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主题演讲存在的第三个问题是:条——条理不清。

(2024-05-16 11:22:03)
标签:

条理不清

分类: 教学心得

主题演讲论点方面存在的第三个问题是:条——条理不清。

条理不清,有两个表现:一是听不清条理;二是有条理但是不明晰。

一是听不清条理。什么意思呢?就是看文字有条理,但是听演讲则听无条理。

举个例子。4号选手的演讲稿有三个分论点:“奋斗的青春,是心怀志气的追梦人”;“奋斗的青春,是矢志不移的筑梦人”;“奋斗的青春是青春洋溢的圆梦人”。三个分论点,字数太多不好记,这是第一个问题,这里就不说了,重点说他的“听不出条理”的问题。

看演讲稿的时候,他的三个分论点很清楚。因为他用了黑体字,字体大一号,而且还刷黑了,一看就很明了。但是演讲,观众是在用耳朵听,看不见文稿,所以这些显示观点的方法都是无效的。

怎么办呢?用“一二三”法,就是“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点”。

上面的三个分论点我先给他做个压缩,再做个排列,应该是这样的:

“第一点,筑梦;第二点,追梦;第三点,圆梦”。

这样观众一听,就明白你讲了三点,条理就非常清晰了。

二是有条理但不明晰。

6号选手讲了三点:“志气,骨气,底气”,观点简炼,这一点做的很好。但是分说时,他是这样表述的:“首先有志气;其次有骨气;最后有底气”。

大家来做个比较,用“首先;其次;最后”,和用“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点”,哪个听起来条理更清晰?

一定是“一二三”条理更清晰,印象更深刻。

原因有两点:一是更简练。因为“首先;其次;最后”都是两个字。而“一、二、三”是一个字,文字更少。二是更明了。因为“一二三”这三个数字是前后相连的,三岁孩子都明白这种关系。而“首先、其次、最后”,没有受过逻辑训练的人,就不太明白了。

这就是今天讲的,主题演讲论点方面存在的第三个问题是:条理不清的两个表现:听不清条理;有条理但是不明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