主持人:这个救助项目,对白血病患儿是它的救助对象吗?
陈耘:是的。2012年,武汉市红十字会开始实施儿童重大疾病人道救助这个项目;2014年的时候,市政府就把这个救助项目纳入到每年为市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今年是继续纳入到十件实事当中。
主持人:那它的救助标准是什么样的?
陈耘:白血病的救助标准是,一次性救助五万元;再生障碍性贫血,救助标准是一次性三万元。
主持人:可以重复救助吗?
陈耘:不能重复救助,主要是为了帮助更多的人。去年已经得到救助的患儿,今年他就不能再申请了。
主持人:我们看到这些被病痛折磨的孩子躺在病床上,我们都看着很着急。像您背后的这个背景就可以看到,这个孩子的眼泪还挂在眼角,我们希望病魔能够离我们的孩子远些,再远些。这与其说是一个愿望,不如说是一份理想。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位叫李想的小朋友,他和他的家庭同样在受着白血病的折磨。
【短片2】
(配音)李想,生于2007年11月27号。去年4月,因白血病住进了武汉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入院后,小李想接受了化疗。总疗程刚刚结束,目前进入维持治疗阶段。
(同期)武汉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 主任医师 李建新:这两天白细胞多少?看看。脚弓起来,脚弓起来,哎,好。2300,还可以啊。起来吧!
(同期)武汉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 主任医师 李建新:他现在就是完全缓解,骨髓缓解、血象也基本上是恢复正常的、肝脾也缩小了,然后他的微小残留呢也是正常的。唯一就是融合基因,融合基因的比例也接近快转阴了,万分之零点几,还没有完全转阴,但是只差一点点。
(同期)记者:治疗差不多一年多一点,花了多少钱啊?李想的母亲 吴卫萍:花了三四十万了。记者:三四十万。那这三四十万当中,医保大概能报多少啊?李想的母亲 吴卫萍:医保平均扯下来,百分之四十吧!因为进口药,或者抗生素都不能报。还有输血啊,都不能报的。
(同期)武汉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 主任医师 李建新:他比别人花得钱多,那就是因为他有一个,因为基因阳性,所以要吃一个靶向治疗的药,叫格列卫。每个月他得要一盒吧?一盒得一万多块钱,一万二千左右吧,一万一千八,将近一万二吧,是这样一个情况。记者:那后续一直要吃下去吗?武汉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 主任医师 李建新:一直要吃下去。哪怕转阴了,他还是要吃下去。
(同期)记者:那你家里经济条件是什么情况呢?李想的母亲 吴卫萍:他爸爸因为要照顾他,根本就没有上班了,就我一个人上班。上班工资也只够我们吃饭的,费用基本上都是缺的,基本上都是亲戚朋友借啊。
(同期)武汉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 主任医师 李建新:这种孩子我们理论上来说,也是需要做移植的。记者:如果配型成功的话,那个费用也是很高吧?武汉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 主任医师 李建新:也是很高。像他这样的话,在我们国内,算少的话,也要花个30万到50万左右,这是少的话。那多的话就不好说了,是吧。如果说他不做移植,格列卫也停不下来;做移植,有可能后面还是要吃格列卫。就是说格列卫能不能停,理论上来讲还不能停。
【短片2】
主持人:目前很多患儿(家长)对您刚才说的这个儿童重大疾病(人道)救助项目,并不是太了解,您详细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项目。
陈耘:第一,他必须是武汉户籍的儿童。
主持人:对户籍有要求。
陈耘:哎,有要求。那么第二个呢,就是0到14周岁以内。
主持人:年龄有要求。户籍、年龄有要求。
陈耘:什么概念呢?就是2001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这是对他的年龄有要求。那么第三个,就是病种,就是刚才我们说的,病种仅限于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
主持人:这个年龄的要求,是以往都这样,还是今年发生了变化?
陈耘:我们对年在这个项目实施以后,来自社会、媒体,还有患儿家属通过一些方式跟我们反应。去年我们实施的时候,年龄的范围是0到6岁,普遍认为这个范围太窄。很多白血病患儿因为治疗的周期也比较长,后期他花的钱可能还更多。这样我们就是在报请市政府同意以后,今年我们就把患儿的年龄,从6岁扩展到14岁以内。
主持人:就是放宽了年龄的条件。
陈耘:意味着更多的孩子可以得到救助。
主持人:是。这个因病致穷,并非是个别现象。我们的记者在武汉市儿童医院采访时了解到,几乎每一个白血病患儿的家庭,都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短片3】
(同期)武汉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 主任医师 李建新:这是一个8岁8个月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一个孩子,M2。他就是治疗了大概三个疗程,就复发了。复发以后,就发现他的椎管这个地方,骶椎这个地方有一个占位性病变,所以说他现在尿尿自己不能尿,走路可能也稍微差一点。能够站,但是不能走。
(同期)患儿家长:我们这个孩子住院住了四个多月,接近五个月。现在医疗的费用已经花了20万,已经借了将近十万块钱。后续的话,那还不知道得多少钱。
(同期)武汉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 主任医师 李建新:复发以后,重新给他做了化疗,打了鞘,打了鞘内注射,就是打药进去。但是现在处在一个骨髓抑制时期,也是白细胞非常之低。非常低的话,我们就不能再继续打化疗药了;然后这个白细胞低呢,放疗也不能进行;然后再发现这个占位性病变呢,也不能做手术,现在。
(同期)患儿家长:我家里是农村的,孝感安陆雷公镇张畈村的。记者:都是在务农,是吧?患儿家长:哎,务农,都是务农。没有正规职业的,妈妈在家里带孩子。
(同期)记者:(你儿子)最早生病是什么时候?患儿家长:去年5月14号。记者:哦,去年5月,到现在花了多少钱?患儿家长:花了20多万。记者:那你钱都是哪来的呢?患儿家长:借的,都是贷款。我大女儿心脏病,我父亲得了癌症,去年3月份走了。我家里三个病人。记者:从去年5月份开始一直住这吗?患儿家长:回去了,回去两个月没有过来,没钱嘛,没钱(治疗),他复发了。
(同期)患儿家长:不要打叔叔。记者:不要紧,来吧,开枪。患儿家长:开枪。记者:你的小孩多大了?患儿家长:三岁半了。记者:住院多久了?患儿家长:两个多月了吧。记者:两个多月花多少钱?患儿家长:接近快十万了吧。记者:快十万块钱。患儿家长:对。记者:医保有没有报销一部分?患儿家长:报了一点点。记者:报了多少?大概。患儿家长:只能报百分之三十吧。
【访谈3】
主持人:对于符合条件的患儿,他要来申请这样的救助,有一个什么样的程序上的,这样一个过程吗?
陈耘:需要的。首先是他本人,就是他的监护人需要提出申请。为了方便他们填写申请表,有比较便捷的两种方式:一个是到定点医院可以直接领取申请表;第二个可以登录我们市红十字会的官方网站,下载这个申请表。然后按照这个要求,把这个申请表填写完整,然后再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把它提交给他户口所在区的,区红十字会,他的申请就完成了。
主持人:那么从我申请,到我最后获得救助,要多长时间?
陈耘:大概要半个月左右的时间。
主持人:最后我获得的是现金吗?
陈耘:最后的救助金啊,我们是通过银行直接划转到患儿所在的医院,他的住院账号上去。
主持人:就是直接打到医院账号。
陈耘:他本人是拿不到现金的。
主持人:这个救助项目推出以来,到现在救助了多少孩子了?
陈耘:去年我们这个项目,2014年我们一共是救助了120名。
主持人:仅去年一年,是120名。
陈耘:今年到目前为止,已经救助了26名。
主持人:为了保证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市红十字会聘请了社会各界人士作为监督员,对申报材料进行监督审核。那他们是怎样对申报材料进行监督审核的呢?我们一起到监督审核会上去看看。
【导视2】
医保补偿,对白血病治疗有何保障?
同期:没钱嘛!没钱过来治,复发了。
拿什么救助白血病患儿?
同期:而且这个保障,是非常有效的。
《一言难尽》,正在播出!
【短片4】
(字幕)求助患儿资料监督审核会
(同期)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是这样的,他提供的清单,自费清单,我数了有四万块钱,他有的遗失掉了。社会监督员:哦,这个数字,费用是咱们自己算出来的。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他前面有个资料里面有,他自己说35万啊,30万啊,都是他提供的,我没有依据。社会监督员:这个自费只有0.8万,那你根据什么进行救助呢?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我们结合家庭情况啊,它是低保户啊,我们已经做了一个依据。
(采访)社会监督员 宗晓斌:社会监督评审员主要是按照事先定好的规则,看他有没有达到救助的标准,比方说,家里的住房情况,还有有没有私家车啊,是不是低保啊,家里是否真的很困难,已经就医花了多少钱,未来可能还会要花多少钱,主要是这些情况。
(同期)社会监督员:我们前两期救助了多少个?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15个人。第一期十个,第二期五个。社会监督员:入户有几个呢?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入户第二期知道,第一期我不知道。第一期一个。第一期一个,第二期也是一个。
(采访)社会监督员 宗晓斌:如果审查有疑点的话,比方说我们有五个监督评审员,有两个人觉得需要入户调查的话,就会另外安排时间对这个患儿家庭进行入户调查,看是不是真的符合求助条件。
(同期)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经过咱们上午,咱们五位评审员的评审,对8名这期涉及救助的对象,全部通过。宣布完毕。
(同期)武汉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 主任医师 李建新:刘以墨,62(号床),在这儿。刘以墨,快点,别人来看你了。刘以墨的母亲:看看谁来看你了。武汉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 主任医师 李建新:五万块钱(救助),今年的(救助对象)。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我们到他家里做过入户调查。刘以墨的母亲:是的,好像。武汉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 主任医师 李建新:跟叔叔说好啊,跟叔叔说,叔叔好。啊,刘雨沫。打个招呼。打招呼了,跟叔叔打招呼了。刘以墨:YEAH!
(同期)记者:红十字会好像是提供了五万块钱?受救助患儿的母亲 吴卫萍:对。这对于我们来说是雪中送碳吧。说实话,我们进入维持(治疗),费用就已经没有了,手上都没钱了,本身前期都是借的,我们都没地方借了。这五万块钱对我们来说,真的是雪中送碳,很感谢武汉市市政府,很感谢国家。
(同期)武汉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 主任医师 李建新:他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高危的。去年他接受了五万块钱(救助)以后,整个治疗还比较顺利,现在已经进入维持治疗了。要是如果按照以前的那种白血病援助的话,高危就不能享受的。他就享受了,像雪中送碳一样的,还不错。
【访谈4】
主持人:刚才我们看到,片中患儿的家庭和患儿都感受到了救助温暖,他们说这是雪中送炭。那么我们有一个疑问,雪中送炭,这炭从哪儿来?也就是说,咱们救助的资金来源是怎么样的?
陈耘: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政府的专项资金;另外一块,就是社会的捐助资金。
主持人:啊,主要是这两方面组成的。现在这个资金充足吗?有缺口吗?
陈耘:当然还是有一些缺口。
主持人:缺口大不大?
陈耘:不大。
主持人:那么这个缺口,怎么办呢?
陈耘:我们当然是希望全市有更多的爱心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能够加入到我们这样一个关爱生命、关爱健康的公益行动当中,来给予这些困难的孩子更多的一些帮助,让所有困难的家庭能够感受到我们大武汉的这种温暖。
主持人:如果我们市民想捐赠,想表达自己的爱心,有什么样的方式呢?
字幕:几种捐款方式
陈耘:有多种方式。第一可以到市区红十字会现场捐赠;第二个可以通过邮局汇款的方式捐赠;第三个可以通过银行转账捐赠;第四个可以通过网上,通过财富通、支付宝来捐赠;第五个可以通过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博爱江城”手机捐赠。
主持人:爱心奉献十分可贵,任何社会都离不开这种爱心。然而就治疗儿童白血病来说,靠爱心捐助毕竟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医保补偿对白血病治疗的保障作用,又怎么样呢?
【短片5】
(配音)李建新是武汉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医师,从事白血病诊断治疗工作近30年,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据她介绍,仅儿童医院血液科每年新增白血病诊断患者就有一百多人。
(配音)据李主任介绍,小儿白血病的化疗,一般是两年半左右的时间。平均算下来,标危患儿的治疗费用在12万左右;中危15万到18万;高危患儿,好一点的18万到20万,差一点的就难以估算了。如做骨骼移植,则费用更高。
(采访)武汉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 主任医师 李建新:有的孩子在治疗过程中间,特别容易感染,容易感染的人,花费就特别多。这个感染有轻有重,重的话,一次感染可以花掉他十几万。
(配音)按照医保政策,住院费用大概可以报销40%-50%,但对用药有着严格的规定。
(采访)武汉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 主任医师 李建新:因为临床医生他是凭经验要用药的。这种情况,像我们化疗以后,就出现一个粒缺,就是粒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这个时候,他的免疫功能都是不好的,而且他得的什么病,他也表现不出来。这时候,在正常的抗感染无效的情况下,医生会考虑他会不会有耐药菌,会不会有真菌感染,会不会有结核感染等等。一方面要检查,一方面要治疗。
(配音)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就会根据临床经验进行治疗。
(采访)武汉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 主任医师 李建新:那么医保的系统审核呢,要求我们查出病源了,这个药才能报销。查出病源才能报销,那就意味着这孩子如果这种预防用药,或者经验用药的话,肯定就是得自费。如果我不经验用药,这个孩子很可能就失去了治疗的时机,到时候可能会出现生命危险。
(配音)另外,医保目录规定的用药范围,有些也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治疗需要。
(采访)武汉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 主任医师 李建新:比方说美洛西林加舒巴坦,它(规定)要用在中重度感染病人才能用。那我的白血病的病人这个时候,如果他这么严重的感染,用美洛西林加舒巴坦恐怕也不行了,它必须用更好的抗生素了。
(配音)但如果使用医保目录以外的药品,这又增加了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
(采访)武汉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 主任医师 李建新:其实在我们这种医院,三级甲等医院,很多都是在下面已经治疗过的,来的。那么他不可能说当地没有打过抗生素,是吧。他可能打过,我们再用这种药,用的话,可能都已经用过的,是不是,我们不可能说他不是个中重度感染。这时候他再换这个药,效果就不好。但是它现在就是这样规定的。
【访谈5】
主持人:治疗白血病需要很高昂的费用,这对大多数患儿家庭来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我们在呼吁社会捐助的同时,更应该思考,用什么办法来给这些患儿多一份保障?多一分希望?为此,我们请来了武汉市第九、第十、第十一届政协委员高晶女士。高老师,您好。
高晶:你好。
主持人:据了解,您在2003年,就曾在政协会议上(递交)过有关白血病患儿救助方面的提案。那么您对于白血病患儿的救助,有什么好的意见和想法吗?
高晶:当时上海有一个少儿住院互助基金,他们正在筹备当中,这个给了我们启发。它的具体内容是,0到18岁的少儿,每人每年自愿交纳80元,然后等到他们有这种重大疾病, 不光是白血病,还包括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各种器官的移植,总之是医疗费用比较昂贵的这些疾病,通过申请,在这里支取20万到30万的医疗费用。据我了解,目前上海这种少儿救助基金会已经运作的非常成熟了,他们在原来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地扩大了。一个是年龄的扩大。他们从0到18岁,扩大到在校大学生;还有一个是人群的扩展,原来从有上海市户口的市民,现在扩大到了凡是在上海工作和居住的人,不一定是有上海市户口的。所以它这个一个是保障面更宽了,同时也使基金会的资金池更加大了。整体的基金更加雄厚了,可以救助的费用可能会更提高一些。我觉得这种模式,应该是非常值得借鉴的。在医保和其它的重病救助、人道救助的同时,更多了一份保障,而且这个保障是非常地有效的。
主持人:有这样一首歌啊,很多人耳熟能详。长路奉献给远方,白云奉献给草场,江河奉献给海洋。白血病对任何一个患者和他的家庭来说,都是灾难。特别是那些被病痛折磨的孩子,让人看着心疼、着急。但愿,但愿对他们及时有力的救助,不是奉献给远方的长路。感谢两位嘉宾做客《一言难尽》,咱们今天到这儿,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