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善存心底

(2010-02-16 19:11:16)
标签:

善存心底

感激

感恩

瞋怒

智慧

教育

分类: 云水禅心

    善存心底

能够学到经常看别人的优点,久而久之,必能使心地慢慢地转为善良,心转善了之後,自然的便会开始随喜别人的善事,而不是吃醋或嫉妒。换言之,能够真心随喜别人的人,必然是心善、度量大的人!不能随喜又好批评别人的人,则无疑是心不善又心胸狭小的人了!

  心不善则事事都往坏的方面看,对人也是吹毛求疵,只找缺点、不看优点。心不善的人,对任何人、事、物都很少感激、感恩,而是心有不满!佛陀教我们学习如何往内看住自己的心、学习把自己心里的贪瞋痴慢慢去掉,而不是要我们学习如何往外去看别人、去批评别人。

所有的事物都不会长久,都会成住坏空马上过去的,不把握这难得的机缘还待何时?但是如果心里经常存恶、找毛病、专门看人缺点的人,则将如受到当面冲击一样,嫉妒、瞋怒马上心生,既无学习机会又造恶业,既无人缘又折福伤身,真是一念多损、多无智慧啊!心恶不知感激感恩的人,每天的生活必然是闷闷不乐的!
    能够以善存心底因而能随喜的人,就是过去、未来及现在的一切诸如来应供等正觉,都是因为在以前行菩萨道时,能够随喜而很快地成佛的。这里又暗示了如果只是努力修行而不能随喜,则将不能很快成佛,而会慢了许多。因此释迦牟尼佛要我们也随喜过去、未来及现在诸佛的能够随喜而成就三种随喜功德,最後再以此三种随喜功德,愿意与一切众生共有、同获三昧、同具多闻、共成佛果,因而成就第四种随喜功德。有了这四种随喜功德,再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则其功德将如此段经文里说的:「如是功德难可称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乾隆长寿89岁
后一篇:人生苦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