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钟演讲怎样做到点状突破?

标签:
讲话教学 |
15分钟演讲怎样做到点状突破?
本周四上午,在广东省朗诵协会与深圳福田实验教育集团共同举办的大湾区教育论坛上,我做了15分钟的《声情并茂说诵读》的分享。怎样让这15分钟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呢?
我的做法是:点状突破。
点状突破,分为两个部分:点状;突破。
一是点状,就是观点不能多,选一到两个观点。诵读课文和诗词,需要讲的内容很多,但是我只选了两个点:声;情。
声,就是耳语练声法,用了8分钟。情,就是双人舞练情法,用了7分钟。
为什么只选这两个点呢?因为诵读不会科学用声,诵读没有感情,是教师在诵读方面的最常见的两大痛点。针对这两大痛点,讲明白了,就抓住了针对性,让现场的教师听了有收获。如果我讲了胆声情识四个痛点,15分钟时间,每个点4分钟不到,就会平均用力,蜻蜓点水,起不到好效果。
二是突破。就是要通过举例说明,增强说服力,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我是怎样举例说明,增强说服力的呢?
一是经典举例。二是现场练习。
一是经典举例。
耳闻不如目见。15分钟演讲,我共用了视频、照片、截图三种形式来形象化的举例说明。
用了两个视频:一年级小学生加手势朗读课文《猴子捞月亮》片段的视频,26秒,说明课文朗读加手势效果好。
福强小学小主持人班加手势朗诵毛泽东词《卜算子·咏梅》视频,40秒,说明朗诵诗歌加手势效果好。
用了四张图文并茂的照片:上海中学语文老师周旸芸带领学生用耳语读课文;汕头澄海英语老师丁映红、湖南乡村教师范林喜耳语法练声有效果;深圳全海小学胡老师用双人舞法教学生加手势朗读课文有效果。这四张图文并茂的照片,就把耳语法和双人舞练情法的效果做了有力的说明。
另外还集中使用了两组照片。
一组是小学、中学、大学老师讲课都有手势的照片。分别是小学语文名师贾志敏、于永正,中学语文名师魏书生,大学名师周其仁的照片,以此说明无论哪个层级的名师讲课,都是有手势的。
另一组是我在四个地方学校讲课的照片,说明加手势朗读很受学校老师和学生欢迎。
通过以上形象化的手段,为我15分钟演讲的观点,提供了扎实有力的论据。
二是现场练习。
开篇我就说,我今天不是讲座,是练座。因为诵读是技能,光听没用,一定要现场练习。
15分钟分享,一共做了四次练习。分别是:“口手脸并用的三次对比讲话练习”,耳语法读绕口令练习,“引”字练习微笑练习,“芝麻这么小”手势练习,课文《春》片段练习。
听不如看,看不如练。通过这四次正反对比练习,就让台下的老师们对耳语法和双人舞法印象更加深刻,心服口服了。
当然,练习的时候还要根据观众身份和年龄,来决定练习的幅度和强度大小。
这次论坛的观众,既有来自北京的著名朗诵艺术家、79岁的瞿弦和老师,也有广东省话剧院退休院长、71岁的李仁义老师,他们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所以我就不能让他们频繁的站起来进行练习。整个练习我都是让观众坐在位置上进行。
通过以上“点状-突破”,就让15分钟的讲座达到了预期目的,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