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健康顾问
健康顾问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0,552
  • 关注人气:54,51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宁静致远  长寿之本

(2010-03-06 13:40:46)
标签:

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

名誉

地位

教育

分类: 云水禅心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出自诸葛亮戒子篇。但诸葛孔明并没有做到,所以才有六出祁山劳而无功。最后因躁动不安操劳过度客死它乡,蜀汉也被他几年穷兵黜武国库亏空,人心思变而灭亡。其实当时诸葛孔明利用马谡反间计使曹睿罢去司马懿兵权,这并不是伐魏的机会。诸葛此时伐魏不仅仅有失自已所言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处世哲理,且从兵家庙算上也胜算不多。

 我们要知道“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把“淡泊、宁静”当成消极理解是字面化解释,就象把老庄哲学当成消极主义一样。这是曲解老庄哲学,走入魔道的理解。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变化频仍,丰富多彩。能不能在各种变化中保持平静的心态,能不能受物质和美色影响的。坚定不移去努力,甘于寂寞,保持清静心态不停追求。这就是“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在西方七十年代来就流行智商不如情商定理,为什么智商不如情商?因为智商高的人聪明跳脱,不“淡泊、宁静”,不安心工作、研究、学习,见异思迁,那样做什么事都有头无尾,结果是一场空。而情商高的人对目标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看淡名誉、地位、物质、美色,放弃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这样怎么会不成功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想像养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