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证券投资的三要、三不要”中,我排在“三要”首位的就是“要着重做指数投资”。正如学画者在修炼成可以挥洒自如的泼墨大师之前必须经过写生、临摹等基本功训练一样,一个市场参与者在买卖五花八门的个股之前,也有必要先静下心来扎扎实实地做好指数,这不仅是因为指数的波动率要比个股的小得多,而且市场指数已经把个股价格随机运动中的不少噪音都过滤掉了,剩下的趋势就比较好辨别了。
下面用指数和个股的几个图形为例。
第一张图是我买入不久的一只个股(名称和代码没关系,因为是根据量化的“默默投资系统”挑选出来的),几天之内获利匪浅,算是个股投资的一个成功例子:
可是并非选出来的每只个股都这么运气,有时候遇到的情况是像下面这张图里的例子:
要想从个股操作中得到长期的收益,正确的做法是把获利的个股留住持有下去、并把亏损的个股尽快卖掉止损。但由于需要止损的次数可能会多于需要止赢的次数,在实际操作中只有少数人能长久地坚持这么做,大多数人出于人性本身的弱点坚持不下去,这也是为什么个股操作比较难以成功的原因之一。
下图是最近一次根据量化的“默默投资系统”买入深圳创业板指数基金的例子:
这种根据量化信号交易的指数操作没有买卖多只个股那么刺激,但是却能在平平淡淡中收获长期稳定的利润。
再举两个美国股市上的例子。下图是我在“用1.1万美元赚到1千8百万美元的炒股冠军 ”中提到的 Dan Zanger
现在正在操作的一只个股(是一家小型的生物科技制药公司):
Dan Zanger
在这只股上已经获得浮利2到3倍,但是股价的上下大幅度波动十分明显,在市场没有像 Dan Zanger
经历过大风雨的人很可能会持不住股份(尤其是在下降调整期)。
下图是标普生物科技股指数(XBI)
在年收益率上涨74%的过程中,价格波动率比个股小得多了,而且上涨的趋势也相对来说更具有可识别性。
所以我在前一篇博文中比较夸张地说:“想赔钱,炒个股;想赚钱,买指数”,就是因为对于大多数的普通投资者来说,指数比个股更有可操作性。
=========
欢迎访问我的博客:
依据事实数字,把握市场脉搏,运筹金融世界。
前一篇:想赔钱,炒个股;想赚钱,买指数
后一篇:提不起和挺不住的中国股市指数