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伟:打造中国纺织服装激光应用第一品牌
(2010-02-08 16:28:25)
标签:
创业梁伟激光企业家财经 |
分类: 创业零距离 |
《创业零距离》2010年2月9日文稿
梁伟:打造中国纺织服装激光应用第一品牌
编导:忆梓
导视
辞职创业,商海遨游寻找目标(如果一个公司真正要做大,还是必需得有自己的产品,有自己核心的东西。)
找准目标,成就服装切割第一品牌(我们始终是保持在服装行业当中的第一品牌。)
(口播)在自主创业之前,梁伟一直担任湖北省广播电视厅唱片发行公司的经理。当时,这份工作对于梁伟来说,真是得心应手、顺风顺水,而且他还是公司的重点培养对象。按常理说,他应该好好干下去,可是就在26岁那年,梁伟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举动:辞职,砸掉自己的饭碗!
(配音)那一年是1992年,梁伟的这一举动,在别人看来,无疑是头脑发热,不理智的行为,特别是在当时,那个思想还相对保守的年代。但梁伟自己并不这么觉得,惋惜之余,他反倒认为这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他认为,一个年轻人,就应该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抱负。
(采访)武汉金运激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辞职以后,我们就做了很多市场调查,调查过去,调查过来,还是觉得我们做老本行比较好,因为我当时做音像发行嘛,和音像器材这方面比较相关的。所以,那时候,我下海之后,选择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在音像器材行业找到一个合作伙伴,也就是跟原来的香港创生集团,我们跟它合作,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由我来担任总经理。
(口播)这是梁伟下海后做的第一个项目,他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倾注了很大的精力。当时,音像器材在中国还是一个上升的行业,所以梁伟很快就占领了中国很大一部分市场,这为他掘得了第一桶金。
(采访)武汉金运激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经过两三年的积累以后,我们发现音像行业,它是一个逐步上升的行业,但是它毕竟还是一个商业性的企业,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也没有自己的项目,没有自己的产品,所以我认为,如果一个公司真正要做大,还是必需得有自己的产品,有自己核心的东西,所以这时候,我们就想转型、转行。
(配音)经过考察,梁伟感到广告设备行业是大有可为的,这是一个新兴的行业,成长速度快,市场前景广阔。而作为这一新兴工艺的代表,电蚀刻工艺的上游设备生产厂家却凤毛麟角。针对这一状况,他果断调整策略,将电蚀刻设备在广告、工艺品等行业的应用作为公司的主攻方向。
(采访)武汉金运激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因为这个行业毕竟我们没有接触过,而且和原来的音像行业,生产行业和商贸行业是两码事,你不仅要管销售出去,还有售后服务,还有前期的研发,还有生产等等细节部分你都要管,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是非常锻炼人的。我们那个时候人比较少,所以我们做的事情,一个人要身兼几职,可能我们既要去管生产,又要去做销售。这样子,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拼搏以后,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配音)随着电蚀刻市场的成熟和竞争的白热化,梁伟不得不再一次思考企业的出路,经验告诉梁伟,一定要做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必须往更高的科技层面转,只有这样,才有竞争力和话语权。
(采访)武汉金运激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们做电蚀刻行业的时候就发现,广告行业当中很多非金属的材料,没有办法用电蚀刻来处理,我们只有通过激光来进行对它加工,所以我们那个时候呢,我记得我是2000年的时候,开始接触激光这个产品的,那个时候经过调查,到人家一些厂家去参观以后,我们发现这个激光行业,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行业,而且是在我们国家刚刚兴起的一个行业,这个市场大有所为。
(配音)思路定了,接下来就是选项目。对于刚刚进入激光行业的梁伟来说,具体往哪个方向发展,当时也没有明确的目标。
(采访)武汉金运激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们把激光当时的应用全部都搜出来,搜出来进行分类,然后我们就找到一个激光在纺织服装领域当中应用,它的占比,我们就发现,这个时候,激光在中国纺织领域当中的应用,占比很少很少,而国外这一块的占比,就相对而言,多一点。而且国外做得比较好的,也就是意大利这个市场,意大利它可能有三分之一的激光企业在做这一块,所以我们认为,我们如果向这个方向去发展,就应该大有作为。
(配音)紧接着就是技术来源问题,虽说公司有一定的制造行业经验,但激光跟电蚀刻是两码事,靠公司现有人才显然是无法研究出激光设备的。于是,请专家便成了头等大事。揣着10万元的首期研发经费,梁伟开始四处拜访研究激光的教授。
(采访)武汉金运激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们也跟华中科技大学,还有武汉大学的教授, 相关的教授进行联络了。但是联络以后呢,很多教授就认为,你们一个小小的公司怎么去做激光呢?因为当时武汉做激光的也不算太多,而且这些做激光的都是比较大型的企业,有国家背景的,那我们来做这一块呢,肯定很吃力,但是我跟这些教授进行沟通以后,他们对我们对市场的看法,他们是非常认可的。所以,经过沟通以后,有那么一两个教授就决定帮助我们来做这一块。
(配音)经过三个月的奋战,第一台样机终于问世了。
(采访)武汉金运激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们当时很欢喜,然后进行测试的时候,就发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说,我们去切割、裁剪一些布料的时候,边缘不齐呀,还有一些焦黄的这些方面的问题,当时教授就跟我讲,他说,这个问题,不属于激光技术方面知识的问题,它是属于应用问题,那么应用问题,你们自己应该去解决,我们只是从原理上面给你们搞通。所以我们后来就发现,如果说一味的去依靠教授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可能很慢,那我们不如转变思路,我们可以以我们的市场需求为出发点,把市场和教授所研发的激光原理相结合起来,我们走自己的研发道路。
(配音)于是,第二轮试验又开始了,这一次,由梁伟自己主导研发。相对于教授以及技术人员,梁伟更加了解客户的需求,而相对于国外激光企业,梁伟的优势是更加了解中国市场。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个月的奋战,由梁伟主导研发方向,教授指导克服技术难点的攻关之路居然奇迹般的获得了成功。2002年春,国内第一台激光裁剪机正式在金运问世。
(采访)武汉金运激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们在全国的一次展览会上面,也就是说,专门的缝制器材的展览会上面,我们的这个激光裁剪机,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因为当时在这个展览会上面,跟我们同台竞技的,我记得在隔壁,就是一个意大利的厂家,它当时卖一个激光机30多万,我们四个头的也才20多万,所以它认为我们抢了它的饭碗。我们在那次展览会上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我记得有一个台湾的客户,一次性就订了12台,出口到越南。
(配音)成功带给梁伟的不仅仅是喜悦之情,更多的是坚定了自己在激光行业发展的信心。也正是这个时候,金运开始了全球化策略,利用性价比优势撬开了国际市场,打响金运品牌。
(采访)武汉金运激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在中国的中小工业这一块,我们致力于把激光推向民用,那么我们想倡导的是在民用行业当中,把先进的科技应用于民用的生产当中去,所以我们始终是保持在服装行业当中的第一品牌。现在在全世界,我们已经销往了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30多个国家建立了非常巩固的合作伙伴的关系,我们的服务网点,也有20多个,全世界也有20多个,逐步的把意大利生产激光的,在服装领域生产激光的厂家,逐步的赶到他们国家去了,而且在欧洲我们也抢了他不少的份额。
(口播)经过多次转型,梁伟以自己独到的眼光,找准了自己的落脚点,并一步步的走到今天。梁伟的下一个目标是,争取金运激光挂牌上市,我们祝愿他早日实现这个愿望。
片花:创业课堂
(口播)激光是高新技术行业,而作为金运激光的掌门人,梁伟既不是学激光专业的,之前也没有从事过相关工作,但他却取得了成功。那么,想进入高新技术行业创业的人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我们来听听梁伟的切身体会。
(采访)武汉金运激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认为,学不学这个(专业)不是太重要,但是你自己要有一个方法。比如说,当初我不懂激光,但是我可以去找激光方面的专业知识,对自己进行充电,进行学习。那么通过这种学习以后,我可以把我的思路讲给教授听,让教授来教我,来指导我,用这条路,你就可以避免很多的弯路。我认为首先要学过销售,做过销售,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说,你首先要去体会市场,要去认识市场,才能够把市场上面真正的需求,带到你所需要的地方来,然后把我所知道的技术,和市场的需求结合起来,找到一个“点”,利用这个“点”去做市场的时候,你只要做准了,就会发展得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