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这是喜马拉雅上黄扬名老师的幼儿专注力课程笔记,加上每篇感想。
这套课程是近来听的最认真的一套网课,因为在专注力方面,我家有一名困难户。深知专注力多数取决于先天,但作为一名妈妈,我会尽可能去提升自己孩子的专注。收益良多,推荐给大家。
第一篇
人脑中负责专注的部分主要集中在前额叶,相当于大脑总管,尤其负责自我控制,前额叶20岁出头才能发育完整。因此虽然不用太过焦虑孩子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家长还是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可以帮助孩子改善,这就是未来若干讲的主题~
人的注意力分为以下三种
1.警觉
attention,指随时可以侦测到的信息,比如走路时候注意红绿灯交通安全
2.注意力转移
如读绘本时的注意力随着爸妈进度转移到下一页
3.冲突的排解
知道什么时候该注意什么,会排除其他环境的干扰。比如认真学习的时候不被门铃玩具影响到,是因为察觉之后能判断出将不该处理的摆到一边。
~~~
我家主要问题集中在第三点,比如读书时候他会突然白日梦一般朗诵起peppa里的台词,或者扭来扭去屁股坐不住。目前应对方法是把桌子上所有东西都清理干净,只留白桌面和一只钟,大人坐旁边耐心陪着,因为我只要屁股一离开,他就放飞了。
第二篇
男孩的注意力问题主要表现为无法抑制冲动,女孩则主要体现在容易走神,可以通过日常训练去改善。本节举例了两个小游戏:
1.123木头人
家长当it,孩子从远处慢慢接近,谁先到it处且没有被发现就赢了。孩子在it喊木头人就立刻停止行动,并且需要压抑自己想动的念头,训练警觉和冲突排解
2.问题大寻宝 比如看冰雪绘本时可以提问安娜爱莎穿过什么颜色的衣服,雪宝身上有几颗扣子,训练警觉和注意力转移
~~~
我们在一起看绘本,尤其是那些他喜欢并翻阅过许多次的旧绘本时,小朋友还是比较专心且擅长发现细节的。但读书时我还是习惯一气呵成,只要他不打断我,通常不会停下来去问他问题。所以对于第二点,个人认为可以在读完书进行回忆,小小的头脑风暴一下,尽量避免在读书时中断。
我是个特别大条容易丢三落四的人,从自己的钥匙饭卡到儿子的铅笔颜料经常等要用的时候才开始满屋找~而小人儿和爸爸就擅长带我找这些零碎,所以想了这个小游戏给他发挥。
我说家里的一样东西,比如
妈妈好想穿黄色恐龙袜子,能不能帮忙找出来
ronnie的蓝色雨靴在哪里,上面有什么图案来着
llama llama misses mama(我们最近最喜欢的一本书)妈妈读完放哪里了啊
诸如此类,帮他训练场景回忆和细节观察。
第三篇 抄写字词
抄写字词对注意力的三要素都有要求(三要素见专注力系列第一条笔记)
孩子抄写中看到字帖再看回写字本需要注意力的转移
写错时需要随时警觉,发现抄写错误
抄写过程中不被其他内容干扰需要适应冲突排解
家长如何应对
1.降低门槛,抄写变得容易 先用描红本,再用写字本
2.提升动机,让抄写变得有趣 比如猜猜这是什么字的游戏,比如文字接龙,空 前面加字 天空 后面加字,空气
3.适度注意休息,让抄写变得轻松 集中一段注意力后心理和身体容易疲惫,自我控制能力下降,可以通过吃点水果点心放松
~~~
最近小朋友玩练习册的时候有数字和字母描红,他还挺乐意用画画的方式去涂鸦,但是只喜欢描,不愿意临摹。我的做法是只在出现问题拿笔姿势时纠正,他喜欢描那就只描红,量变才能产生质变,不急于一时了。
第四篇
人类注意力容易被两类东西吸引
被动接受的声光刺激,如电视,以及主动想要去注意的东西。如果有坚定的决心,第二种的影响力可以覆盖过第一种。
培养孩子做事专注的关键词
1.开心 让孩子觉得做"正经事"很开心 比如设计todolist,做完后打勾
2.建立约定 策略性的限制孩子接触手机和电视的时间,比如订好计时器五分钟
美国小儿科学会推荐
一岁半以下 仅用视讯功能
一岁半到两岁 高品质节目 比如芝麻街,巧虎
二到五岁 不超过一小时
~~~
我自己许多年都是靠计划本过来的,从每一日到一周到一个月,大事小事以防遗忘都会写下,做完了圈掉。儿子上墙的第一张todolist也盖满了,目前是第二张,比起第一张又加了项目,良性循环的结果是他有了一点点强迫症,非要把当天的章盖满才罢休。当然,想盖满是因为可以根据数目换奖赏哦。
其实要想孩子不玩手机,最重要还是家长的言传身教,千万避免自己时刻抱个电话然后牢骚“我的孩子好喜欢玩手机”……此外可以每天划拨一些完全不使用手机的时间,比如每晚故事时间,一起做运动、陪孩子遛公园的时间。最后啰嗦一句,每个孩子都喜欢活生生的爸爸妈妈陪着自己,而不是成为父母社交工具里的九宫格儿童,所以还是不要用拍照为借口时刻举着电话了。
第五篇 在家轻松任性
孩子大脑发育不够完全,自我控制力不足,受环境因素影响比较大,因此在家学习时安排容易集中注意力的外部环境很重要。
没有爸爸妈妈会害孩子,但一些行为会让父母成为注意力不集中的元凶,请尽量避免。尤其注意不可以经常打断孩子的工作,对孩子来说搭积木,画画和做练习册一样都是工作。
本节介绍了一个专注力小游戏。可以设置一个暗号,比如爸爸在发指令,爸爸前面加上老虎就是真正的指令,不加老虎就不用做--老虎爸爸来了,请收拾玩具!老虎爸爸说,请坐好!
~~~
每天晚上的亲子时间满打满算只有三小时,可是想玩的游戏好多,想读的书也好多,怎么办~我们的做法是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按照todolist上约定,养成习惯后不用天天push。如果家长足够温柔但坚定,孩子很快会知道“赖皮无望”。比如他每天到家搭积木玩停车场的时候我几乎不会催,让他尽情玩,但吃过饭必须坐到书桌前读掉raz,积木再想玩,请放到读书以后,彼此遵守约定。
第六篇
喜新厌旧简直是人类的天性, 除非对孩子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对某样玩具的专注力持续不了太久。
家长可以通过做到下面几点避免对孩子对玩具太过喜新厌旧
1.买经典款玩具,不要盲目跟风新款
2.观察什么是孩子真正想要的
3.每隔一段时间收一批玩具,常换常新
此外家长可以通过训练孩子的耐心,让孩子对玩具,继而对学习的耐心可以久一些。让孩子知道,知识的积累很重要,当我们累积的知识越来越多,就会能越来越看清事物的全貌。
还需要鼓励孩子学会弹性思考,比如玩具的一物多用——可以用有限的乐高搭建出很多作品,每次玩都会有新的体验。
培养耐性小游戏:123木头人和比比谁憋不住了先说话
~~~
家里玩具数量真的不算多,日常出镜率最高的是搭建类,主玩乐高和轨道。乐高目前仍主打得宝,轨道也只有木头滚珠,乐高铁轨,kumon滚珠三套。曾经在hamleys问他要不要买托马斯轨道,他说他有乐高轨道了,只想要火车头~因为一直养成习惯只买真正想要的,他在物质需求上算是比较理性节约小孩,几乎不会多要吃不完的东西和可有可无的玩具。
第七篇 睡眠对注意力的重要性
睡眠和专注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睡的好可以让孩子大脑发育更好,注意力会提高,反之注意力也会对睡眠产生影响,如有多动症的孩子容易出现睡眠异常。
睡眠本身就是一件需要注意力的事,那么如何帮助孩子睡的更好呢
1.帮助孩子排除睡眠环境干扰
2.加大运动量,睡前足够疲惫
3.避免摄入咖啡因 比如红茶可乐这类甜甜的饮料
4.可以利用想象游戏
可以找个虚拟朋友,如用喜欢的卡通人物引导,panda在外面玩了一天,臭臭的,回家要干嘛呢……要睡觉了,你可以陪他吗
~~~
黄博说到可以发挥想象力,将专注游戏应用到更多场合。
比如希望孩子站好的时候可以说,你是个勇士,请立正站好守卫城堡
找东西的时候可以鼓励孩子,你是一只老鹰,请用鹰的眼睛好好搜寻猎物哦
每天晚上睡前ronnie(资深入睡困难户)喜欢拿着挖土机上床,我默认为这是固定睡前习惯,睡前的固定习惯还包括,不管多晚上床至少讲三本绘本,熄灯以后陪他听三集peppa或者跟他聊会天,还得搂着,真是个高需求的
(睡渣) 小孩儿。
*著名的糖果实验,忍耐一刻钟后可以得到更多
*不同颜色形状的糖果摆在桌上,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找出符合形状颜色数量的糖果(个人觉得用mm豆更方便,糖果桌游也可以在此处华丽登场)
*糖果追踪 飞快移动一次性纸杯,杯子里放糖果,可以随着难度增加罐子的数目,或摆不同糖果,答对就可以吃掉(我家用奶片玩过,三个纸杯,只有一个杯子下有奶片)
*寻宝大作战 把糖果藏在家的某个角落,拍照下来给他看,让他根据线索搜索
比如电视机左边,比如在白色物体的前面,也可以同时藏在好几个地方,每个小孩都喜欢当福尔摩斯。
~~~
作为奖赏,战利品可以吃掉,也可以存起来。对于爱甜的小朋友可以准备个专属糖果储蓄盒,鼓励他开展储蓄计划。此外在玩游戏时需要认真思考,不可以去乱猜,视态度设置抓错了扣分的机制。
对于我家来说,糖果吃的真的很少,他对糖果的喜爱还不及模型车车。因此在寻宝游戏中换成其他吸引孩子的车车或者托马斯,奖品让他有被奖赏的感觉就可以了。
第九篇 巧用创意玩数学
数学和抄写有什么不同
1.涉及大脑程度不同,解数学没有已知答案,需要更多的主动性。
2.数字概念更抽象 数学题不能只用背,而语言从小习得。
3.两者涉及注意力原理不同 抄写主要训练注意力转移,做数学要求警觉和冲突排解。数学尤其需要孩子排除外界干扰心无杂念的解题。
秘诀就是提升兴趣,让数学变的要有趣,给出几个牌类小游戏
1.每个人抽两张牌,加起来谁大。可以变成抽三张牌加大加法难度,也可以变成相减,用大数减小数,看谁减出的数字最大
2.心脏病游戏(桌游,某宝二十以内)
3.扑克牌加法
规则变为抓到红色扑克牌相加,摸到黑色相减,还可以从一个固定的数比如50开始,摸一张红桃a,报数51,摸到黑桃5,变成47。
记得赢了给奖励哦
~~~
很喜欢这节课的游戏尤其是第三个扑克牌升级玩法,我家目前程度肯定搞不定一整副牌,没关系,可以拿出一副牌的1到5和大王,一共24张~10以上爪子数不过来怎么办?可以用百数板的棋盘和棋子的反面,或者立方体积木。
第十篇 帮孩子拆解任务
喊出门,喊起床,孩子磨磨蹭蹭怎么办?
首先回忆下日常是怎么喊起床--“赶紧起来吃饭去学校,上学要迟到拉!”
问题,给孩子的指令不够清晰
行动action和动作movement对大脑复杂程度不同,行动需要清晰的目标和一系列指令,而动作是当下立刻要做的,帮孩子把行动任务拆解成一个个清晰的指令,更适合年纪小的孩子。
比如幼儿园洗手池旁的分解图,打湿 打肥皂 搓一搓 冲干净,一个洗手任务被拆解成四个简单动作。同理喊起床,dr魏喊起床的指令是
滚过来,滚到爸爸这里来。
鼓励孩子自己拆解任务,比如刷牙可以拆解为,挤牙膏,沾点水,刷刷刷,漱漱口。包饺子拆解为拿水饺皮,抹点水,放馅料,捏起来。
拆解任务可以在孩子注意力发育不成熟时帮助完成复杂任务,让孩子对完整任务有了解,通过引导孩子让他们自己养成拆解任务的意识。
第十一篇 请从小培养运动习惯!
运动对注意力的影响主要分为两类
1通过影响大脑来改注意力
大量实验表明,运动能力反映大脑能力,帮助促进大脑发育,坚持运动的孩子成绩明显更好。因为运动帮助分泌多巴胺,血清素,正肾上腺素,对神经元连接都有正面影响。
2运动本身可以训练注意力 举例两个在家就可以玩的小游戏:
传球游戏
家长跟孩子互相传球,加入指令,比如右手丢给孩子的球请直接传回来,左手丢球请拍一下再传回来。也可以增加复杂度,比如如果是双手传球,请接球方抱着球围着家里跑一圈(请根据程度调整规则难易哦)
抢球游戏 家长持球,孩子抢球 可以上下左右移动位置 如果孩子拿球家长抢球,可以设置一个地点然孩子把球投到特定位置就算赢
~~~
家里是非常重视小朋友运动的,周末只要不下雨两天都会户外拉练,工作日三个下午在幼儿园疯到五点关门才回家,两个有课的下午其中一节也是运动课。我的想法很朴素,运动量大可以保证好好吃饭,有个好身体。小朋友说班里每天都有小朋友生病不去,他很自豪他天天去。确实是的,2017秋季以来只有高烧40度一次,3天自动好了。寒假运动课增加到一周两节,喜欢小人儿红扑扑小脸撒欢的样子。多运动吧,健康的体魄才是最重要的!
第十二篇
丢三落四,主要是由于注意力不足,忘记原本该做的事情或是少拿了东西。丢了心爱的玩具小朋友本身就已经很内疚,所以家长不要再用责备的方式惩罚孩子了。
首先可以通过拆解任务,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比如把放学前准备回家的任务拆解:第一检查联络簿,第二检查便当盒,第三检查今天有没有带特别的东西比如雨伞,养成习惯后每天按这几步来就不容易忘了。
还可以通过一些游戏训练提高注意力,比如找茬游戏。可以拍玩具区的收纳照片,让孩子检查现在乱七八糟的玩具区和照片里的有什么不同,养成玩过玩具自行归位的习惯。还可以用表情包玩真人互动,比如妈妈快乐的表情,难过的表情,生气的表情,并问孩子怎么样会让妈妈高兴起来。
~~~
我们家因为我自己是马大哈,所以经常向两位男士寻求帮助。我跟小人儿出门的时候,他是有自己一套提醒流程的,“妈妈,煤气关好没有”“妈妈,垃圾拿好没有”然后检查一圈屋内灯是否都关了,自己换鞋子出门,最后再跟我确认下“妈妈,要锁门”@@
第十三篇 小游戏
相反游戏
孩子必须时时保持警觉
简单玩法:一次讲一个形容词,谁先出错就输了。比如
大人说黑、小人儿说白;继续,大、小,高、低;黑白、白黑;大大大小、小小小大
进阶玩法:一次讲两个属性:大黑、小白
还可以加入动作:讲举右手,就必须举左手;讲到手做,就用脚来做
也可以玩“不听爸爸的话”版本:正常指令必须照做,当指令前面加“爸爸说”,就做相反的动作。爸爸说举右手,小朋友请举左手;爸爸说玩游戏,实际指令是去写作业
哈哈哈
找座位
计时1分钟,一人随意念数字一人放,看谁找到的座位多。可以故意念出规则,比如2、4、6、8让他知道后面该放哪里。黄博还建议了大风吹版的找座位,就是指100个数字随机写在100个格子里,用来训练孩子注意力转移能力。
以上是全部笔记 听课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