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何浩:文艺青年卖钢琴成了全国第三

(2011-03-18 13:11:28)
标签:

忆梓

何浩

商道

银可可

郎朗

钢琴

琴行

财经

分类: 商道

《商道》片头

何浩:可可是我大儿子的名字,他叫何可可。然后,银是不敢妄称金。两个可,可以说是可心可意的服务,我们一直服务还是很爱顾客信赖的。那么我们银在后,金在前,我们百尺竿头,总得更进一步,永远有一个向前奔的这样一个可能性。

本期《商道》嘉宾何浩,敬请关注。

 

 

何浩:文艺青年卖钢琴成了全国第三

 

http://s8/middle/64bb72b9t9ebad3195777&690

 

(主持人)从一无所有的文艺青年,到坐上湖北卖钢琴的第一把交椅;他至今还不识五线谱,不会玩乐器,却“催生”了武汉音乐街四十多家琴行;在湖北创下了年销售钢琴量全国第三的神话;郎朗、殷承宗、克莱德曼等钢琴演奏家来武汉演出,都会像老朋友一样,借用他那架全省独一无二的世界名琴。

 

(配音)何浩,生于1958527日,武汉银可可琴行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中国乐器协会商务委员会副会长、湖北省钢琴学会理事、湖北省电子琴协会常务理事、湖北省音协社会活动委员会委员、武昌区乐器协会会长、湖北省工商业联合会会员、武昌区政协委员。

 

(主持人)1987年,海南建省,何浩成为当年南下的百万淘金大军中的一员,在海口创办了艺术培训机构。经过三年的努力,何浩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30万元。1991年,他带着在海南的收获,回到了武汉。

(采访)武汉银可可琴行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何浩

由于原来我在海口搞小孩子的培训,我就回来当时正好有一个报纸上讲,武汉原来的一个老字号,叫“星火”,武汉“星火”搞一个雅马哈电子琴的宣传活动,我就去看了一下。在去看的时候,我就遇见了雅马哈当年的一个业务代表,我们讲了两句,讲了两句以后,他就约我晚上到他住的酒店,我跟他聊了一下。这个时候,引起了我愿意返回武汉来重新创业,而且逐渐锁定为开琴行这个想法。

 

(配音)在武昌彭刘杨路,何浩发现,这条街上大多是卖演出音响,没有一家乐器店,于是,何浩租下了三医院对面不足20平方米的小门面,开了一家乐器店,专卖电子琴。

(采访)武汉银可可琴行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何浩

资金一个是不够,再一个我觉得店很小,而且我的最重要的想法,我是由完全的乐器外行进来的。如果你在一个大庙里头,你要想面面俱到,那你可能是一个很小的菩萨;如果你在一个大庙里头,你集中突破一两项,你可能是一个大菩萨。所以我从电子琴起家,对电子琴的经营、对电子琴的销售下了很多工夫,并且由此成为中国乐器圈,早年很多人都知道的一个人。包括我今天在国内乐器圈的知名度,和我早年在电子琴,或者在这些单项上的拼杀是有关系的。

 

(主持人)当年的老街坊,都记得何浩成天忙碌的身影,特别是他做出的不寻常之举,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请日本演奏家在街头演出、开办少儿电子琴比赛等等。三年后,攒足资金的何浩,开始转向销售乐器之王——钢琴。

(配音)从武昌解放路到彭刘杨路,如今被称为武汉音乐街,街上汇聚了四十多家乐器店。这些乐器店的老板,很多都在银可可琴行打过工,后来独自开店创业。因此,何浩被誉为“音乐街之父”,几年前武汉音乐街商会成立时,大家一致推举他为会长。

(采访)武汉银可可琴行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何浩

乐器界有一句话,湖北武汉银可可,也算个“黄埔军校”。有很多后来的从业者,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可能我脾气比较急,火爆一些;第二个,我依然认为,小的行业它一定是要裂变发展的。所以有很多现今在做琴行的老板,都曾经跟我有过员工关系,大家也都是朋友。现在来看,我觉得对于湖北的乐器行业,作为我本人来讲,应该是有相当的影响,推动力量的,也让很多人成就了自己的老板梦想。

 

(配音)1996年前后,杂牌琴冲进武汉。卖一台杂牌琴的利润比卖10台品牌琴的利润还要高。何浩的琴行因此受到冲击,但他依然坚守着“只卖品牌琴”的理念。市场最终证明:只有品牌琴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多年后,何浩成为世界钢琴第一品牌施坦威、世界销量第一品牌雅马哈、中国销量第一品牌珠江的湖北总代理。

(采访)武汉银可可琴行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何浩

当时在国有企业只有几家的时候,做钢琴,我们觉得,应该有多一些品牌的引入,但是如果真正的好品牌进来了,应该只做有价值的、有前景的。因为只有你的筛选,不完全是唯利润的筛选,你的琴行要想长久生存,你要和哪些品牌合作,这样很真诚的去选择,你选择完了再介绍给客人,这点我认为很重要。一定是要用自己长久的商业梦想去寻找的品牌,也是长久的有未来的品牌,你奉献给你的客人,这个你才是对得起你的客人。因为只有品牌才是航标灯,为什么?因为茫茫黑夜走了很长的时间形成的品牌,它已经很综合的说明问题。

 

(配音)在银可可的店里,一般陈列着二十几台钢琴。何浩注意到:每到艺术院校招生考试的时候,大量学生四处找钢琴练习。他就想,何不开辟租琴市场?如今,在银可可,既可以把琴租回家里使用,也可以在琴行的琴房里练琴。

(采访)武汉银可可琴行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何浩

我觉得乐器还不是消费者的必备品,总有各种各样的需求,就即使我是一个弹钢琴的人,可能我酷爱钢琴,但是由于家里的经济条件,可能我没有最好的琴,但是总有人生最精彩的时候,他需要拥有几个小时的演出。比方说有一个在英国留学的孩子,他学的是别的课,但是他喜欢音乐,他几次回来自己办小型音乐会,要租好的琴,租了以后,自己喜欢的不得了。有很多真正热爱音乐的人,他们会在关键的时候需要用好的乐器。还有很多要接触乐器的人,他也需要用一些最普及的乐器,我觉得这是一种人们的需求,我们也配合这样的需求,做一些这样的服务。

 

(配音)银可可琴行一直稳居音乐街上的领军地位,“银可可”先后被评为湖北省和武汉市的著名商标。近些年来,不断有人上门游说何浩:“我们一起搞个牌子,自己做钢琴赚大钱吧。”但都被何浩婉言拒绝了。

(采访)武汉银可可琴行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何浩

好的工厂不愿意给你做,次的工厂愿意给你做。你在一个不太好的工厂的这种结构下,做一个品牌,你的目的是什么?你不是真正的在打品牌,而是在投机,只是在做一种坑蒙消费者的一种勾结,我认为这个不是品牌。如果今天世界上几个好的工厂愿意给我们加工,我们也可以坦然的讲清楚我们的梦想是什么。不是打个品牌,自己做一个品牌,而对它的未来、对它的品质,完全是利益的取舍,没有一个质量的绝对的保证的时候,你进入制造业,我认为是不负责任的。而且我个人认为,如果要进入制造业,你在制造业里头也要创造你有价值的品牌。你做不到这一点,就不要进去。

 

(配音)2010年,何浩在加拿大留学的大儿子回到武汉,也加入到乐器销售的行列,在武汉音乐学院旁开了自己的第一家琴行,何浩没有让儿子使用“银可可”的字号,而是为其取名“琴声何来”。

(采访)武汉银可可琴行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何浩

我觉得,如果刚开始做,肯定老子和儿子也会有思维上的不一样。作为孩子他在国外也学的是市场、企业这样一些课程,再加上他已经有自己的孩子,成家了,我觉得他不是做一个助手的问题,是应该独立的。

 

(配音)这是著名青年钢琴演奏家郎朗在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节目中的一段视频。郎朗使用的这架施坦威家族钢琴,就是由银可可提供的。

(同期声)武汉银可可琴行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何浩

这架钢琴是德国施坦威的产品,是迄今钢琴里头唯一的王者,施坦威的钢琴是很多钢琴家的挚爱。我们现在来看,这架琴首先是郎朗使用过六七次,2006年开始使用。然后钢琴家刘诗昆、钢琴家殷承宗、钢琴家石叔诚、钢琴家陈萨、钢琴家许忠、克莱德曼(都使用过),我们希望把这架琴做为家族经营这个产品的一个延续、一个传承,我会在这里签字慢慢的给孩子们慢慢继承下去。

 

(主持人)目前,银可可的生意不仅稳居湖北省第一,在全国也是了得:雅马哈钢琴销量全国第三,珠江钢琴销量全国第五,这一成绩令全国众多经济发达城市的同行都惊羡不已。在中国,中心城市2%左右的家庭拥有钢琴,而在欧洲则是10%以上,何浩认为:琴行在这方面有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商道》感悟

(采访)武汉银可可琴行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何浩

用儿子的名字来做店名,从第一个梦想,就是希望做一个老店,希望做一个不叫对得起市民,对得起自己良心的这样一个店。(骗别人)你可能可以在某一段时间你获得好的利润,但我认为这是对未来的一种透支,这是不可以这样做的。

 

 

 

本期《商道》

编导:忆 

摄像:何安夏

播出:2011.3.2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