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鲍鹏山《好的教育》联想
(2022-04-08 11:38:29)
标签:
教育 |
——读鲍鹏山《好的教育》联想
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都应该知道的四个字是什么?浦江学堂。
为什么一定要知道浦江学堂呢?这要从一本书说起。
近日,我和太太共同听樊登讲书,介绍鲍鹏山教授的新书《好的教育》。一连听四遍,爱不释听。太太是小学退休老师,我是半路出家的业余兼职老师,有了孙子还要兼任家庭教师。因此对教育类的书,对传统文化的书,情有独钟。之后网上购买,再次拜读。
《好的教育》是鲍教授在上海浦东图书馆进行的六场《孔子的教育》系列讲座整理而成的。
书分两编,五问六论。五问是:教育是做什么?教师能做什么?什么是素质?何为经典?什么是好教材?
六论是:青少年读经教育;知识与良识;论语的价值;学经典的顺序;现代人如何读经典;浦江学堂。
鲍教授在开篇第一问中讲到:
“中国有全人类最悠久的教育历史,拥有孔子这样的人物,拥有孔子创立的全人类最早的教育体系和理念,它完整体现了人类教育最本质的价值。所以,今天谈教育,离不开孔子。不是他需要我们,是我们需要他。我们需要不断回到孔子那里去。看看什么是教育?他为什么教育?他怎样教育?我们今天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我们的教育丢失了什么?我们如何做好教育?”所以作者在书中所谈的内容,都指向一个方向——孔子的教育。
鲍教授结合孔子和《论语》进行阐述,使人茅塞顿开。无论教师、家长,还是其他从业者,无论认知还是实践,都能从书中获得教育的智慧和指导。
比如,家长面对众多兴趣班的抉择,焦虑不安。
鲍教授结合《论语》的讲解是:
孔子与他的学生子贡的对话:子曰:“赐也,如以予为多学而识之欤?”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孔子说:“端木赐呀,你以为我是学了很多而又一一记住的吗?”子贡回答说:“是啊,难道不是吗?”孔子说:“不是,我是用一个根本的东西把它贯彻始终的。”这里的“多”,指知识;“一”,指一种良知、判断力。
孔子这里说的“一以贯之”,也可以说是以“忠恕之道”贯穿他的一生。同时还告诉人们,靠学得多、记得多只能成为记问之学,不可以成为圣贤,不可以为人师。
并告诫家长:“今天的教育,为什么孩子那么累?因为,家长老觉得重要的东西太多了,跳舞、唱歌、学乐器、学英语、跆拳道都重要。重要的东西太多了,都要学吗?基础教育的篮子就这么大,能把所有的菜都放到一个篮子里吗?”
“所以家长要分清“多”和“一”的关系,首先要做必要的“一”,然后才是重要的“多”。教育之本,不是教“多”,而是教“一”。
我想,家长读了孔子关于“知识和良知”的论述,兴趣班选择的困惑或许会迎刃而解。
鲍教授是位从事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研究三十多年的学者。书中还讲到:“西方人全民宗教信仰,信神。中国人没有全民的宗教信仰。但,中国人也有信仰,信什么?信圣人,信孔孟圣贤。”
“这个信仰是从何而来?中国古代的国民教育从‘三堂’而来——村落有学堂;家族有祠堂;家庭有中堂。学堂里有圣贤,开篇学《论语》,和孔子在一起;放学回到家,祠堂里拜祖宗;中堂里奉“天地君亲师”,精神世界是完整的。古代的三堂,两堂一去不复返,家庭的中堂早已被客厅的电视代替。”
“今天所就剩下的学堂,也没了圣贤。小学一二年级的教材,不是公鸡,就是小白兔。古代小孩进了学堂跟圣贤在一起,渐渐就成人了;今天的小孩进学堂跟‘禽兽’在一起,进了动物世界。”
“古代的小孩启蒙读圣贤书,读‘学而时习之’,为什么今天只能读小白兔呢?这严重看低了孩子的智商,不但没有促进孩子的认知能力的提升、促进心智的发育,恰恰相反,是在阻碍发育。在小孩记忆力黄金时间段,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影响他一生、能够形成他世界观的、提升他认知能力的、提升他的心智的有价值的东西给他呢?”
“现在的语文课本,只有文言文的碎片,并没有古代经典的系统学习。十年浩劫,打到孔子,中国人更彻底没了对圣贤的信仰。”
鲍鹏山教授为了重塑中国人的信仰,身体力行,2013年在上海首创第一间公益浦江学堂。九年时间,如星火燎原,现已在上海、北京、广州、南京、合肥等地开办了100多个班,其中上海四个区有80个班。4000名小学生通过五年的原典诵读,系统地走进了七本国学经典。
每个周末,孩子们抽出半天时间,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孔子和他弟子的故事、走进孔子的人才观、孟子的天下观、走进春秋战国的绚烂的历史时空……他们朗朗上口的是“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精进自己的学业和人生。
为突出传统经典的教授的原典性,完整性,系统性,“浦江学堂”每一期的学制是“3+2”。前三年为养正阶段,招收小学二年级到四年级的小学生,每周末一个半天,依次完整学习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第二阶段为《道德经》、《庄子》、《坛经》。通过完整系统的学习,培养大格局,大眼界,扎下做人的根,终生受益。
上海峻图班学子黄心宇的妈妈是一位刑事案件的检察官,她说,工作中经常遇到高学历、高智商的人依然走上犯罪的道路。他们就是鲍老师所说的心智发育不良、判断力低、缺少良知的人。自己的孩子何等幸运,能学习孔子所讲的四种重要的四种素质:兴、观、群、怨;学习孟子所讲的四心:恻隐心、善恶心、辞让心、是非心。
还有一位学子,没选上班委,感觉人生没有意义了。当他第二天走进浦江学堂,翻书看着《道德经》的文字,心中瞬间明朗:做事不一定要让别人看到,争不来,先奉献。第二年,我秉持着“不问收获”的心努力踏实做事,当上了大队委。她说,大人发现她心胸宽阔了,格局变大了,靠近自己想成为的样子了。
浦江学堂不同于社会各类教育机构,不搞封闭式学习。对孩子的要求是:有学籍,有和同时代人相同的经历,保持正常的家庭生活,保持正常学科的学习。
尤其浦江学堂拥有三个重要的质量保障: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授课老师(选拔各地高校”三古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哲学、中古古代历史专业的博士、研究者或教学者。(关于浦江学堂的有关情况在《好的教育》一书最后部分做了具体讲解)
如今“小课堂,大格局”的公益浦江学堂,获得越来越多的社会和家长的认可,学校、社会纷纷向浦江学堂头来联合办学的橄榄枝。
浦江学堂除在上海、北京、南京、合肥等地开办以外,广州已有四家,东莞有一家,而深圳无一家。愿浦江学堂早日走进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深圳,走进更多的城市,让更多的孩子受圣贤教育!
也愿更多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能读一读鲍鹏山教授的《好的教育》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